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就武术文化中体现的主体性思维及武术理论中存在的主体性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归纳出武术理论中的主体性思维因素,提出武术主体性思维的表现类型;其次,对武术在劲、套路动作和武术价值追求等方面的主体性表现进行剖析;最后,从武术动作命名、动作劲力运用、动作方法解释、健身理念、传承原则、功夫境界等方面呈现的主体性思维特征予以具体阐释。文章认为,浸润于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武术文化,从动作编排,到动作含义的阐释,再到功夫的修炼,均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显 《体育学刊》2011,18(6):12-15
运用文化学、逻辑学理论分析了武术新定义。新定义"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涵盖不了武术发展实情,当今武术同样也吸收了西方体育理论元素。武术并非中华文化影响下的唯一产物;武术的理论基础本身含糊不清。在武术发展寻觅出路之际,新定义突出文化性的同时也附带着文化神秘性,这无形中助长了武术的不实风气,显得不合时宜。新定义还存在定义循环、"嫁接"错位、外延过窄、思维定势的逻辑缺陷。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的神秘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思维中的直觉思维是武术神秘性产生的主要根源;宗教对武术神秘性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武术理论概念的模糊性和意会性、武术技术的体悟性以及传承方式的特殊性则是武术神秘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最后分析总结了武术神秘性对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希望能够为人们正确认识武术及武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武林风》这档地方卫视栏目,其成功有目共睹。这作为一种现象,值得研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理论分析法展开研究。研究思路:透过《武林风》现象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进而思考高校武术开展尴尬的根源,并探索高校武术开展困境的破解之道。分析“武林风”现象,发现:大众的“武术情结”是“武林风”成功的思想基础;以娱乐思维为主导是“武林风”成功的关键,进而剖析和思考当前高校武术开展困境的根源是思维问题,即:以竞技武术为内容,以训练模式授课的竞技思维定势问题。因而提出,高校武术开展困境的破解之道:思维转向,即由竞技思维定势转向以娱乐思维为主导,并在武术课的内容、师质改造、竞技武术的定位和武术教育功能的定位方面做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理论移植、专家访谈、影像解析等方法,从数学中蕴藏的美学视角,管窥它的诞生和发展不仅契合美学的基本要素,还包括几何形式美的规律与结构法则.从数学多种思维方式来审视武术动作的空间美、距离美、对立美以及蕴涵的精神美等美学思想,运用数学几何形式中“四元体”、“五角形”与“完形压强”格式塔心理美学理论来解析武术审美法则.研究表明:数学思维打破了传统美学思维方式,开阔了人们对武术的审美视野,开拓了武术多维而又新奇的审美空间;数学美应是衡量武术运动之美的一把“标尺”;深层阐明了武术运动轨迹、对立统一、均衡协调、互为转化的内涵及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彭翔 《精武》2012,(25):78-78,81
本文借鉴课程理论中"显"和"隐"思维形式,按照武术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将教育活动中的武术内容分为"显形武术"和"隐形武术",提出武术文化在教育传承中具有"显形传承"与"隐形传承",武术教学是在二者辩证统一条件下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关于武术概念的界定问题,在武术界争论已久,至今尚未定论,依然在相关刊物中进行着争论。文章依据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事物概念认识的理论为基础,主要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跳出以往研究成果中对武术概念界定的常用方法,用传统的思维观念来对植根于传统中的武术概念进行阐释。分析了当代武术界定的演变和发展,推论了当前武术概念界定应该拥有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武术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古老东方特有的运动方式。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气节、文化和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武术通过电影方式的传播与推广,不仅表达出武术的技击招式,更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由于功夫片的传播,武术越来越成为代表中国的符号。功夫片是许多人了解中华武术的渠道,对于武术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武术技术规范的难点作为审视现行武术段位制的视角,对现行武术段位制提出了质疑,并详细分析了武术技术潜在的规范角度及规范程度;同时以现代武术来源于传统武术为理论依据,在认识的视角上,把现代武术的构成内容回归于传统武术不同拳种中作为新的认识方法,使拳种的历史演进承载起武术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从而在思维上构建了武术技术规范的新角度——"拳种",为武术段位制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0.
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与本质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揭示武术套路内涵的传统文化价值,从武术套路传统思维和本质特点入手,研究分析了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方式、内容与本质特点,提出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主要有形象性思维和关联性思维两种方式。形象性思维赋予武术套路表演艺术化、技术系统化、动作形象化的特点;关联性思维使武术套路技法多变、动作规格完整与严谨。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本质特点是注重具体现象、实用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归纳演绎法、专家访谈等科研方法对战国时期中国武术的技击特征和社会环境进行较为深刻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战国武术技击具有:(1)技术简单、实用;(2)战术思维尚力、重智;(3)技击理论与军事理论契合,表现出浓重的哲学意味等特征。缘由如下:(1)频繁的战争突显了武术技击的重要性;(2)特殊的政治环境为武术的兴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3)冶金技术的发展为武术技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4)社会思维的革新和文化事业的兴盛为武术技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源泉。  相似文献   

12.
休闲在中华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休闲常常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养生延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儒、道及禅宗思维方式的影响,内涵着丰富的富有人文关怀的休闲思想,与休闲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在休闲体育兴起的今天,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民族化的生活方式,理应成为人们运动休闲的一种方式。文章旨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起点,挖掘武术内涵的休闲文化,丰富武术休闲理论,以期更好地促进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武术文化中的传统哲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就武术文化中蕴含的传统哲理进行探析。结果显示,武术文化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观、形神统一观、阴阳学说的辩证法思想及气理论,再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之魂,也是武术之魂。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武术发展中文化断裂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化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解析与反思。发现:中国武术在文化层面上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文化断裂现象,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发展极为不平衡、不顺接。认为:要走出瓶颈、摆脱困惑,实现中国武术从边缘走向文化的复兴,必须打破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竞技武术文化中二元对立的断裂思维僵局,接续武术的文化传统,实现武术的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对接和延续。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中的形象思维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形象思维在武术中运用的相关建议。武术与形象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象思维促进了武术的起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词源学、逻辑学和辩证唯物哲学等理论对当今武术本质研究的主流学术观点进行评析后认为:在武术本质研究中,"本质"一词涵义的误读、武术本源问题的争论和本质主义思潮是当今研究的主要症结,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消解这些矛盾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面对武术无缘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遗憾的是最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古老东方传统文化形式的中国武术未能登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我们冷静思索和理智反思武术学科的科学化演进历程,审视当前武术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科学化发展状况,分析武术作为学科建设存在的重竞技武术技术实践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薄全民健身应用研究等不足。为促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相融,武术学科有待于提升到国学高度,作为国学的一部分适时纳入孔子学院课程向西方推广,争取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视野,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逐渐取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