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体验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思潮和导向,通过文献研究发现:1)体验的商品特性在于满足了顾客的情感体验需求,能够触动顾客的感性消费;2)体验经济的发展在于单独体验商品的创造和传统商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后体验元素的融入,实现其价值升级;3)体验营销是体验经济下的营销模式。结合体育竞赛表演具有感召力强且受众面大等特点,探讨出行之有效的体育体验式营销策略:通过感官刺激打动消费者;通过情感诉求拉近消费者;通过思考与理性接壤;通过行动体验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通过关联体验实现个体和社会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对体育消费中的象征性行为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消费是消费者通过消耗特定体育产品或服务,表达和传递某种意义的过程;体育消费中有多种象征性行为,主要体现为对“自我”和“体育商品”的思索与感觉,并使其具有某种特殊意义,包括身体资本化、游戏社会化、休闲品味化、比赛宗教化、物品符号化.体育要想要成为“产业”,既需要大众对体育的认同与投入,又要防止过分强调体育消费中的象征性行为而淡化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3.
试论体育消费的文化心理功能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体育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的中心意思是表征不同历史的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工具、符号、习俗和信仰等。在对体育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不仅接受着文化内涵,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主动性理解和重构积极地进行着意义和自我的建构。通过对消费过程中意义互动模式的构建,消费者的消费主体地位和体育消费的创造性功能得到了强调。消费就这样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意义表达和自我建构的工具,而这也正是体育消费独特的文化心理功能和深层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居民消费多元化的情况下,体育消费的多样化及个性化趋向也日渐突出,特别是通过广告系统、时尚系统、商品设计和产品包装等手段的应用,充分调动了消费者对体育消费所关注的文化意义、目标、价值、观念、理想等文化资源,并使体育商品同这种文化资源相结合,成为能够强烈吸引消费者注意的附和文化意义的象征符号。在这种情况下,探讨体育消费和符号象征性和体育消费的异化,分析体育产品在消费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为体育在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1.符号消费及其特征只要把商品当作表达意义和信息的符号来操纵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对体育商品消费符号化、广告呈现方式、体育商品消费行为形成以及体育商品符号化广告表现进行阐述;从社会学视角对体育商品符号化消费带来的驱动符号认同、媒体单项操控消费意识、体育商品的浪费以及青少年体育商品消费的异化等现象进行分析。特别指出,青少年处于符号消费的低端,符号化消费导致青少年体育商品消费的异化,特征是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尤其是对名牌的追逐,社会应对其进行健康消费行为引导。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6,(6):86-93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消费社会和生活风格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梳理现代女性体育消费方式的演变,解读现代女性体育消费的基本特征,以寻找现代女性体育消费的趋势,并提出引导女性体育消费的对策建议。认为:现代女性体育消费目的在于建构差异,在塑身、休闲、观赛和体育用品的消费中获得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尤其是自我形象的认同。现代女性体育消费者虽然受到消费社会文化的控制,不能完全自我表达,但也具有了更强烈的主体性。引导现代女性体育消费,要善用感性营销去使每一个女性体育消费者的感性面显现,要注重亚文化营销,让体育成为每个现代女性日常生活中被真诚对待的一种文化形式、一种生活风格。  相似文献   

7.
李政 《精武》2012,(9):65-66
广告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体育产业中占重要地位。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访问专家学者及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体育广告的产生与发展、构成体系、特点、分类、功能及优势,使广大消费者真正地认识体育广告的本质,并通过体育广告获得相关体育产品的信息,进而指导消费者的正确消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理性行动理论、Pollay和Mittal对广告的信念和态度的基本构架假设、Lutz对广告的态度(AAd )的概念构架和类理论的视角下的研究进行综述,得出体育是一种能用来培养消费者积极态度的广告平台.期望为广告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充分利用体育这一有效平台,改善消费者对广告的负面情绪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并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意见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王晓东 《体育科学》2005,25(5):69-7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产品属性及体育产业归属等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辨,结果认为:体育产业的形成是由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所驱动的,其界定应面向体育消费过程;体育产品是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的总称,体育产品可以是一种实物、一种服务或是两者的结合;体育产业部门生产的劳动产品和体育产品并不是同一范畴,判别一个产品是否为体育产品要看它的使用价值是否为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需要;体育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消费资料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二是作为生产资料满足体育生产消费的需求;体育产业是提供体育产品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求的多种产业集合,具有“复合产业”的特征,将体育产业单独划分入第三产业的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体育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兴领域,读懂消费心理和明晰群体行为首当其冲。以行为经济学范式对体育消费现象解读,即心理预期和情境因素对个体进行体育消费存在影响,参考点依赖的不一致、选择幸福的基础效用差异在不同的心理账户、禀赋效用的条件下,存在明显决策差异。借助该理论,将体育消费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结合到个体经济决策过程中,有助于把握实际现象的一般规律,益于改进营销策略,鼓励消费者进行长期远景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
体育产业属性及其统计指标体系构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产业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为满足社会成员体育消费需求而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产业。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体育产品是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求的劳动产品的总称,体育产品的界定是面向消费过程的。体育产品是体育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围绕体育产品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体育产业的核心部分。体育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伴随着关联产品的衍生和消费,关联产品虽不属于体育产品,但作为体育部门的劳动产出品,这类产品应被纳入体育产业统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消费需求不高,总体消费水平偏低,体育消费能量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所以研究体育消费行为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分析了我国体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体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可分为六个层级,它们相互关联;体育消费途径和体育产品价格是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直接原因,而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心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跨理论模型和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采用对587名知识分子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心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前意向→意向→行动阶段,体育消费需要呈现上升趋势;在坚持阶段,体育消费需要少量下降;2)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体育消费满意度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提高满意度有利于锻炼者向高一级行为阶段转变;3)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体育消费意愿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处于高锻炼行为阶段的个体更愿意在体育锻炼上花钱。建议:体育营销把前三个锻炼行为阶段作为体育消费者培育阶段,通过薄利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促进更多的体育消费者更快地发展到锻炼行为坚持阶段,培养忠诚的体育消费者,追求在锻炼坚持阶段产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收益。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0  
在回顾“体教结合”10余年发展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审视“体教结合”。认为:“体教结合”是时代的产物,也有阶段性的特征;只有加强学校体育,才能保证“体教结合”长远的发展。提出“体教结合”是现阶段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树立科学的大教育观、使体育成为教育的内核,校领导要在“体教结合”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打破行政壁垒、形成行政合力等理念。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对10所高校文、理科84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按照消费水平的高低,排在大学生体育消费前5位的分别为运动服装、健身娱乐场馆门票、运动保健饮料、体育报刊杂志、小型运动器材;而性别、生源地域、体育兴趣、运动参与、体育消费品的价格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郑州市年龄为60岁以上的男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并以其是否参加网球运动或其他运动项目分为观察组(从事网球运动)、对照组I(从事其他运动项目)和对照组II(未参加任何运动项目)。对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测试,并以这些指标为基准,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各个指标的对比分析来研究体育锻炼尤其是网球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网球运动对提高老年人体质状况的影响,为指导老年人选择和参加健身运动、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体系较为全面,“体育为健康”这一理念在大学生中初步形成;广州市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概念认识比较清楚,对影响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选项和对体育课及体育锻炼的作用认识上有着较大的趋同性;广州市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合理,男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在整体上要高于女大学生;广州市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价值观逐年出现分化,适度的“需求消费观”在未来一段时期会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有近75%的广州市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中出现过对商品的不满意情况,体育类商品质量差成为他们不满意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体育公共产品的发展历程:孙中山三民主义时期,反帝反封建是当时的主要任务,政府无暇顾及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体育事业的发展缓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体育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实行的是完全国家供给模式,它是部队体育体制的延伸和借鉴前苏联体育管理体制,这一时期体育公共产品的发展为中国进入世界体育强国奠定了基础;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阻碍社会生产力的旧体制,体育公共产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值此《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新时期,依据"十一五"规划整理出中国体育公共产品领域的发展目标,以指引体育事业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产品品牌建设的根本途径人手,对我国体育健身服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进一步对品牌建设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行剖析,分别为全民健身中心和商业健身俱乐部提出品牌建设的具体建议.主要结论:以顾客为核心,以价值为导向.降低成本,提升功能,是体育健身服务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路径;体育服务机构要重视价值管理与价值实现的理念;体育健身服务产品晶牌建设的实质是产品的价值创造;品牌建设核心问题就足围绕着产品价值创造来提升竞争力;体育健身服务机构要关注价值管理技术、学习相应方法,在变化的市场中练内功,从而提升应变能力,创造有竞争力的体育健身服务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统计分析中国26-55岁城市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找出阻碍中国26-55岁城市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共同的主要障碍;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体育行为的产生、发展、形成的具体过程.结论:影响大众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是"人"本身,大众参加体育运动的决定因素是"人"这一行为主体,外部环境条件只起到推动、限制和导向等辅助作用.讨论:"人"的体育行为的特殊性--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手段三者同一,解决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