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为提高训练质量从而获得良好的运动效果以及促进计算训练法的普及与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计算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准确掌握运动员负荷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是在间歇训练法和计算训练法运用过程中的核心内容。间歇训练法主要是通过教练员的实际经验控制训练负荷;计算训练法在间歇训练法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利用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理论制定的速度表有效的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但同时应该辅以教练员的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2.
间歇训练法与持续训练法是常用的主要训练手段。通过对小鼠的实验后发现,采用间歇训练后,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不及持续训练组小鼠严重。提示:间歇训练法可以较省力地完成更大的运动量。  相似文献   

3.
间歇训练法是在训练中安排适当的间歇,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达到更高的强度和更大的量;而短跑作为田径赛中距离短、强度大、速度快的项目,由于其技术动作特点,在训练中负荷量与强度的科学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从间歇训练法的特点和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短跑训练中采用间歇训练法的现状,如不同距离的间歇训练法、不同强度的间歇训练法、不同速度的间歇训练法、创新性的间歇训练法等;同时,探讨提出选择合适的距离、合适的速度、适宜的运动量;正确的确定间歇时间和休息方式;严格控制训练过程,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做好训练前的各项准备,切实预防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发生等短跑训练中实施间歇训练的策略建议,这将利于使间歇训练法在专项运动训练中更大范围地推广与运用,进一步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和运动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4.
重复训练法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不仅用于田径、游泳等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身体训练中,也可用于球类等非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身体训练中。但是,两者无论在练习的运动强度上,还是在练习的间歇上都截然不同。重复训练法在练习强度上需要严格掌控,即每个练习都按预定强度进行,对练习的间歇时间不作严格要求。而间歇训练法对练习强度的要求不严格,却要严格掌控练习的间歇时间,到预定的时间就要求队员立即进入下一个练习。因此,重复训练法主要用于提高速度性和速度性力量,而间歇训练法则多用于提高无氧和有氧耐力。本文主要介绍重复训练法在运动训练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CBA篮球联赛前期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职业男子篮球赛期间运动员的力量水平下降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间歇力量训练法,结合速度耐力的训练,有利于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肌肉围度、肌肉抗疲劳的能力和比赛力量水平的提高和保持。在长时间连续的比赛中,间歇力量训练法较传统力量塔式训练法、强度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浅谈间歇训练法原理及其在划船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间歇训练法的生理机制及基本类型,并着重讨论了间歇训练法原理在划船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速度滑冰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速度耐力项目。其训练是一个多年不间断、有目的、全面的训练过程。速度滑冰运动的训练方法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以掌握和完善动作为目的的分解训练法和完整训练法;另一类是以发展机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为目的的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和循环训练法;第三类是游戏法和比赛法。  相似文献   

8.
间歇训练法广泛地运用于周期性项目和球类项目中,主要是用来提高有机体的机能。本文从生理生化角度对间歇训练法中的休息间歇进行分析,揭示运动负荷与休息间歇的内在联系。旨在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间歇训练法的基本原理,分析间歇训练法在足球专项体能训练中的特点及运用,以期为提高我国足球专项技能水平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现阶段女子中长跑训练法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与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现阶段女子中长跑训练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综合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是我国现阶段女子中长跑运动训练采用频率最高的4种训练法。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征及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阐述了少年儿童身体力量训练的特点,提出了少年儿童力量训练的原则:逐渐增加负荷和超负荷的原则,负荷顺序的原则,专门性原则,合理的训练间隔原则,稳定肌群优先发展的原则,全面性原则,经常性原则,整体控制的训练负荷的原则,及身体力量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Recently in the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Schaun et al. published a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energy expenditure between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and moderate continuous training performed in water. With this Letter to the Editor, we would like to comment on the methodological aspect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presented, as well as the conclusions.

Abbreviations: CONT, 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 EPOC, 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HIIT,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VO2max, 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验法观察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血清睾酮(T)、皮质醇(C)、T/C比值和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性低氧训练比游泳训练更能促使血清T、T/C比值和血清LH水平的提高,而使C下降更为明显,从而保持高睾酮低皮质醇水平;间歇性低氧训练比游泳训练对大鼠血清激素有更大的影响,暗示其更有利于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训练周期理论和板块训练理论进行了比较后发现,两种理论的冲竞占、主要集中在高水平运动员是否适应新的参赛机制和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能力提高的生物适应性以及训练理论模型适用的训练范围上;而对两种理论的辨析与思考,得出了训练理论与训练实践脱节的原因是训练理论模型的非真理性和训练理论模型的经验化。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concurrent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RT) on strength and hypertrophy. Five electronic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using terms related to HIIT, RT, and concurrent training. Effect size (ES), calculated as standardised differences in the mean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concurrent HIIT and RT compared to RT alone on muscle strength and hypertrophy. Sub-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region-specific strength and hypertrophy, HIIT modality (cycling versus running), and inter-modal rest responses. Compared to RT alone, concurrent HIIT and RT led to similar changes in muscle hypertrophy and upper body strength. Concurrent HIIT and RT resulted in a lower increase in lower body strength compared to RT alone (ES = ?0.248, p = 0.049). Sub analyses showed a trend for lower body strength to be negatively affected by cycling HIIT (ES = ?0.377, p = 0.074) and not running (ES = ?0.176, p = 0.261). Data suggests concurrent HIIT and RT does not negatively impact hypertrophy or upper body strength, and that any possible negative effect on lower body strength may be ameliorated by incorporating running based HIIT and longer inter-modal rest periods.  相似文献   

16.
掌握生理现象的规律指导体育教学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如何运用"条件反射"、"超量恢复"、"间歇训练"、"极点"等生理现象的规律,同时论证了正确认识这些规律对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技术水平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力量训练方式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不断细化与发展,力量训练经过了传统力量训练到电刺激训练又向具有时代性的振动力量、核心力量和功能性力量训练方向发展,新兴力量训练方式的出现使得教练员在力量训练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各种力量训练的优缺点及针对性,以致在训练中盲目追求新兴的力量训练方法而忽视针对运动员所需力量提高的要求。本研究目的在于阐述几种力量训练方式的产生及应用,分析几种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在针对提高运动员力量过程中的优缺点,以便教练员在力量训练中选择适宜的力量训练手段,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蹦床训练中周课次的安排及身体素质训练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中林  刘海元 《体育学刊》2003,10(1):116-118
通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蹦床周训练课次的安排、课的结构模式,并与前苏联和日本的训练方法和安排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国家蹦床集训队周课次安排的模式为10~11次:课结构的模式为每次课时间为3h,分为准备活动、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此基础上,对蹦床项目中身体训练的重要意义和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论述,指出在国际赛事频繁的今天,更要重视科学的身体训练方法和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运动训练的全面化转向专项化、个性化的训练理论创新发展趋势及早期专项化训练理论的确立,专项训练的涵义发生了改变,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比赛中生理的适应能力,并且还体现在比赛外在环境的应变能力,即心理适应能力。而模拟训练同时具备以上功能,在特定时间内具有专项训练的性质,是连接“专项训练”与“以赛代练”训练法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