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苏州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苏州商业健身俱乐部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苏州健身俱乐部消费者主要通过熟人介绍来了解健身信息,以年轻白领女性居多;消费动机主要是改善体型和强身健体;消费形式以年卡为主;消费项目偏好于搏击操等多功效、综合型课程;影响锻炼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忙"和"俱乐部员工更替频繁"。建议俱乐部采用全面质量管理TQM模式,改善室内健身环境,加大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开设多元化健身课程,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员工忠诚度和消费者满意度,增强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城市女性体育健身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城市女性体育健身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城市女性年龄分布较为平均和分散;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情绪,提升精神","散心解闷,消遣娱乐"和"减肥瘦身,改善体型";"工作太忙"和"家务太重"是干扰河南省城市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两大主要因素;长走、跑步、羽毛球、跳绳、健身操等对场地、技术和人数要求不高的运动项目是河南省城市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首选项目.社会给予女性的角色定位、我国传统的文化习惯、社会延续的必然要求、女性生理、心理特点在体育中的反映、当代媒体的宣传话语等是造成女性体育参与现状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1、我国健身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2、连锁经营是大中型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3、利用互联网的电商经营模式成为新宠;4、体育俱乐部进社区是大势所趋;5、老年人、儿童、特殊人群市场是健身市场的新增长点;6、国外健身俱乐部给本土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既带来机遇,又带来压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商业健身俱乐部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构建商业健身俱乐部顾客忠诚的基本驱动因素模型,选取益阳4家商业健身俱乐部为调查对象,实证检验各种影响因素对商业健身俱乐部顾客忠诚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商业健身俱乐部顾客忠诚度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骆秉全  张连民 《体育科学》2004,24(11):13-1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的经营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从经营者和消费者两个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的经营规模编小;股份制经济是商业体育俱乐部的主要所有制形式;会员制有利于商业体育俱乐部改善经营管理;有60.6%的商业体育俱乐部不盈利。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价值主张实现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是企业宣称其产品和服务能为消费者带来的独特价值,是客户所能感知到的一系列既得利益的总和。独特的价值主张是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开展市场与会员定位,吸引会员及其影响者的前提条件;价值信息的充分沟通是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保持长期客户关系的基础;提供消费价值最大体验是消费者评价俱乐部服务质量的一个核心标准。创造客户价值是商业健身俱乐部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价格竞争是体育健身俱乐部之间进行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供给与健身者的需求,以及市场竞争,是体育健身俱乐部价格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档次体育健身俱乐部需求价格弹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以及垄断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垄断价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广东省6城市的商业型体育健身俱乐部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价值取向和道德法律意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商业型体育健身俱乐部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与性别、年龄、学历和就业年限有关,职业认同程度总体不高;在利益观上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但都重视健康,抱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道德、诚信和纳税意识普遍较强,但维权意识较弱.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体育体制的改革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国体育正逐步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商业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并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的青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策略的研究出发,结合4P营销组合策略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要素在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中的运用,为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学生兴趣与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调查和数理分析的方法,对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俱乐部活动抱有兴趣,健身、调节心理与娱乐是大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场地器材短缺和学习负担过重等外在客观条件是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11所高校的体育俱乐部进行调查,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的、性质、开办形式、管理体制、经费来源、收支情况、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动机、选项分布及建议等方面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分析得出上海高校俱乐部开展现状符合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并针对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高校现有体育俱乐部的构建形式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当前我国一些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方式、学习与练习方式、学生参与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揭示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基本运作模式 ,以及各种模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访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现状调查。结果发现,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已成为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初具规模,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场所的布局缺乏整体规划。建议投资者多种经营、多项目开发、扩大经营行业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促进职业体育俱乐部高质量发展是体育组织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和满足体育多元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现状分析归纳出其职能区分不明、职业体育俱乐部商业产权基础较薄弱,基础功能弱化、职业体育俱乐部治理能力结构不完善,以及社会资源缺乏、职业体育俱乐部外部治理渠道略单一等制约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16赛季中超俱乐部投入/产出所反映的治理效率的角度分析,发现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需按照有效的治理方法厘清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治理特殊性、正确定位职业体育俱乐部中的政府角色与定位以及切实加强职业体育俱乐部治理结构与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方可打造具有自主运营的独立品牌俱乐部,从而吸引更多球迷参与体育赛事,拓宽职业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  相似文献   

16.
论休闲体育的不同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休闲体育服务的组织是多元化的,可以归纳为6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自给性组织中有个人、家庭、朋友和同事,社会供给性组织中有社区、单位、非正式体育小团体、正式体育社团,商业供给性组织主要是商业性体育俱乐部。从休闲体育的角度,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合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和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参考Kim&Kim的QUESC评价模型和Yong&Donna的SSQRS评价模型对商业性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从顾客的角度建立起适合我国商业性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对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 ,获得该领域的基础数据 ,并对其消费行为深入分析研究 ,探索其发展的规律 ,为商业体育俱乐部制订当前经营策略及长远规划提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办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取得较大的成绩.文章通过对武术俱乐部活动实践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本俱乐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探究武术俱乐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确立以体育竞赛为核心的俱乐部运行机制,为更好的适应“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生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