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熊经鸟申”是流传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健身手段。有关“熊经鸟申”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庄子·刻意》。文中写道:“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  相似文献   

2.
徐金龙 《武当》2001,(2):50-51
慧命桩是“根本修持法”体系之一,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的导引术。可以开舒筋骨,调理血脉。涤阴增阳,净体生元。  相似文献   

3.
今夏的欧洲足坛,并不缺少异彩纷呈的“转会故事”,在诸强纷纷完成队伍整合、吐故纳新的同时,球员们也在转会大潮中有着千差分别的表演,身手上佳者赢得个名利双收、盆满钵满;棋差一招者只落个名利俱损、灰头土脸。但是,转会大潮中还有这样一群“弄潮儿”,先是要走,或心猿意马、或去意甚坚;之后又要留,或信誓旦旦、或其情可原。  相似文献   

4.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名周,哲学家。他善于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和极富哲理的语言阐述养生之道,著有《庄子》一书。在《庄子·养生主》中讲了两个原则: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在《庄子·刻意》中讲了两个方法: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前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养生以符合规律,切合实际为基本原则;而后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养生以呼吸运动和肢体运动为基本方法。其作用是顺其自然,把握“天理”(客观的自然规律)和“固然”(各人的实际情况),达到增强体质、延长寿命之功效。庄子的养生之说,是中国道家养生的经典内容之…  相似文献   

5.
“竹枝”原是古代流传于四川东部的一种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民歌,《乐府诗集》:“竹枝本出巴渝。”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序文》中谈到:“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瞧舞。”  相似文献   

6.
长跑的好处众所周知。然而主动练习的学生却不多,这是为什么呢?据了解,他们都是感觉长跑太枯燥了,没有意思。因此本文提供几种解决枯燥乏味问题的办法:1.往风景优美的地方跑在长跑的过程中,总是沿着一个地方跑,是会感觉越跑越没劲,可经常变换一下跑步的地点,比如在一些公园里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公园里优美的风景,跑起来一定会感到新鲜了很多。2.“吐故纳新”跑这是比较新颖的跑步方式。在长跑的过程中,利用“吐故纳新”法,跑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呼气的时候鼓腹,同时想象身体的不适通过全身的毛孔射出体外;…  相似文献   

7.
“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协调融合,互为一体,谓之,健身气功五禽戏“三调合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调身”路径研究,“调息”路径探析,“调心”路径的探究,得出结论,“调身”通过调形与调式来定身形,“调息”结合吐故纳新来明呼吸,“调心”经由意念专注来安心神;且演练时需“形之动,气随行,意专注,”三者互融互用,互为一体,从而达到健心养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宋代蹴鞠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宋前蹴鞠简况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临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蹋”即“蹴”,踢的意思。“鞠”,球,即古代的足球。   汉代的《西京杂记》、《盐铁论》、《蹴鞠新书》、《刘向别录》中都有关于蹴鞠的记载。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蹴鞠之习依旧流行未衰。   唐代时,蹴鞠仍是一项很普遍的运动,杜甫有诗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风俗同”。但是,却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三:   ( 1)有了充气的球:《宋朝事实类苑》中载:“颜师古注霍去…  相似文献   

9.
“嘘”,在《说文》中解为“吹”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为“制止,鄙斥”。 当前男足国家队朱广沪被足协扶正,新闻发布会上就喊出:“我不是为失败而来工作的,我工作,就是为了成功!”逢韩日不胜,亚洲杯决赛阶段小组赛就遭淘汰,赛前的口若悬河,赛后的萎靡不振,吹也……  相似文献   

10.
0前言呼吸是人体特有的生理机能,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吐故纳新以及人体内部所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武术运动是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月u柔虚实等矛盾的互相变化的规律编成的套路运动,十分强调动作与精气力神的协调配合。因而在武术运动中,呼吸的配合与调节显得十分重要。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如何掌握好呼吸方法,并合理加以运用,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能力,节省能量消耗,还有利于提高武术运动技术和动作质量。本文试图对武术运动中呼吸的常用方法作一探讨。1呼吸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呼吸运动与武术动作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1.
冯武 《武当》2001,(11):52-52
在传统武术的功法中,有许多即简单又有实效的训练方法,换气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换气法就是“吐故纳新”的呼吸方法,被各派功家普遍运用,只是习练的方式方法各自不同。这里介绍的是福州市自然门武术馆训练时常用的练习方法。本功法不仅可供武术或气功爱好者习练,对其它体育运动也大有裨益。现在一些处在污浊空气中工作的工人,如在每天的工作之余,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做几下换气法,不但有助于排除体内吸入的污浊之气,而且会增强肺活量,很好地锻炼了身体。  相似文献   

12.
一、“螭龙”简介“螭”在历代文献中经常遇到,一般不止一种含义。在《左传·宣公三年》中有“魑魅魍魉”一词,“魑”通“螭”,做“兽形山神”解释;《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蛟龙赤螭”词,有做“龙子”也有做“雌龙”解释的;最常用、详细的应是《说文》,将其做“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解释。现代资料普遍将“螭”解释为“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即《说文》中的后者——“无角曰螭”  相似文献   

13.
李欣宇 《收藏》2008,(9):116-119
喜获前贤跋赠本 几年前在北京中国书店小拍上购得一部《吹万楼诗》,是著者高吹万签赠叶恭绰先生的,书衣上题有:“誉虎老兄诗人教正,甲午中秋卷叟。”钤印“吹万持赠”。民国36年(1947年)初版,书版高25.5厘米,版宽15厘米,全书18卷,白绵纸铅字排印本,线装4册。封面为钱崇威署名,内页书口下有“袖海堂藏版”,书品完好,印刷精美。  相似文献   

14.
田宝山 《中华武术》2003,(11):21-21
“六字诀”,即由嘘、呵、呼、(口四)、吹、嘻六字组成,人们通过不同的口型,发音读出上述六字,均可获得一定的医疗保健效果。“六字诀”古已有之,据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为吸之,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口四),皆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  相似文献   

15.
曹英峰 《精武》2006,(2):7-8
炼气,非但易筋赖于此,更是洗髓必由之门径,是易筋经中最为核心的部分。目前除张义尚先生在《真传易筋经》中披露“九转呼吸法”外,余下各版本均不见记述。这里所说的“炼气”,是有别于世面流传的所谓“气功”方法的。“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这“一口气”, 简而言之,就是锻炼呼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正宝 《健身科学》2010,(12):10-11
一 六字诀的起源与发展 六字诀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以呼吸吐呐为主,配以动作导引,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作用的传统健身功法。所谓六字诀即“嘘”、“呵”、“呼”、“咽”、“吹(音腑)”、“嘻”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三焦。  相似文献   

17.
对“六字气法”炼法的思考石伦六字气法,又称“六字诀”、“六字吐纳法”、“六字炼气法”等,是古人通过呼吸吐纳进行疗病健身之法,初见于南北朝时期道家兼医家陶弘景编著的《养性延命录》一书。该书的《服气疗病》篇中记载:“凡行气,以鼻内(纳)气,以口吐气,微而...  相似文献   

18.
一、“冰嬉”或“冰戏”,是清代对冰上运动的称谓;就是现在所说的滑冰运动,包括冰上竞技、表演和游乐。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辞典·冰嬉》说:“清代冰上运动,源于满族习俗。清窦光鼐、朱筠等《日下旧闻考·宫室·西苑一》:冬月则阵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云。”,已考定“冰嬉”出于清代;实际上是由乾隆钦定的。可惜在我国诸多体育史著作,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都说“冰嬉”起于宋代,说在《宋史·礼志》有记载,这都是误信丁翟灏编的《通俗编》。其实查遍《宋史·礼志》并无“冰嬉”的记载,大约是把“水戏”误抄了。按历史记载,宋代的河朔一带(即今海河流域)刚有一种人拉的冰上运载器具叫“凌床”,规模甚小,当时还没有冰刀冰鞋的使用,宋代各种史料中均未查到有冰戏之记述。  相似文献   

19.
象棋是什么1)Chess is a fairl tale of 1001 blunders-Savielly Tartakower 象棋是一部美好的“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萨维利·塔塔科维(译注:阿拉伯名著《天方夜谭》,或叫《一千零一夜》,英文名是tale of 1001 nights,这里塔塔科维俏皮地“偷换”了概念……)  相似文献   

20.
呼吸平衡 一吸一呼谓之“息”,调息是气功的基础。静坐安神,吐纳调理,从容乃致平衡。吸气时,深入透底,如伸根固本;呼气时,向上勃发,似萌芽发枝。 一行禅师的《呼吸歌》曰:“吸进来,我身心安爽,呼出去,我面带微笑/安住当下,这一刻真美妙。”能取能舍,有得有失.呼吸中悟出生命之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