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苗治文  秦椿林 《体育学刊》2006,13(1):119-121
以2001年全国群众体育调查数据库为资源,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对我国体育人口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育人口的每一结构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性别结构男性高于女性;地域结构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等等。经过研究指出,欲求改善体育人口结构以度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应以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为参照系,对影响体育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国家政策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体育人口结构改善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社会结构发展变化来看,竞技体育的发展将会受到人口的年龄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变化的影响.当代群众体育特别是老年人体育应予以重视.在致力于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现代的进程中,体育的社会发展,应理顺和处理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都市群众体育现状与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南京7个都市群众体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人口、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消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价值观念等都市群众体育现状,以及体育经营主体多元化、体育需求产品个性化、体育活动内容复合化、体育管理组织网络化、体育运作方式社会化的都市群众体育特点。  相似文献   

4.
1.从群众体育消费,群众体育教育和群众体育竞技3个方面分析,把群众体育界定为业余体育是不妥的;2.应当把社会体育当作一个立体结构,上层为精英体育,基础则是群众体育;3.群众体育就是基础体育。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社会背景、人口状况、居民生活质量、群众体育政策、群众体育资源、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约束条件,展开全面的描述分析,从而为体育主管部门制定2020年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和发展规划提供宏、中观决策依据,也为进一步探讨目标实现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湖北省部分城市各类体育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湖北省群众体育俱乐部的现状、管理体制、经费来源、法制建设等情况进行了统计与研究。结果显示,在公益性群众体育俱乐部中,体育社会管理系统在指导群众体育俱乐部运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仍需规范经营管理、挖掘体育经济功能、健全体育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目的与调查经过体育人口是体育社会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对于度量群众体育的开展程度,反映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体育强国的体育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虽不尽相同,但都在50%以上。为了初步了解我国体育人口的结构态势,我们先以大、中城市为对象,试图验证关于我国体育人口结构态势设想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人口的标准,为进一步完善体育社会指标中的这一重要项目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体育人口流动模式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成果为基础,对1996,2000年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当前我国体育人口流动模式中出现的“沙漏”问题,分析促使当前我国体育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从推动体育人口健康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深入实施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前我国体育人口流动模式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严华 《体育与科学》2011,32(3):64-68
通过经济学理论阐述我国当前的人口结构现状,分析了"人口红利"在经济增长中的特殊作用,揭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和"人口红利窗口期关闭"的时间跨度。认为在这一重大国情转变的背景下群众体育的发展路径与战略取向在于逐步调整我国体育工作的重心,合理布局把"促进国民健康"作为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体育事业运行机制,逐步适应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转变;根据特定人群制定针对性的健身措施;充分发挥群众体育促进健康的作用,营造良好健身环境提高国民体质实现二次人口红利;完善社会体育指导队伍的人才链,加快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健康比重,延续劳动者的生产性;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社会成员的锻炼需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富 《体育学刊》2004,11(4):39-41
从体育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及体育消费观念等方面论过了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认为要培养高素质群众体育指导队伍,大力宣传强身健体的理念,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群众体育,组织全民参与体育。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掘我国的民族体育资源为群众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组织和参与武汉市2010年群众体育活动暨体育人口调查,获取该市体育锻炼参加者最新的第一手资料,据此对特殊的体育锻炼参与者群体——亚体育人口的社会分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增加我国体育锻炼参加者的基本思路和可行路径,以此促进中国民生体育和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通过和实施,我国体育的三元结构(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最终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然而,"群众体育"在我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尤其在政府重大文献中,仍然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这两个概念辨别不清,模糊使用。从逻辑学的角度现实地来分析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一些"流行"概念。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中日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的群众体育发展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结构上都与他国有巨大差距,发展群众体育在我国任重道远。而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阶段,是全面推行群众体育的最佳时机。面对人口转变带来的这一历史性机遇,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抓住这有利时机,切实推进群众体育建设,把群众体育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最后评估了群众体育发展对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可能贡献,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三者之间容易混淆等情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的词源、概念以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学术研究视角来说,这三个概念由于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存在互相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从政府工作角度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是包含的关系;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群众体育发展到社会体育再到民生体育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的变化,它反映了社会变迁和群众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5.
时晓莉 《新体育》2014,(1):94-95
说起全民健身,从官方到民间发展群众体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一轮全民健身热潮面临哪些制约发展的瓶颈?有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隆冬时节,寒意袭人。记者来到首都体育学院,就全民健身的现状与问题拜访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院长李相如教授。李相如先给记者扫盲:体育运动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是不同的概念。群众体育是大概念,包括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军事体育。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一部分,是狭义的群众体育。  相似文献   

16.
90 年代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特点和发展目标的研究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依据课题研究的材料,分析了我国90年代群众体育发展的特点。预测200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几项指标标准。其中包括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项目、体育组织率、体育指导率、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体育消费、体育宣传等。从而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群众体育理论、群众体育工作决策、全民健身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实地考查以及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特征,包括体育人口特征、体育消费特征、宣传和组织管理特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利用特征以及群众体育资源特征。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农牧区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罗玲  张杨 《精武》2011,(A1):61-6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了群众体育法律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立法建议。问题:群众体育部分在《体育法》中所占比例很少;群众体育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能力不够;缺乏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群众体育法律责任模糊。原因:立法时代背景的原因;社会对体育认识的的偏差。建议:《体育法》中对群众体育设立专门的章节,明确群众体育中的突出问题;群众体育投入刚性化;强化体育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应用文献、逻辑等方法,在评述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既有研究基础上,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分析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提出"相互取予"观点,旨在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不同地区群众体育需求程度和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十几个省市的34个社会阶层人口进行的群众体育需求程度和现状的调查,获得了三大地区人口体育锻炼次数和时间、体育需求程度和健康态度、参加锻炼项目、体育组织化水平和体育指导程度、体育目的、体育活动场所、体育支出和接受体育宣传程度7个方面的有关数据,并进一步作了比较研究,分析、归纳出三个地区群众体育的不同特点及发展趋势,为确定我国今后群众体育发展的特点和目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