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调查日本医学期刊在投稿、评议、存档及出版后等出版流程中的出版伦理规范现状,为我国医学期刊的出版伦理规范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日本医学会129种期刊在官网上公布的征稿启事、稿件要求或范例、审稿办法、编辑流程等文件为分析材料,通过编码对出版相关的伦理规范内容进行叙述性统计。【结果】129种期刊官网上都有覆盖出版全流程的伦理规范内容,作者、编辑、审稿人皆有对应的出版伦理规范,也有处理学术不端及不当行为的统一流程。整体上出版伦理规范较为公开、透明与专业,且能在与国际通用规范接轨的同时兼顾本国医学研究实际。【结论】我国医学期刊应提升出版伦理意识,完善出版伦理规范并注重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细化医学期刊伦理相关审查及处理流程,为完善我国医学期刊相关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比对出版伦理委员会规范,结合国外相关案例,提出目前国内医学期刊伦理审查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流程。【结果】 国内医学期刊应注意对论文的伦理审批、患者知情同意、保护患者隐私、临床试验注册信息等方面的审查,对作者文中未说明是否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未保护患者隐私、未说明是否经过伦理审查等进行相应处理。【结论】 医学期刊编辑规范和完善医学伦理相关审查规定和处理流程,可推进期刊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学期刊编辑处理生物医学研究伦理问题的方式,为推动确立医学期刊伦理审查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星向国内医学期刊编辑发放调查问卷,对审稿时和论文出版后处理医学伦理相关问题的方式展开调研。【结果】共回收问卷230份。调查显示:在审稿阶段,在保护患者隐私方面,英文期刊、中英双语期刊的编辑更注重要求作者提供授权同意相关证明材料;中、英文期刊以及中英双语期刊的编辑对涉及人体试验伦理问题的处理方式都比较规范。但是,对于研究是否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动物实验研究是否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回顾性研究是否需要伦理审查、涉及人的研究是否在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等问题,编辑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在论文出版后,编辑发现的医学伦理问题主要是“涉及人的研究未说明是否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对论文出版后发现的没有保护患者隐私和没有在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问题,大部分期刊缺乏相关处理方案。【结论】编辑应加强对论文知情同意、动物实验伦理、回顾性研究伦理的审查,并审查涉及人的研究是否在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以推动我国医学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国内外出版伦理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为促进国内出版伦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VOSviewer软件对2021年9月30日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中文文献和WoS核心合集收录的外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比较国内外出版伦理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国内外出版伦理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在研究内容上,国内研究的热点中心词主要是出版伦理、医学期刊、编辑伦理、编辑道德、出版业,国外研究的热点中心词主要是出版伦理、不端行为、利益冲突、作者署名、伦理;在发展趋势上,国内研究是由编辑伦理、职业道德走向同行评议、学术不端,关注的对象由内到外、逐渐扩大,而国外研究在伦理审查、作者署名、欺诈或学术不端行为方面研究的一贯性特征比较明显。【结论】研究热点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版伦理问题在国内尚未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以及国内的科研评价体制和学术期刊出版过程的开放程度不足,而国外研究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入;在未来发展趋势上,国内出版伦理研究可能会在利益冲突、作者署名、同行评议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掠夺性期刊、开放获取、撤稿问题将得到更多关注;国外可能会在提高开放获取质量、提升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国内外出版伦理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为促进国内出版伦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VOSviewer软件对2021年9月30日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中文文献和WoS核心合集收录的外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比较国内外出版伦理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国内外出版伦理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在研究内容上,国内研究的热点中心词主要是出版伦理、医学期刊、编辑伦理、编辑道德、出版业,国外研究的热点中心词主要是出版伦理、不端行为、利益冲突、作者署名、伦理;在发展趋势上,国内研究是由编辑伦理、职业道德走向同行评议、学术不端,关注的对象由内到外、逐渐扩大,而国外研究在伦理审查、作者署名、欺诈或学术不端行为方面研究的一贯性特征比较明显。【结论】研究热点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版伦理问题在国内尚未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以及国内的科研评价体制和学术期刊出版过程的开放程度不足,而国外研究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入;在未来发展趋势上,国内出版伦理研究可能会在利益冲突、作者署名、同行评议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掠夺性期刊、开放获取、撤稿问题将得到更多关注;国外可能会在提高开放获取质量、提升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稿约的修订,探讨如何优化生物医学期刊出版流程,更好为作者服务。【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确定医学期刊的稿约内容的基本条款。【结果】稿约条款分为期刊情况介绍,投稿须知,论文撰写规范,法律、伦理和道德4类57条。在确定稿约修订的条款后,对《临床儿科杂志》稿约进行逐条修订。【结论】 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对稿约的重视普遍不足,应注意对稿约的定期更新。  相似文献   

7.
【目的】梳理国外学者对科技期刊出版伦理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伦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内容编码法,对国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提炼,梳理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结果】国外已有的出版伦理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5个研究主题:出版伦理失范、出版伦理规范、出版伦理实施现状、作者和编辑对出版伦理的认知和态度、出版伦理治理。【结论】国外关于科技期刊出版伦理的研究成果丰硕,特征明显,但也存在缺乏研究范畴界定和对伦理规范的系统分析等问题。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范体系的建设应加强对国际研究成果的借鉴以及对规范文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国内医学期刊的伦理规范意识,促进医学期刊发挥正确的伦理学导向作用。【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分析医学期刊对涉及人的研究论文进行伦理审查的意义,探讨其伦理审查的原则及实践路径。【结果】 医学期刊作为坚守科研道德阵地的最后防线,对涉及人的研究论文进行伦理审查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应坚持维护受试者利益、科学性、知情同意等原则,并通过完善投稿须知或稿约、把好审稿关等相关路径予以实现。【结论】 医学期刊对涉及人的研究论文进行伦理审查具有重要意义,应坚持有关原则进行审查,并通过相关实践路径实现规范有序的伦理审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取美国医学会期刊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作为国内外医学期刊的典型案例,探索其APP出版的实施细节,发现国内外医学期刊APP的产品特色,以期为我国学术期刊的APP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美国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期刊APP进行调研,对比分析二者在功能设计与内容布局方面的异同。【结果】美国医学会期刊APP平台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提供更为人性化、更便捷的功能和服务;中华医学会学术期刊APP仍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结论】在期刊出版数字化及移动化的大环境下,学术期刊应重视APP出版的功能与内容建设,借鉴国外优秀学术期刊移动出版的先进做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移动出版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科技期刊编辑部在出版伦理防控方面的责任与对策。【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在出版伦理防控方面的实践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对理工类期刊遇到的其他相关案例的分析,探索期刊编辑部在出版伦理防控方面的对策与措施。【结果】 期刊编辑部应做好预防工作,制定详细的出版伦理相关规范来引导作者、审稿人、编委等利益相关方的行为,并通过提供必要的接口,进行必要的检查,给予必要的帮助等方式有效提醒相关方在论文写作、投稿、审稿、稿件处理等方面注意遵循伦理规范,严守学术诚信。【结论】 期刊编辑部在出版伦理防控方面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从政策上规范,技术上限制、警示。科学、客观地处理涉及出版伦理的事件,保持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纯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医学论文作者单位署名不当现象的几种典型方式,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并探讨其伦理规范。【方法】 对《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年10月26日—2016年12月31日545篇来稿及2015年同期444篇来稿中未标明作者和单位署名的论文进行调查,按照作者投稿时注册的信息打电话核实情况,并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收到的单位署名和论文内容不相关,病例资料来源与第一署名单位不一致的2篇论文进行案例调查,指出各自存在的伦理问题。【结果】 2016年所调查时间段共有53篇(9.7%)在初投稿中无作者和单位署名,明显高于2015年所调查时间段\[7篇(1.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1,P<0.01)。对2016年53篇未署名论文核实其登记的作者信息时,发现可能存在第三方代写、中介机构代投情况。对案例1作者单位署名和论文内容不相关,案例2病例资料来源与第一署名单位不一致的情况进行调查,经核实均属于作者隶属的机构单位与完成课题的机构单位不一致的单位署名不当。【结论】 编辑要提高警惕并核实单位署名不当的论文,采取适当对策,制定有针对性的伦理规范以约束作者署名行为。  相似文献   

12.
医德教育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主体性德育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新的德育理念。本文从对医学生进行主体性德育的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医德教育主体性的缺失问题,将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并从德育的视角探讨主体性德育模式,以期提高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法庭科学作为特殊的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和应用中时有涉及伦理问题,但目前中国尚缺乏法庭科学中科研伦理和行为规范问题的研究,相关伦理审查机构和审查规章仍是空白。从当前法庭科学科研伦理实践出发,针对职业伦理规范建设不足、科研伦理监管缺位以及法庭科学职业特色与伦理要求的冲突进行分析,为法庭科学研究科研伦理管理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ome``historical milestones' in computer ethics, aswell as two alternative visions of the futureof computer ethics. Topics include theimpressive foundation for computer ethics laiddown by Norbert Wiener in the 1940s and early1950s; the pioneering efforts of Donn Parker,Joseph Weizenbaum and Walter Maner in the1970s; Krystyna Gorniak's hypothesis thatcomputer ethics will evolve into ``globalethics'; and Deborah Johnson's speculation thatcomputer ethics may someday ``disappear'.  相似文献   

15.
参照当代技术哲学关于技术体系的主客观因素及工作界面的划分,从技术周期角度,分析技术人性化、技术生态化与技术科学化的伦理审查要求,以便提升技术价值,规避技术风险,促进技术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extensive use of digital and network technology has pushed mankind from the industrial era into the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era. In the digital era, digits are becoming an extensive global phenomenon and force. The ethical culture of digital globalization has provided not only a new space for cultural exchange and␣integration among nations, but also a new environment for the formation of new global ethical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 theme of scholarly concern, the theme of global ethics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digital er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国生物医学期刊关于动物伦理和福利的现状,加强我国生物医学期刊动物伦理审查,促进我国动物伦理学发展。【方法】 分析我国15种生物医学期刊近2~3年发表的涉及动物实验的所有论著中关于动物伦理和福利的处理情况。【结果】 共检索到涉及动物实验的论文531篇,其中实验通过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的论文占比为21.66%,获得伦理审批号的论文仅占2.45%;声明研究遵循国际、国家或者机构动物保护和使用指南的论文所占比例仅为10.55%。【结论】 我国生物医学期刊的动物伦理审查现状有待改善,建议通过学习国际生物医学编辑组织关于动物伦理和福利的要求以及国内外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的法律法规,提高我国研究人员以及编审人员的动物伦理意识,提升我国生物医学期刊动物伦理和福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A number of different uniquenessclaims have been made about computer ethics inorder to justify characterizing it as adistinct subdiscipline of applied ethics. Iconsider several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these claims and argue, first, that none areplausible and, second, that none provideadequate justification for characterizingcomputer ethics as a distinct subdiscipline ofapplied ethics. Even so, I argue that computerethics shares certai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with medical ethics that justifies treatingboth as separate subdisciplines of appliedethics.  相似文献   

19.
Mapping the foundationalist debate in computer ethic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The paper provide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debate on the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Ethics(CE). Starting from a discussion of Moor'sclass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ed for CEcaused by a policy and conceptual vacuum, fivepositions in the literature are identified anddiscussed: the ``no resolution approach',according to which CE can have no foundation;the professional approach, according to whichCE is solely a professional ethics; the radicalapproach, according to which CE deals withabsolutely unique issues, in need of a uniqueapproach; the conservative approach, accordingto which CE is only a particular appliedethics, discussing new species of traditionalmoral issues; and the innovative approach,according to which theoretical CE can expandthe metaethical discourse with a substantiallynew perspective. In the course of the analysis,it is argued that, although CE issues are notuncontroversially unique, they are sufficientlynovel to render inadequate the adoption ofstandard macroethics, such as Utilitarianismand Deontologism, as the foundation of CE andhence to prompt the search for a robust ethicaltheory. Information Ethics (IE) is proposed forthat theory, as the satisfactory foundation forCE. IE is characterised as a biologicallyunbiased extens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information object/infosphere/entropy rather thanlife/ecosystem/pain. In light of the discussionprovided in this paper, it is suggested that CEis worthy of independent study because itrequires its own application-specific knowledgeand is capable of supporting a methodologicalfoundation, IE.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智能便携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本文主要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和研发中的信息伦理失范及其治理问题。指出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信息异化、数据权利、信息隐私和数字鸿沟等网络信息伦理问题。最后,从伦理治理的角度出发,文章提出了一组促进和谐信息社会有序运作的网络信息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