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田径运动技术形成的生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径运动技术形成过程的生理基础是建立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有一定的规律,如泛化、分化、动力定型、自动化等;各种技术又是在复杂的条件反射中形成。因此,合理利用身体的反射规律,对学习、掌握技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并列举了几种反射规律在田径运动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1.乒乓球球感产生的生理机制1.1条件反射是产生乒乓球球感的生理机制。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看,乒乓球球感是持拍者通过球拍建立在人体条件反射基础上的运动动力定型。运动员在形成"动力定型"之前,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步建立各种乒乓球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使运动员在控制、支配及处理球的能力方面不断提高,最后形成"动力定型"。1.2形成乒乓球球感的三个生理阶段。(1)泛化阶段。泛化阶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研究活体大鼠海马脑区的相关神经递质在操作式条件反射中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规律游泳的实验组大鼠操作式条件反射形成更快,其海马脑区谷氨酸和GABA的基础值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在大鼠进行条件反射操作的过程中它们的上升幅度也比对照组动物高。结果说明,海马脑区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活性增强及抑制性GABA能神经元的调控作用增强使游泳大鼠更快建立条件反射。认为规律的游泳运动可以改善脑内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的可塑性,从而促进大鼠的操作式条件反射建立。  相似文献   

4.
卢耀荣  朱海川 《精武》2011,(5):19-20,22
本文对表象训练及相关概念、表象训练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在篮球急停跳起投篮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法"有利于建立正确技术动作表象和形成完整的动作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动力定型,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证明,用该方法教学有利于学生投篮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诱导性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动作技术,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它是以技能形成和迁移规律为基础原理,利用大脑皮层内已有的运动条件反射,通过相似技能间的良好影响而设计出的一种有目的的过渡性的练习方法。恰当地运用诱导性练  相似文献   

6.
孙勇  王孝领 《中华武术》2006,(12):51-52
青少年从事跳远专项训练,技术训练是核心,而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更是跳远的关键技术。青少年运动员神经兴奋过程占优势、灵活性高、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易建立条件反射和跳远技术的动力定型。这是青少年进行跳远技术训练的有利因素,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强化青少年运动员的跑跳结合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7.
武术训练需要从现代科学方法学的角度研究运动训练过程的一般规律,武术运动的科学性是武术训练学理论建立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武术训练要以技术训练为主,而技术又寓于动作之中.在武术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训练方法与手段创新,此外在武术训练过程中还要强调科学性、超前性、还要强调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前言 意练教学法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的一种方法。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反复地回忆和想象动作技术的全过程,形成动作概念,进而转变为行动。由于反复地进行动作技术的回忆和想象,使大脑皮质连续受到刺激,从而加速建立和强化正确动作技术的条件反射过程,促进正确动作技术的动力定型。加快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教学和运动训练原则中,都把贯彻执行"自觉积极性原则"摆在诸项原则的首位,因为从人体生理学分析,不论是在大脑皮层第二信号系统建立新机能联系的文化学习,还是大脑皮层各中枢建立复杂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即运动动力定型)的体育训练,其建立条件反射的本质都需要人必须处在良性的兴奋状态,尤其是在训练掌握运动技能的体育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实验性教学,旨在探讨科学的少儿武术教育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武术难学、枯燥无味等难题,在武术技能掌握的特征规律与少儿心理的发展规律之间建立良好的授受衔接点,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武术兴趣爱好,极大地开拓了武术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李国冰 《体育科研》2013,(6):98-100
将传统武术纳入文化全球化发展背景下进行现代性审思,放弃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相互“否思”(unthinking)和彼此颉颃的“二律背反”式执拗.藉由文化“全球化”观点审思传统武术“现代形塑”的合理性.保持理性与感性的思维,透过异质文化相互交融,提出传统武术文化“去疆域化”过程中所隐含的现代化发展潜力.旨在采用“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方法论原则,突破传统武术“本土化”的传统模式,构建“全球化”的现代多元结构.  相似文献   

12.
传统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行,传统武术正面临失传的窘境。通过打造《武林大会》这一传统武术搏击擂台,对传统武术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思考,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武术在西北地区大多数高校成为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选内容,在现实教学中武德的教育意义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材中及实际教学中多没有得到体现。本文通过对武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完善武术教学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4.
吴松  王岗  张君贤 《体育科学》2012,32(5):87-91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武术意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美学和现代艺术学的理论对"武术意象"展开了分析与讨论。研究认为:1)"武术意象"所指向的是经由拳家们所创造出的各种武术技术、技法的形象,是建立在再现"物的模样"基础上的"物的形象"的表现,即是以现实中存在着的打斗、搏斗技能作为素材,对其进行特殊地加工和改造而得到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2)"武术意象"是被武术拳家们外化和物化了的意识客体,它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在"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意象交融中,成为了一种艺术化的意识客体。3)从审美学的视角来看,"武术意象"这一艺术化的形象是他们对武术这一审美客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开端,是他们获得审美体验的本原,更是承载了武术拳家们内心世界中主观之"意"的艺术化了的"物象"。4)从艺术学的视角来看,"武术意象"以艺术本体的形式出现在武术之中,这使得武术最终在技术的表现形态上形成且具备了鲜明的艺术属性,它是一种典型的艺术化物象。  相似文献   

15.
黄强  蔡仲林  李树屛  陶江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4):386-388,398
难度动作技术创新是当今武术竞赛中运动员取胜的法宝,也是技术创新最为关键和核心部分,只有难度动作技术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开辟技术新领域,促进武术动作技术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对竞技武术技术的创新研究,是竞技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竞技武术技术不断发展、挑战新高度的的契机。研究表明,竞技武术技术创新是一个大的系统,而技术创新只是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的系统工程。从技术创新层面上看,竞技武术技术创新主要包括基本技术创新、难度或高难度技术创新以及动作连接技术、甚至编排等技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林叶微 《福建体育科技》2006,25(6):15-17,43
本文通过文献法,从历史学、考古学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先秦与古希腊武术文化之异同。从中看出,先秦与古希腊在武术文化有很相似之处,但由于先秦与古希腊地理环境、战争形式和历史文化因素的不同,其武术文化的形成上有各自的特点。古希腊武术突出力量、追求远度,并形成古奥林匹克竞技项目是其特点。而我国先秦武术讲究技巧,并形成一套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的武术理论,从而使中体武术独具魅力,形成与古希腊武术文化完全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武术运动包含两个部分,传统的竞技武术和新兴的大众健身武术。我国武术运动的发展,要坚持推广与传承的结合,开发与保护的结合,一体两翼的结合,以及武技、武德与武术文化的统一。推广与传承的结合使得我国武术的延续成为了可能。开发与保护的结合丰富了我国武术体系。一体两翼的结合为我国武术指明了方向。武技、武德与武术文化的统一是我国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武术课教学改革,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的研究方法,分析Cosplay在高校体育武术公选课中的初级剑术教学应用的情况并且进行教学反思。结果表明:将Cosplay融入初级剑术课的方法是可行的,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有效地缓解武术课现有状况,而且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在做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应该避免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学视角,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相关理论及文献资料、逻辑推理、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中小学武术段位制推广模式与策略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概述及发展因子,中小学武术段位制开展的必要性,以及中小学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在中小学的广泛开展与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北省五所高校武术选项课的实践调查,二年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武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身体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前后对各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相互比较均有较明显的差异。提示:二年制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对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