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新的体育课程的改革,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教师创造性的体现,是新世纪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针对西部体育现状和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在新课标理念下培养西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要从体育大国变成体育强国"口号的响亮提出,体育课程随之进行着激烈的改革,然而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与教师关系密切,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如何对体育教师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如何角色定位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当前新课改的实际情况发现残存问题,继而对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教学中的多角色演变、教师自身的再教育问题和教师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等几方面提出完善意见,期望为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增添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曹泉 《体育师友》2016,(5):43-44
体育课程的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体育教师如何抓住新机遇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文章从体育校本课程的培训、校本课程开发中提升自己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课改过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重新确立体育教师的角色关系到中学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学体育教师不仅要转变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体育课程的开发者、学生终身体育的引导者,还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者与研究者。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2012,(5):8-11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体育教师该如何面对?每天的体育课会因为课改有哪些变化?在新的课程改革即将正式执行前,探讨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配合新一阶段的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理事长、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宋尽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赖天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振明、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艺术分社社长耿培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主任吴键、副研究员于素梅等就"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与体育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从专家、学者的角度阐述体育教师的困惑,为一线体育教师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祝平 《精武》2012,(11):57-58
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高校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直接影响新体育课程具体实施与课程改革的进展。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再造和课程评价的源泉、前提和保证。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认识、参与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贯彻和落实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精神,推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成功,本文通过上网查询,收集文献资料对课程意识、教师的课程意识的概念及内涵,培养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的作用和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认识和了解,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新的课程改革中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的课程参与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课程控制实施意识、课程综合评价意识等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当引起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途径,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体育课程与教师素质的提升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陈作松  季浏 《体育学刊》2004,11(1):138-141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体育教学组织、监控能力,体育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认为提升这些素质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形成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完善适应新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师发展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8.
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是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师的教学习惯在其成长历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在新的体育课程条件下,应把体育教师的教学习惯创新作为体育教师发展的突破口和立足点。研究思路是:剖析体育教师教学习惯的形成;认识教学习惯的双重特征;把握促进教学习惯创新应遵循的原则;生成教学习惯创新的内外条件;最终提出教学习惯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是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师的教学习惯在其成长历程中的具有特殊作用。在新的体育课程条件下,应把体育教师的教学习惯创新作为体育教师发展的突破口和立足点。研究思路是:剖析体育教师教学习惯的形成;认识教学习惯的双重特征;把握促进教学习惯创新应遵循的原则;生成教学习惯创新的内外条件;最终提出教学习惯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校体育》2020,(8):13-15
<正>体育课程一体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体育教育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其在整体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将给广大体育教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及时转变观念,而且要把握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与专项水平要随之提升,否则,就难以抓住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新机遇,难以适应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新环境,难以跟上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新的有效途径,高校体育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重任,但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人文素质方面是相对薄弱的,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水平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新《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要求,而新课程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关键要靠一支现代化的体育教师队伍。然而,目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教育理念不清、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较低等不良现象。以新课程为出发点,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对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研究,为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体育教师队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研究式"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体育师资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在客观分析“研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式”教学的实施程序和发展“研究式”教学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吴健  常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121-124,128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教育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体育课程的改革同样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发展对策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中小学一线教师对于体育学习评价的认识与思考,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江西、湖北等13个省市的182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做了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几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学习评价改革实验,一线体育教师逐渐转变了体育教育教学观念,逐渐认识到多元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与困难;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出谋划策,以自身的努力实践来推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体育教师素质现状分析,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新时期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全新的教育观念、多层面的知识结构、全面的工作业务能力等方面素质,并对此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7.
汪博 《体育科技》2014,(3):110-11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基础教育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尤其是当前的基础体育教育。但是,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还相对较低,西南山区更为突出,因此针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特点,对基础体育教育进行深入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为此,本文结合对西南民族地区基础体育教育现状的实地调查与分析,针对学生意识、教师素质、教学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南民族地区将基础体育教育课程模式和内容根据教育体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它给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不适,主要有角色转换、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所引起的心理不适等;针对新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基本表征,主要有自我调适、同事协作、指导参与、支持和关心等四种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徐京朝  孙宇 《体育科技》2014,(5):127-128
为探明新办高职院校与老牌高职院校在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方面的差距,明确新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文章运用访谈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南京6所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新、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情况存在明显差距。新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的f*q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师资配备、条件保障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基本特点是基础薄弱,体育课程建设条件保障难以到位,思想认识不统一。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加快推动新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