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教练员的工作绩效模型进行了构建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体育健身俱乐部教练员工作绩效指标由准时服务、知识增加、体质提高、心情愉悦、规范指导、服务多样化、重购意愿、推荐意向、应答迅速、完成任务组成;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建立的健身俱乐部教练工作绩效模型分为“任务绩效”、“效果绩效”、“服务绩效”3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体育健身俱乐部教练员工作绩效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健身俱乐部教练员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2.
以Zimmerman的自主学习理论为依据,构建我国大学生锻炼行为自我管理结构模型。我国大学生锻炼行为自我管理结构模型为二阶模型,其中,二阶因子为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一阶7因素分别为锻炼方法、时间、内容、动机、环境、结果和过程。根据7因素理论模型和专家访谈与大学生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编制出4个维度、19个条目的《大学生锻炼行为自我管理量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体育倾向性量表》对我国4143名居民进行了测量,经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各测题在情感体验、体育态度、主观规范、主观控制感4个一阶因子上的因素负荷以及一阶因子在体育倾向性这个二阶因子上的因素负荷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且模型拟合性较好,内在结构也可接受。  相似文献   

4.
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编制了《群众体育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SEM)筛选了政府服务、体育设施、健身服务和体育消费4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群众体育满意度评价模型并进行验证。通过二阶因子分析,判定较为复杂的一阶因子模型(群众体育满意度评价模型)是理想的评价模型,可以作为评价群众体育工作的研究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34名专业教练员进行访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建立了包括9项特征的我国专业教练员的胜任特征模型:知识的获取、创新、团队合作、沟通、权威、关注细节、洞察力、解决问题、分析思考.以模型为结构建立了教练员胜任特征评价量表,并检验了量表的信、效度等测量学属性,各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632~0.883之间,总体α系数为0.924,结构公式模型检验也达到可以接受标准.采用教练员胜任特征量表和运动员满意度问卷对288名教练员和366名运动员分别进行了测试,考察教练员胜任特征的特点,并考察了教练员胜任特征与运动员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级别、不同项目教练员的胜任特征存在水平差异和不同特点,教练员的胜任特征与运动员对教练员执教行为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职业压力源量表"和"MBI量表"对山东省278名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教练员职业压力来自运动员因素、工作一家庭冲突、组织结构和氛围、工作任务本身、职业发展以及人际关系6个方面,总体压力约居中等偏上程度.其职业倦怠趋于中度水平,但在去个性化层面上已较为明显.教练员职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存在着相关关系,压力源中的工作一家庭冲突、职业发展对情绪衰竭有着较强预测力;压力源中的工作任务本身、组织结构和氛围对去个性化有着较强预测力;压力源中的职业发展及运动员因素对低成就感有着较强预测力.而压力源中的人际关系对职业倦怠未有直接影响作用,可能是通过其他中介变量的影响间接作用于职业倦怠的,这尚需作进一步验证和考量.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综述、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集体项目运动队组织气氛的理论结构,并据此编制了<集体项目运动队组织气氛测评结构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集体项目运动队组织气氛测评结构包括3个二阶因子和8个一阶因子.其中,3个二阶因子分别是工作气氛、管理气氛和人际气氛;8个一阶因子分别是自主性、组织温暖、目标取向、激励机制、管理效率、人际交往、竞赛成绩和工作压力.经过效度、信度检测,<集体项目运动队组织气氛测评结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集体项目运动队组织气氛的测评工具.同时,还需要在今后的运动队管理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自行编制《高校体育教师职业价值观调查量表》,对重庆市230名高校体育教师进行测试,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价值观为一个一阶6因子二阶1因子结构,结构维度包括工作报酬、自我发展、意志品质、人际关系、职业环境、职业属性;自编量表信、效度良好,为制定有效的高校体育教师管理措施、优化体育职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社会生态学理论,研究我国体质弱势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环境状况与发展机制。方法:对我国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的3 769名体质弱势学生(男生1 907人,女生1 862人)进行体力活动环境调查,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建立体力活动环境的生态学模型,分析各环境维度的交互关系。结果:体质弱势青少年体力活动环境因素可概括为由5个二阶因子和8个一阶因子所组成的社会生态学模型;二阶因子间整体联动性不理想,"学校环境-人际环境"、"人际环境-个体因素"及"政策环境-学校环境"的路径系数较高,其余路径系数主要在0.7以下;二阶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环境、政策环境、个体因素、人际环境和社区环境。结论:体质弱势青少年体力活动环境机制可采用社会生态学模型加以解释,模型中近端因素对个体的影响高于远端因素,体力活动环境总体不佳,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较突出,学校环境和政策环境优于社区环境和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优秀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测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优秀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测评结构包括3个二阶因子和由34个项目组成的10个一阶因子,其中:3个二阶因子是控制能力、调节能力和认知能力;10个一阶因子包括情绪控制、行为控制、延迟满足、适应性、应变性、人格特征、注意、观察、思维和评价;2)通过信、效度检验,优秀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测评量表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的相关要求;3)测评量表的各维度对优秀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可以作为评估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水平的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少年女子曲棍球队教练员队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教练员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均为专业运动员出身且运动等级较高,对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工作具有较高的认知,但执教年限较短,参加岗位培训状况不够理想,科研能力较为薄弱,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建议:提升教练员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促进岗位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努力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中、美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体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中国教练员岗位培训的问题和不足,吸取美国的教练员岗位培训体制中的成功经验,并针对中国的教练员培训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促进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鎏  王斌 《体育科学》2007,27(3):3-11,48
通过初步建立“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胜任特征词典”并对我国32名省级以上专业教练员(涉及11个项目)进行行为性事件访谈(BEI),初步建立了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并且对模型进行说明。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为:知识的获得;团队意识;相信团队成员,促进合作;权威;自信;关注细节和关怀。  相似文献   

14.
Previous research examining labour migration in sport focused on athletes in professional team spor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s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igration probability of elite sport coaches in Germany (i.e. national coaches, state coaches, and coaches at Olympic training bases).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labour migration of athletes is affected by economic, social, political, competitive, geographic and cultural factors.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these factors can be applied to coaches. Primary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n online survey of elite sport coaches in Germany. Applying a conjoint design, respondents were presented with 10 migration scenarios leading to a sample size of n?=?1860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e scenarios, the coaching position openings abroad differed in terms of income level, contract length, weekly workload, responsibility for personnel, reputation of coaching job, career perspectives, sporting performance of athletes, distance from Germany, and predominant job language. Coaches were asked for their migration probability contingent on the specific scenario. On average, migration probability was 24.2%. 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er income, contracts of longer duration, responsibility for personnel and speaking the respective languag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migration probability, while distances of nine flight hours and more, lower reputation and career perspectives reduced it. Th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policy-makers: they indicate in what areas the situation of coaches needs improvement to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retaining elite sport coaches in the German sport system.  相似文献   

15.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dd to the literature by exploring the degree to which UK practitioner psychologists perceive themselves able to support sport coaches, and how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epares psychologists for coach work across performance domains. Ten participants comprising seve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ists with Health Care Professions Council (HCPC) practitioner psychologist status and three trainee psychologists studying towards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BPS) qualification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QSEP) were individually interviewed. All participants reported prior experience of working with coaches across all performance domains. We explored: practition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llenges coaches face within their job; practitioner’s experiences of coach work; perspectives about the ways in which practitioners could and should support coaches;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epares practitioners for coach work. Using recommended procedures of Connelly and Peltzer, content analysis revealed practitioners perceive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coaches are different at grassroots level compared to those working with elite athletes, and that practitioners require skills to provide one-to-one coach support and group-based interventions. All practitioners perceived that training programmes do not adequately equip trainees with skills required for coach work.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for enhancing practitioner training in the UK.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职业能力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职业能力结构中6种主要的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指导训练能力、指挥比赛能力、管理运动队能力,但缺乏必要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的组织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组织治理机制是指导、监管和控制职业体育竞赛表演行业组织运作的制度和方法的一个完整系统.研究我国体育竞赛表演行业组织结构的现状,分析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组织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治理以及外部治理的角度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基层田径教练员绩效考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头脑风暴和特尔斐法构建出包含6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的基层田径教练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实现了田径教练员成绩衡量和动因衡量的平衡、短期成绩与长期发展的平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专家评判认为其效度满足后续研究需要.构建了田径教练员绩效的二级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使田径教练员劳动成果和劳动过程的分层绩效实现准确量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考评方式直线型上级考评的不足;绩效考评的多方考评主体的组件使得对田径教练员的绩效考评结果更加客观、全面和可靠,有利于科学田径训练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高校教练员能力素质模型特点,以湖南省高校教练员、大学生运动员以及主管领导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并分析高校教练员能力素质的表现特征,构建高校教练员能力素质模型,并编制问卷验证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高校教练员能力素质模型是由4个维度20个表现特征构成。2.与我国专业教练员相比,高校教练员能力素质模型中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敬业更显突出。3.经信效度检验,该模型结构稳定,能很好表现高校教练员能力素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业余教练员的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上海、江苏等地区的教练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训练单位在业余教练选拔中主动性不足,公开招聘教练员成为各单位理想的选拔方式;(2)业余教练员培训中职前、在职和职后教育的衔接不紧,探索有效的教练员教育模式成为业余教练员培养的重要环节;(3)科学的考核指标和合理的聘任目标是激励教练员提高执教水平的重要保证;(4)健全的教练员信息保障机制可以完善教练员的知识结构,更新教练员的训练理念,是业余教练员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健全教练员培养制度,建立教练员流动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