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与促红细胞生成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的中心控制作用,运动训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影响,以及服用重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机体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
孟志军  高炳宏 《体育科研》2010,31(4):75-78,93
高原和低氧训练已成为运动员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其训练目的主要是提高氧运输和摄取能力。目前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训练中变化的报道较多,但在高原训练时间长短以及高原和低氧训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影响异同等方面还没有报道。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对专家进行访谈,对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促红细胞生成素研完进展加以综述,以便对高原和低氧训练过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规律有更加深刻和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高原训练时应激素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应激素的变化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说明高原训练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睾酮素等应激素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运动员有氧能力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刚 《四川体育科学》2002,(2):11-12,14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发的重组激素类药物.因其能增高红细胞的含量,近些年来被滥用于一些耐力性运动项目中,成为运动中最为常用的兴奋剂之一。本文重点讨论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及其检测。  相似文献   

5.
人类体质及运动能力与其他性状一样,属于多基因调控。从决定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学基础上看,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携氧、运氧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体中红细胞的产生是受基因调控的,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基因作用。只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结合,引发一系列信号传导,最终启动相关基因转录,生成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因此,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基因的多态性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关系,对于评定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及作为选取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指标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界对低氧运动与促红细胞生成素间关系十分关注。在海平面常用低氧训练方法使机体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其目的是提高运动员耐力,提高运动员机能能力,获得良好的训练比赛效果;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红蛋白合成,血液携氧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低氧和高原训练中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又讨论了检测滥用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血液回输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竞技体育促力手段的误区狄建杨萍(西安体育学院游泳教研室,710068,西安市;第一作者,45岁,男,副教授)分类号G804.71血液回输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概念血液回输又称红细胞回授,它是用输血的方法将已作分离处理的浓缩红...  相似文献   

8.
高原训练对EPO和红细胞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训练是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促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增高,而红细胞生成主要和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关,高原训练中的缺氧运动可刺激EPO和红细胞生成。  相似文献   

9.
肾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分泌的部位。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缩写Ep)的产生是由提供给肾细胞的氧气多少进行调节的,并通过一种反馈机制来实现的。因此,凡是影响氧气的输送和释放的因素,都能对Ep的合成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原训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能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广泛被教练员们所采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含量,使红细胞的生成增加,从而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使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为此,本文将高原训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加以综述,以便更好的指导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1.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血液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被禁止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但是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区分内源性EPO和外源性EPO。运动员使用EPO后 ,会导致其一些血液参数的变化 ,通过对这些血液参数的检测 ,可以间接判定运动员是否使用了EPO。笔者综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血液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明确指明了EPO血液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并重点讨论了转铁蛋白受体和网织红细胞参数等指标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以及悉尼奥运会的EPO血检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贫血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181名耐力运动员及160名非运动员血清中血红蛋白、红细胞、铁、铜、锌、铁蛋白、转铁蛋白、睾酮、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发现运动性贫血的发病率女性为19.6%,男性为13.5%;贫血运动员血清铁、铜和铁蛋白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前者转铁蛋白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浓度明显上升。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但贫血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却显著降低。由此证明运动员适量补充睾酮,对运动性贫血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参归补血精对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12名少年游泳运动员服用中药补剂“参归补血精”前后血生化指标及运动能力的测定与分析,发现运动员服用该中药补剂后血色素(Hb)、红细胞计数(Bbc)显著增加,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MPO)、睾酮(C)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其运动成绩均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运动医学     
G804.0.G812.4 20023939有氧健身操对中老年妇女的形态与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刊.中,A]/汪敏//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73-74表3(SJ)有氧训练//保健操//中年//老年//妇女//血液流变学//指标G804.5 20023940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检测=Recombinanthuman erythropoietin and its detection:[刊.中,A]/周刚//四川体育科学.-2002(2).-11~12:14参15(SJ)促红细胞生成素//兴奋剂//生长激素//有氧耐力//  相似文献   

15.
血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血液检验在兴奋剂检测上逐渐受到重视,尤其对特殊的兴奋剂方法和兴奋剂种类,血检具有尿检不可替代的好处。通过对兴奋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测方法发展的论述,阐明了血液检测的独特地位,证明了尿检和血检联合检测在未来兴奋剂检测中的可取性。  相似文献   

16.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介导细胞适应低氧状况的核转录因子。低氧训练可以上调机体HIF-1 mRNA,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增加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密度和血液携氧能力,并促进糖酵解的进行,有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住低训中EPO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EPO(erythropoietin,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红细胞的生成有密切关系。为确切了解EPO在高住低训中的变化规律,将14名大学生分为高住低训组和低住低训组,每组7人。高住低训组每天低压低氧(2500m模拟高度)暴露12小时;低住低训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低氧暴露。两组每天在常压常氧环境下进行一次3000m跑训练。实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间断性低氧暴露初期就有升高变化,1天后出现高峰,这一高EPO水平一直维持到低压氧暴露结束。另外,对第2次低氧暴露完当天出低压氧仓即刻与常氧暴露10h后所测EPO结果的比较表明,常氧暴露后EPO呈下降趋势,说明间断性低氧暴露对EPO生成存在着慢性积累的过程。低住低训组的EPO水平一直比较平稳,说明常氧环境对EPO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这篇文章讨论了现有的检测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方法,rhEPO可通过增加机体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最大吸氧量,从而增强运动员耐力,但滥用rhEPO可能对运动员身体造成很大危害。尽管近十年来,直接和间接的方法都被应用于rhEPO的检测,但没有一个间接指标能达到令人满意地检验效果。在悉尼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采用了一种综合了血检和尿检的方法来检测rhEPO。此外,在将来可能会有人会采用例如基因兴奋剂的方法来提高氧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血红蛋白(Hb)的影响。结果表明:EPO在高原缺氧,运动强度及环境迅速改变刺激下均可升高,但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周。通过EPO的变化规律,可以指导高原训练负荷的安排。  相似文献   

20.
运动与促红细胞生成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来源及生物学活性,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运动与EPO的研究成果:分析急性运动及长期耐力运动对血浆EPO的影响;高原训练后EPO的变化情况;提出EPO可作为耐力运动训练的评价预测指标;最后就rhEPO作为兴奋剂的使用、危害及检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