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12年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训练营的18支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与教学比赛名次的相关性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比赛名次的降低,各项身体素质水平都具有降低的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身体素质与比赛名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助跑摸高成绩与比赛名次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第17届冬奥会速滑比赛成绩和中国速滑运动员在第17届冬奥会可能取得的成绩和名次的预测,论证了中国速度滑冰参赛第17届冬奥会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为职能部门决策参赛冬奥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龙江省速滑传统项目学校1992~2001年间速度滑冰比赛的对比分析,发现运动成绩近10年基本保持上升趋势,这与教练员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运动员良好的身体素质、速滑冰刀的改进等因素有关;但参赛队、参赛人数却呈下降趋势,这样发展下去,必将影响后备人才的培养.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速滑传统项目学校的管理和投入,使速滑传统项目学校的队伍发展壮大,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冰上优秀运动人才.  相似文献   

4.
主场比赛总是比在客场比赛的成绩要好得多,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事实上通过众多球队在之前五个赛季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只有两支球队:2005- 2006赛季的休斯敦火箭和2001-2002赛季的夏洛特黄蜂,在客场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而那也许仅仅只是两个例外而已。其他球队几乎都是在主场才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在NBA的主客场比赛中,始终存在一个赛事流程的问题。几乎每个球队都是这样,当被安排在客场打球时,往往要  相似文献   

5.
从第11届全国冬运会看我国速度滑冰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我国速滑运动的发展现状,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现场观察和走访调查等方法对第11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比赛进行调研,通过对第11届全国冬运会速度滑冰参赛运动员的年龄、奖牌分布、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速滑运动的发展现状,并与第10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比赛情况进行对比,指出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已经形成三足鼎立的良性发展格局,运动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但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加强教练员的队伍建设、加强科学化训练水平和加强后备人才建设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主场比赛总是比在客场比赛的成绩要好得多,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事实上通过众多球队在之前五个赛季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只有两支球队:2005- 2006赛季的休斯敦火箭和2001-2002赛季的夏洛特黄蜂,在客场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而那也许仅仅只是两个例外而已。其他球队几乎都是在主场才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第21届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成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第21届冬奥会上我国有14名速度滑冰运动员参加了7个项目的比赛,仅收获1枚女子500m铜牌,其他参赛项目成绩平平,与上一届冬奥会相比没有取得突破,遗憾收官。综述了第21届冬奥会速度滑冰的成绩,理性分析了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在第21届冬奥会上的表现,男、女短距离项目的得与失,女子长距离、男子速滑项目落后的局面;展望我国速度滑冰项目未来发展,提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速度滑冰项目长期发展的战略布局,建立速度滑冰后备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综合素质等发展思路,为谋划更好地完成下一个备战周期的重要任务和在第22届索契冬奥会上实现速滑项目金牌零的突破而努力。  相似文献   

8.
调查表明,我国现在23─26岁的优秀男运动员有9人,22─26岁的优秀女运动员有11人。按照击剑运动员稳定成绩年龄段男29─32岁、女27─30岁来看,到2008年我们这些运动员还是大有可为的。2005年初,我国派出50余名年轻选手参加了世界杯大奖赛、世界青少年锦标赛等一系列国际比赛。其目的就是锻炼队伍、挖掘新人、增加国际比赛经验。从比赛成绩来看,我国年轻选手在不同的国际比赛中有20人次获得名次,占总参赛人数40%。在获得名次的16名选手中,大部分已是国家队的主力队员,也是将来承担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人选。16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女重为23.5岁;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世界、中国优秀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研究,分析中国速滑运动员现状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探讨我国速度滑冰的战略重点;预测16届冬季奥运会速滑成绩以及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冬季奥运会可能达到的成绩和名次,为决策我国参加冬季奥运会的速滑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黑龙江省速滑传统项目学校(小学组)速度滑冰比赛的对比研究,发现运动成绩近几年有大幅度提高,但参赛队、参赛人数却明显减少,这样发展下去,必将影响后备人才的培养。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速滑传统项目学校的管理,增加投入,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使速滑传统项目学校的队伍发展壮大,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冰上优秀运动人才。  相似文献   

11.
儿童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其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在我国迎接、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背景下,为了激发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必须从娃娃抓起。开展儿童速度滑冰运动是培养其体育兴趣和塑造性格的有效方法。儿童参加速滑运动要从家长教育开始,解决室内滑冰体育场馆和器材装备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转变竞技体育观,注重兴趣培养、性格塑造,构建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短道速滑基础比较薄弱,后备人才缺乏,是严重制约山东省短道速滑项目发展的瓶颈。为实现山东省短道速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一条适合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道路。通过对山东省短道速滑队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明确短道速滑项目在山东省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指出普及轮滑,改善场地条件,扩大短道速滑项目的社会影响,发挥竞赛的作用,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等策略。研究表明,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瓶颈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13.
短道速滑在我国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中属于优势竞技项目,要继续保持该项目的竞技优势,其关键就是把握好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即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现状及未来可持续发展,以形成较合理的队伍梯队建设。此研究对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抓住优势,弥补不足,并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探索适合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我国短道速滑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华慧 《冰雪运动》2010,32(6):22-26
短道速度滑冰项目的科研状况对教练员训练认知、运动员竞技状态具有较大的影响。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工具,剖析2000~2009年以来我国短道速度滑冰的科研状况。结果表明:同期短道速滑的科研论文数量不到速度滑冰的一半;研究集中在训练、心理、竞赛、人体科学、后备人才几个领域;呈现出研究领域逐渐拓展,研究向深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冬季运动成绩的平稳上升,提高冬季项目的竞技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刚刚结束的英国谢菲尔德短道速滑世锦赛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短道速滑目前的现状,认为短道速滑运动人口数量少,项目的普及率低;人才储备量不足,无法形成良好的衔接;运动员自信心不足,没有做到真正的"走出去"等是影响短道速滑竞技水平上升、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在经济方面强化政府补贴、公司赞助的举措;在群众基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提高短道速滑项目的普及率;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和加强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并从加强运动员的自信心的培养、利用非运动技术条件等多方面论述了短道速滑项目竞技水平与成绩提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文对我国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中属于优势竞技项目的短道速滑作为研究的重点,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及逻辑分析法,对第16-21届冬奥会上奖牌分布情况和国内短道速滑联赛各项目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总体上我国短道速滑女子项目优于男子项目,短距离项目优于中长距离项目,但与世界短道速滑优势国家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为正确认识我国短道速滑的竞技实力,对我国运动员历届冬奥会上竞技实力表现、国内联赛竞赛成绩和后备人才结构状况进行分析,进而透析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竞技实力状况。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速滑运动员培养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我国速滑运动培养体系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结论是要大力发展体教结合战略,建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完善选拔、培养、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几代的速滑人为实现速度滑冰项目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理想,努力拼搏、艰辛工作,距离目标的实现只差一步之遥。对过去的速滑项目训练理念、模式进行反思,深刻认识速滑项目的规律是速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认为男子短距离项目作为我国速度滑冰突破口,具有区域优势、技术优势、多元化的优势和后备人才优势;提出加强对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的信息搜集工作,更新训练理念,丰富训练模式,加强技术创新的研究,建立新的科训一体化体制等提高我国速度滑冰男子短距离项目竞技水平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短道速滑项目技战术训练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柴萍  刘珊  宋来 《冰雪运动》2010,32(3):15-17,63
短道速滑项目的科研进展与项目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依存度,研究短道速滑项目的技战术训练科研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短道速滑项目的科研水平对项目成绩的提高、巩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短道速滑项目技术训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技术训练,以及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的技术生物力学分析上;战术训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战术类型划分、认识和训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研究存在描述性研究居多,实证性研究较少,缺乏理论导向和系统性主要问题。提出拓宽研究领域,将技战术训练体系的形成作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创新技战术训练方法,强对比赛战术实战模拟的研究;丰富研究方法,逐步建立中国运动员的技术模式等促进短道速滑项目科研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项目的发展对运动员所具备的各项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年的少儿速滑、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测试工作实践,为选拔优秀后备人才提供了大量参考依据。论述了少儿速滑、短道速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性、选材的步骤和方法、选材的原则,分析了选材测试的形态、机能、素质、心理、技术等各项选材指标的测试结果,并进行了选材测试结果的评价与分析,及时发现和总结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探索科学选材的规律和方法。经试训预测判断选拔的队员是否真正适合速滑、短道速滑运动,经科学选材推荐的一些尖子运动员在各级教练指导下,陆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