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当今竞技游泳比赛中 ,最常见的出发技术有“蹲踞式“和“抓台式”两种。对两种出发技术做了一次生物力学测试 ,受试者是 8名 14 -18岁具有国家级水平的女运动员 ,其中 2名达国际级水平 ,所有受试者均熟练掌握这两种出发技术。测试自她们从出发台出发起 ,至 5米标志线处止。每名受试者各做 3次“蹲踞式”和 3次“抓台式”出发动作 ,用 2架数字式摄像机 ,在受试者侧面 (90度 )同步摄录其出发动作 ;记取每名受试者每次抵达 5米标志线处的时间 ;摄录自发出出发信号起至受试者蹬离出发台 ,每 0 .0 2秒的动作图像。从测试结果计算出相关数据及其…  相似文献   

2.
“出发”是各项游泳比赛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其速度在整个赛程中最快,利用下面被逻辑和实践都已证明了的技术来发挥“出发”的最高速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出发是“一点”式入水。所以称其为“一点”式入水是因身体在起跳后至最高点时上体下潜,全身伸直如同矛头刺向水中的动作而言。入水后运动员由弓背变伸背做一个类似海豚式打水动作,使运动员获得水中的前进动力。完成“一点”式动作的难点之一,是身体在出发台上要向两个方向快速运动,即向上和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的双料冠军潘克拉托夫的蝶泳技术的确与众不同,其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他的出发“潜泳”技术,二是低位“侧呼吸”技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出发:枪响后8名运动员齐声入水,首先浮出水面的是7道选手,在他进行了2次划水后,其余6名选手相继浮出水面开始动作。而潘克拉托夫一直在水  相似文献   

4.
出发、转身和终点触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可能多次听人讲:“他出发慢了,再也追不上了”,或“他输在转身上了”,或“他触壁慢了”。这种话听得太多了。虽说都知道出发、转身和终点触壁技术何等重要,但是我们在训练中往往顾此失彼,忽略了出发、转身和触壁技术的练习。无论是陆上,还是水上练习,甚至做打腿练习,每次进行蹬边、滑行、转身和触壁练习,都有机会改进这些对比赛胜负有绝对意义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广林  闵凡亭 《体育学刊》2004,11(5):122-124
在分析和研究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基础上,从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要求的本质出发,对一些有争议的技术环节提出看法,将最后用力技术分为5个阶段:右蹬技术、左蹬技术、“满弓”动作、“鞭打”动作、出手动作。  相似文献   

6.
话说多球6     
《乒乓世界》2013,(6):118-119
正手近台拉弧圈球 正手弧圈球是当今所有进攻型选手必须要掌握的技术。从建立动作的角度出发,笔者建议以“拉下旋球”练习开始:  相似文献   

7.
对完成“720°三周旋”空翻动作可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攻克“720°三周旋”(后空翻三周转体720°)这个当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的高难空翻动作,本文从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的观点出发,对我国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优秀技巧选手冯涛和前苏联功勋运动员拉索林完成的“360°三周旋”技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他们完成此类“旋”空翻动作的技术特点和动作差异,探讨了“三周旋”空翻的动作规律和技术关键,认为完成“720°三周旋”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构建了由“体验动作”一“归纳讨论”一“教师引导”一“实践参与”层层渗透的教学网络,让水平二的学生能扎实掌握双手前掷实心球的技术要领,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9.
贾明岩 《精武》2006,(2):40-40
散打训练大致分为“单操”和“对操”两步。“单操”是为对操作准备的基础阶段。单势操练时, 既要注意全面练习基本技术,又要注意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绝招”。整个单操训练阶段以从实践需要出发,带着敌情观念训练为要点。“对操”以适应不同对手,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挥个人技能、体能为要点。  相似文献   

10.
美《游泳技术》杂志1985年第1期文章摘译。在1984年奥运会中,多次看到游泳运动员在竞赛中使用短跑式出发,从标准的出发台完成的这种出发,两脚前后间距约11英寸,屈膝团身,这种出发被叫做“屈膝团身出发”。这种出发的开始有一个两手向后的推动,驱使上体和臀向前,随着身体向前,两腿、特别是后腿做有力,充分的蹬伸.  相似文献   

11.
运用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伦敦奥运会400m自由泳比赛中孙杨、朴泰桓从出发、途中游、分段成绩等竞技表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孙杨途中游技术完美,对身体的控制比较精确,耐力出众,冲刺能力大幅提高,出发和转身技术有所改善;朴泰桓出发技术出色,技术风格独特、冲刺能力突出.孙杨、朴泰桓分段成绩曲线均呈“左倾”态,而且都表现出明显的“第一次加速”.二人在预赛、决赛中战术灵活多变,表现出很强的战术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许多人往往把游泳出发技术简单地理解为随便往水中一跳,即成为游泳的出发。实际上,游泳出发技术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一个好的出发,往往能为运动员赢得心理上的优势,并为最终战胜对手创造极其有利条件。因此,在现代竞技游泳比赛中,出发技术已被运动员们所广泛重视。一个从未学习过出发技术的学生,常常会因教法不当,而导致出现“摔肚皮”(即腹部大面积接触水后发红、有痛感)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头或颈触及池底的伤害事故。因此,作为游泳教师应多钻研  相似文献   

13.
丛宁丽  曾艳  牟玥 《游泳》2013,(6):71-74
蛙泳初学者,如果掌握了初级的蛙泳出发(台上)技术的话,便可以参加游泳比赛,如果掌握了初级的转身技术的话,则能进行长距离游泳健身或游泳比赛。本文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别采用简约3步教法,使游泳初学者易学易掌握出发转身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重申与再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有其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深刻的系统思想,是高度统一的整体建构。从实战出发,是竞技体育“竞技”的内在要求;从严,是以科学管理为内涵的组织保证;从难,是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行为要求;大运动量,是以运动能力为核心的身体开发。  相似文献   

15.
自1985年第1届港京汽车拉力赛举办以来,亿万中国车迷有幸目睹了拉力车手驾驶赛车的英姿。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拉力赛仍是神秘莫测的。那么,拉力赛究竟是一项怎样的运动呢? “拉力”是由英文“Rally”直译而来的中文名称,原为“集合”的意思。集合,出发,再集合,再出发,很形象地表述了拉力赛的特点。拉力赛与一般赛车的最大区别在于,赛车采用每隔两分钟独自出发,个别计时的方法。拉力赛把整个路段分为“特殊赛段”和“行驶路段”两部分。车手的最后成绩是各“特殊赛段”成绩的总和。“行驶路段”是连接各“特殊赛段”的路段,赛车必须限速行  相似文献   

16.
一、科学理解“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合理地从事大运动量训练实践。 “从难”应该在大运动量训练过程中增加难度。例如,冬天外场技术练习,伏天同样外场技术练习及雨天的技术练习等等。一来能培养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二来在困难条件下也能改进和掌握技术。“从严”则体现在训练实践中,对每个训练手段,都要按正确合理的技术规格去做,才能达到高质量的训练要求。“从实战出发”就是按各类比赛日程安排去练习专项,以练就各类比赛的雄厚实力。  相似文献   

17.
张志荣 《游泳》2013,(1):48-51
笔者从往复运动和简谐振动(波动)出发,创新了一个包含定义、性质、特征的“鞭状运动”概念,试图揭示人类的游泳动作和鱼尾摆动、鞭子甩动以及鸭掌拨水等诸如此类运动的内在关联性和一致性,进而阐明四种竞技泳姿的三大基础技术组合,即平衡技术、最小加速技术和“8”字循环技术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VR技术概念出发,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归纳总结了“VR+体育”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VR+体育”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困境,并围绕发展困境,提出我国“VR+体育”发展的4项对策:实现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困境;结合应用特点,突破安全性能困境;迎合产业需求,突破内容困境;优化推广形式,突破认知困境。  相似文献   

19.
“掌握动作进入”体育教学法模式初探内蒙古大学李时均,李卫红,于志海“掌握动作进入”体育教学法新模式,是依据体育教学本质规律和掌握运动技术信息反馈快又直观的特点,根据学生掌握动作实际出发,经过计划目标考核,凡是已达到计划目标的学生,允许提前进入下一课时...  相似文献   

20.
竞速游泳是争分夺秒的项目,在今天的实际竞赛中,百分之一秒就足以判定夺标先后.分析一下竞赛成绩的构成,不外出发、转身和途中配合游几部分,而出发和转身的时间在决定竞赛成绩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地判定出发和转身的时间要兼顾技术和距离两个因素,这个距离还应考虑项目的差异。本文提出的测定距离正是如此。我们认为这个测定距离是可取的,而我国的测定距离,如在“1984年上海国际游泳邀请赛调研报告”一文中采用的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距离过短就不能包括出发、转身动作;距离过长又包括了途中配合游的时间。都造成测定的失真.采用统一的、科学的测定出发、转身距离,不但可以准确地测定出发、转身时间,而且便于分析比较。盲目地、无根据地说某一运动员游得慢,不如准确地指出“慢”在哪里,这就需要科学的测量,给运动员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提高游泳成绩首先来源于对游泳技术某一环节的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