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深化体教融合是以贯彻“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于新时代体育事业转型发展要求,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推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在分析我国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发展理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发展瓶颈,在树立体教协同育人、多元开放融合的现代化治理理念基础上,研究建议从目标、资源、措施的一体化融合上改革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加强学校体育,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以中央深改委关于体教融合重要论述为依据,梳理传统体教融合演进脉络,从政策支撑和现实需求释读新时代体教融合内涵,对比新旧体教融合概念差异,研判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势,总结现实困境并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取向。认为新旧体教融合在概念内涵、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关注对象和工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面临协同共治的社会环境、多元共识的体育功能和矛盾重重的培养现实;存在环境失真、制度失灵、机制失衡和模式失新的现实困境;未来发展应注重深化思想融合,营造发展环境;促进目标融合,破除制度壁垒;推动资源融合,畅通培养机制;加快措施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后备人才,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如何更好更全面地培养却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其阻碍了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而新时代体教融合的提出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道路。本文通过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诸多困境进行分析,并在体教融合的视角下探讨其相应对策,以期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之路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体育强国的重大命题,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青少年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中最基础、最具有战略性的工作,国家提出体教融合新理念来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则成为必然。采取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体教融合的重大意义、概念、目标价值、发展方向来剖析体教融合这一新时代议题。研究认为: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大诉求,是解决青少年体育短板的重要举措。体教融合的概念突破了二元对立,不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简单融合,而是从青少年成长的视角来回应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不同诉求。新时代体教融合价值在于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体教融合需形成中国特色,需借鉴国外的经验,需通过顶层设计使政策落地。我国体育学界需对体教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吸纳世界体育强国对体教融合的相关研究,在形成中国特色体教融合理论的同时,推动体教融合在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中落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体教融合是转变理念的战略性决策,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体教融合是将学校体育与文化教育有机融合,旨在解决中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培养及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小学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体育后备人才的发掘地。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体育教师对青少年体育教育乃至整个学校的体育教育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从体教融合的八个方面出发,结合中小学办学目标、方式及特点,促进体育和教育在价值、功能和目的上充分融合,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发展。在体教融合视角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借助体教融合政策的全方位实施,能够获得发展的契机。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6.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多元化体系。总体看,可以分为体育系统培养、教育系统培养、体教结合培养和社会力量培养等四种模式或基本体系。即:①体育系统的“金字塔型”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②教育系统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一条龙式”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③中学一大学体育的“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一凡 《体育风尚》2024,(2):113-115
随着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不断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工作成为体教融合背景下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根本举措。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以自觉主动、具体针对、持之以恒为原则,积极探索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进路。然而,开展过程中也暴露出活动开展理念有待深化、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数字化平台建设较为滞后等现实问题。为此,可通过更新活动开展理念、完善活动评价体系、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全面增强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质量,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我国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化,规划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全新布局,构建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发展体系,实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以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辈出的发展目标,以协同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协同理论与体教融合之间的契合性;解读了协同理论视域下体教融合的内涵,以此为依据对体教融合的基础框架进行设计。并结合我国学校体育的具体实际以及发展特征提出发展对策:夯实学校体育发展基础,践行“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工作核心,构建完善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强化体教融合背景下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多元主体的现实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动力基础,资源分配与外部条件支持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动力转化。然而,在体教融合视域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仍面临多元主体需求不一致,难以形成协同培养模式;资源配置不合理,尚未形成良好的人才转化机制;缺少评价标准,无法监测人才培养质量等现实困境。建议协同多元主体需求,形成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构建多元化平台和管理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发展,以建设高质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聚焦全面深化体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以《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相关政策为指导,梳理我国体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为破除体校改革的现实壁垒寻求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体校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困境:1)体校教育功利化恶化了生存与发展环境;2)地理区域和项目发展不平衡导致体校两极分化严重;3)保障团队缺失难以保证人才最优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体教融合背景下回归是促进体校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切实需求,合作与共享是纾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窘境的必然趋势,良好的保障机制是推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并提出深化体校改革的优化路径:1)加强合作与共享,突破发展壁垒;2)革新教学要素,形成资源保障;3)优化培养路径,促进人才“反哺”;4)推动体育竞技人才库建设,促进人才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共词、多元统计和战略坐标度等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对2000-2021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体教融合”主题的论文进行研究。发现有关“体教融合”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一段历史,政策因素是促进“体教融合”研究的主要动力。体教融合、后备人才、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体教结合和竞技体育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关键词之间的整体密度较低,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当前,体教融合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运动员学训矛盾、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与模式、新时代学生体质健康与国外业余训练模式、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学校体育改革5大类,且之间具有强联系性。其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是关注重点,学校体育工作改革是关注热点,具有持续关注的趋势。学者在对“体教融合”相关研究的系统性、实证性和机制性等方面,仍需加大研究,以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冰雪体育硕士培养对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冰雪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哈尔滨体育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高等学府,肩负着创新型冰雪体育硕士培养的重要使命。通过分析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体育硕士的培养现状,围绕“德”、“贤”、“智”、“能”及社会贡献度提出创新型冰雪体育硕士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评价体系上的三大对策和与之相应的修订课程,建立实践基地,完善评价体系,创建学术氛围、引入竞争机制,创设多种实践、教学环节五大措施,摒弃以往注重理论研究,忽视技能培养,致使人才培养规格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弊端,发挥哈尔滨体育学院创新型体育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优势,以期完善和提升地方院校在创新型体育硕士人才培养的全新路径,从而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数理统计、文献研究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培养理念、管理体系和竞赛体系3个维度,分析了美国篮球后备人才高中阶段的培养模式;在协调治理理论的视域下,探寻了家庭、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政府、企业等主体的关系和协作机制。得出:美国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的持续涌现得益于社会体育意识所提供的内驱动力、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的有效承载、政府合理的政策供给以及企业的积极参与。美国篮球后备人才高中阶段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1)夯实校园篮球基础,推进体教融合的深化发展;(2)激发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力,释放其功能,寻求组织间功能的弥合;(3)增强青少年体育协会法制供给和内部制度建设,规范组织运行机制;(4)注重家庭体育文化的培育,提高全社会对体育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运用PMC-AE复合政策评价方法,构建包含9个一级变量、31个二级变量的体教融合政策量化PMC-AE指数模型,对"十三五"时期体教融合政策成效实施量化评估。结果表明:(1)体教融合政策分为3个等级,等级跨度取值0.5,Ⅰ级政策样本1项,Ⅱ级政策样本5项,Ⅲ级政策样本2项。(2)体教融合政策兼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重属性,不同级别体教融合政策差距甚微,国家级、省级、市级"上下结合、首尾呼应"。(3)体教融合政策得分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受政策性质、受领对象、政策激励以及政策评价4项指标影响。(4)体教融合政策内涵,不拘泥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延伸至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不止步于竞技体育发展,转向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认为,在此基础上"十四五"时期体教融合政策制定要增加预测性内容,趋向多元化受领对象,具体化激励措施,以及推进动态性评估。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体教融合的几种观点,从逻辑学的视角对体教融合概念进行了语词定义,指出了体教融合概念目标定位高、融合程度深、融合内容广、融合状况复杂的特征,探析了体教融合与学校体育改革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并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体育法制体系3个方面对体教融合与学校体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体教结合是目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人们在对其提出种种发展对策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体育后备人才的主体性及其特征.因此树立主体教育理念,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意识,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相似文献   

17.
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是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体育方面的直接体现,是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响应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青少年体育素养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从以往研究中发现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具体途径和相关对策,同时也为后续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育、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参考和样本。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成果集中在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概念界定、提出的背景、构成要素、培育现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的国际经验以及青少年体育素养的促进策略等8个方面。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概念辨析、要素构成、评价指标以及培育现状及策略上;在研究方法上集中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方法偏少;在研究理论上集中在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认知主义理论上。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未来展望如下:第一,体系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第二,途径上采用多种措施协同发力共同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责无旁贷;第三,目标上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培育青少年体育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第四,效果上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靠人才。  相似文献   

18.
沿循边缘革命的逻辑,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竞技体育"三级训练网"金字塔的塔基视角,采用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座谈交流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广泛寻纳中,择优遴选出三个典型成功案例,分别探讨和解析以企业为主体,与政府、学校合作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非营利组织和"体教融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层鲜活实例。最后,得出相关重要启示,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乃至体育治理变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引领下,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记录会议发言,对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成果进行了述评。研究认为,体教融合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协调稳步发展。通过正确认识体教融合的全面性、整体性、协同性、特色性和战略性,可以实现对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层释析与解读。通过从方法学的层面推动体教融合顶层设计的落地化支持,加快体教融合与健康促进之间的协同进程,保障体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对接条件,提升体教融合与育人效应之间的关联水平,优化体教融合与科学方法之间的支持环境,把握体教融合与政策治理之间的现实机遇,将有助于优化体教融合实践路向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