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美德澳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炼出三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共性之处,即:适合国情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庞大的后备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高水平的体育科研服务;充裕的体育经费;关注大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应积极吸收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优秀经验,改革和完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18,(2):8-1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方法,在梳理国内外课堂管理研究现状基础上,对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双课堂联动机制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表明,要构建大学生体育教育双课堂联动的决策与计划机制、资源运作机制、激励机制、监督与控制机制、创新机制等管理机制,才会实现普通高校体育双课堂的良性互动,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论过高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关系的基础上,针对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五条对策:1.切实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2.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妥善处理育体与育心的关系,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3.以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依据,制定适应21世纪人才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4.高校体育教学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思想;5.延长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年限,拓宽大学生健身运动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已经作为了高校体育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效贯彻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的重要战略部署。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其次,就如何加快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亚楠 《体育世界》2014,(3):105-106
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校教育要力争拓宽终身教育学习的道路。在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落实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高校的责任任重而道远。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不强等问题,学习能力不强导致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无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终身学习教育。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研究进行综述,从宏观上总结概括出影响高校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的五大因素,为寻求解决高校学生学习能力低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时代的特点及分析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强调在网络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创新高校图书馆开展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拓宽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结合图书馆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探索高校图书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放在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拼搏进取思想、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意识、探索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对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和工作模式的分析,提出如何不断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同时不断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活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就以往学者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分析近几年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指出当前培养模式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的趋势,以期为我国高等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健身气功进入高校教育,对转变体育人才培养方式,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四川高校高水平健身气功运动队竞赛实力、建设管理与教学训练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展高水平健身气功运动训练,有利于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成长,以强化训练运动员,拓宽育人选培空间和实施运动队经费结构多元化运作模式,推动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需要从创新意识、逻辑思考能力、创新运用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结合大学生科创项目管理的实际经验,就科创项目的申报、立项、推进等全程管理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对大学生科创项目管理模式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及其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当下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为探究江苏省高校“校企协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归纳协同理论内涵与校企协同特点,从国家、高校、企业、大学生自身等角度出发,分析出当前高校培养体育人才出现的问题,即: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内驱力不够、高校培养体育人才相关制度守旧、校企合作深度缺乏、思想意识有待提高、高校体育专业设定不合理等。建议:在江苏省体育事业高速发展背景下,通过完善校企协同的政策机制、构建与规范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构建“校企协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促进江苏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完善江苏省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体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休闲体育作为大学生闲暇时主要的体育活动,以其区别于正常体育教学的自由性、自主性和内容的兼容性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了解高校休阕体育和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阐述休闲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独特作用,为进一步挖掘休闲体育对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潜力,拓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界定高校体育职能概念的基础上,分析高校体育职能的内容与结构.针对我国高校体育出现的职能定位不准、职能发展不完善的问题,构建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有效整合与良性互动的职能体系.通过强化人才培养、做好科学研究、做强社会服务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促进高校体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高校与全美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在追求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全美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制度,较之我国高校更加全面、精细;运行机制更完善和科学合理;实际人才产出效果更加显著。建议突出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独立法人地位;集优整合目前松散的体教结合制度建设;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理念下的规则章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正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大学生冰雪校园文化素养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体育文化的发展、承办好北京冬奥会以及当代大学生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学生冰雪校园文化素养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提出转变培养理念,科学定位冰雪体育教育目标,改革冰雪校园体育活动,优化冰雪校园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创新冰雪校园竞赛方式,创建优良的冰雪校园文化环境,增强教师冰雪教学的综合能力等培养大学生冰雪校园文化素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5所高校856名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区别,寻找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特征,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依据,制定适应新世纪人才要求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树立全面育人的体育教学观念;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延长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年限,拓宽大学生健身锻炼领域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冰雪运动全面进入吉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普及推广价值.从促进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冰雪运动项目发展和场馆建设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冰雪运动在吉林省高校校园普及对转变高校体育教育理念,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和校园冰雪文化,促进大学生身体、心理、精神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促进冰雪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和全民冰雪健身所具有的价值,对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伟大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艺术社团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艺术社团是培养学生的发现力、创造力和审美观的重要组织.目前,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繁荣校园文化,各大高校也越来越重视艺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各高校艺术社团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设管理艺术社团、长足发展艺术社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