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移动商务为问题背景,对用户在初始采纳后持续使用的驱动因素及行为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在文献述评基础上提出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理论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期望确认理论(ECT)模型对研究移动商务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是适用的,感知费用、信任、隐私担忧和心流体验等变量及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IS Continuance Model,IS-ECM)中的满意等变量均是影响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于2001年提出,已在信息系统、图书情报、管理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首先,介绍ECM-ISC的提出及演化过程。其次,以施引论文为视角,结合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法,从应用目的、应用对象、应用形式、应用方法等方面揭示国外ECM-ISC的应用规律。抽取ECM-ISC应用背景下影响信息系统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归结为用户因素、系统因素和环境因素。最后,提出ECM-ISC应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安琪  毕新华 《情报科学》2021,39(8):164-172
【目的/意义】移动网络社群团购作为新兴的电子商务新业态,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本和市场的关注。本研究 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过程】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方 法,对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进行编码分析,得出43个初始概念,14个范畴和5个主范畴。【结果/结论】构建了 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解释了其影响方式,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并针对移动网 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动因提供优化策略。【创新/局限】本文基于信息生态视角针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的团购 信息采纳动因展开研究,探索电商新业态下的用户对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对于移动网络社群、团购、信息采纳 等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但未探究影响因素之间的条件组合效应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动因的影响, 未来研究将着眼于影响因素间的组态效应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4.
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部分,其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用户的持续使用。基于IS持续使用模型(IS Continuance Model)和DeLone & McLean IS成功模型,构建了政府门户网站用户采纳模型。以政府门户网站个人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方式采集了630个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用户满意和感知有用性是政府门户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重要前因;(2)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质量的四个维度通过用户满意和感知有用性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用户持续使用作为信息系统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研究利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内外电子学习、移动搜索、数字阅读、电子教科书、电子资源等领域的用户持续使用相关研究进行详细调研;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研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揭示国内外用户持续使用的研究现状,为用户持续使用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程慧平  金玲 《情报科学》2018,36(4):171-176
【目的/意义】对国内IT/IS 用户持续使用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把握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的国内发展动 向,为未来IT/IS 用户持续使用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建议。【方法/过程】以“核心期刊、CSSCI 期刊”发表的用户持续使 用研究论文为对象,通过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分布、信息系统分类、相关理论与模型、影响因素4 个 方面剖析国内IT/IS 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现状。【结果/结论】国内IT/IS 用户持续使用研究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学者们 主要关注持续使用意愿,对持续使用行为的关注较少;以使用与满足理论、期望确认模型为主要理论和模型基础, 以模型扩展和理论整合研究范式为主。最后,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范哲 《现代情报》2017,37(6):99-106
本文以数字原住民采纳社会化媒体的相关行为意愿的访谈结果为基础,采用用户画像这一定性研究方法对数字原住民采纳社会化媒体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描绘,反映数字原住民采纳行为中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变化过程、动因等。分析采纳过程中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及行为演变过程,可以帮助社会化媒体运营者了解用户采纳社会化媒体的行为特征及其动因与变化原因,对完善用户体验、促进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期望证实模型以及使用理论,实证研究信息系统采纳后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首先,将信息系统采纳后的行为分为三个阶段:接受阶段、使用阶段以及成果阶段,对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期望证实模型以及使用理论构建研究模型。第二,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和路径分析检验,验证影响因素间的假设,同时对影响用户继续使用意愿,三种使用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满意和感知有用性对继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使用路径和使用融合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最后对研究结果与不足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庄玉良  臧绍磊 《情报杂志》2008,27(5):98-100
在信息系统应用的长期实践中,成功与失败一直相伴相随,如何才能使信息系统被企业有效采纳,已成为信息系统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在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个体与组织两个层面对企业信息系统采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企业信息系统采纳研究和实践的新思路,以期能为企业更有效地采纳信息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莫秀婷  邓朝华 《现代情报》2014,34(12):29-37
健康信息与人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研究其在社交网站上的采纳特点和影响因素十分必要。然而关于使用社交网络获取健康知识这一行为的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对网络用户基于社交网站采纳健康信息行为的深入认识和探讨。结合社会认知理论和现有的健康信息系统研究,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了解国内网络用户基于社交网站采纳健康信息的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证实了用户健康自我效能、健康关注、感知风险和感知信息支持显著影响了用户对SNS健康信息的采纳意向;同时感知信息支持、感知情感支持、健康关注及感知风险显著影响了用户的健康自我效能;感知风险受到用户信任倾向的显著影响。为今后针对社交网络获取健康知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模型上的借鉴,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organisational culture is a complex and highly contested area of research which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uch theorising. This paper intends to add to the debate through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a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 implementation undertaken within a large UK university. The system known as SITS (Strateg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university in 2006 and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has been on culture change within the SITS environment. Document analysis,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data for this study. What has emerged from this study is that current approaches are unable to account for the complexity of cultural studies within a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s environment and therefore we have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the ‘cultural kaleidoscope’ as a heuristic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ultural change within these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12.
毕新华  尚伟昌  徐杨 《情报科学》2005,23(11):1601-1605
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的规律性,即信息系统成长理论的研究,是信息系统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对指导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一度成为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且出现了许多描述信息系统成长的阶段模型。本文对国内外比较常见的主要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当前该领域中理论研究的贡献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张静 《现代情报》2014,34(9):97-100
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推送服务是泛在信息环境的发展趋势,在充分掌握泛在信息推送服务的内涵与研究背景后,探讨了情境感知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在泛在信息推送服务领域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情境感知和数据挖掘的泛在信息推送服务体系,重点阐述了服务体系的组成与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泛在信息推送服务关键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实施保障。研究结果能为泛在信息推送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筑策划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流转等活动,构建并应用建筑策划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与此同时,建筑策划信息系统又是一种具有典型耗散结构的系统,基于这一点,运用熵原理,突破传统信息系统的思维定势,构建建筑策划信息系统的熵变模型。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与信息搜寻(information seeking)和搜索(information search)环境(context)及情境(situation)相关的研究,阐述人们对环境和情境的理解。作为环境或情境的重要要素,工作任务(work tasks)已成为信息行为相关研究的起点。文章论述了工作任务的定义,并将相关研究概括为直接研究和间接研究,以帮助理解该领域的研究途径和方式,促进其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研管理信息分为项目、成果、获奖三部分,根据各部分的管理要素以及相互关联,设计出合理的数据库结构。按此结构进行计算机编程,可实现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网上双向科研管理信息传递,形成网络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科研管理信息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小霞 《科研管理》2019,40(10):282-288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目前科研管理信息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适于研究院所发展的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在科研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及效果,提出大数据时代研究院所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关于Ontology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乔燕鸿 《现代情报》2006,26(9):121-124
Ontology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概念体系的有效工具,是知识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也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Ontology与分类法、叙词表、元数据的关系,Ontology在数字图书馆、文献标引、信息检索方面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现状评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今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但是中国大陆的学术界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本文立足于学术研究的角度,探讨目前中国大陆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主要搜集了国内一些期刊上发表的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学术论文,从而研究中国大陆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并且通过与国外类似的研究相对比,找出国内在学术研究方面存在的差距,从而为国内的研究人员对今后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资源信息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资源信息是资源客体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属性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系统论和信息论是资源信息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工程和信息方法是资源信息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是它的重要工具的观点;资源信息是资源信息学的研究对象;介绍了资源信息流从产生、传递、控制到应用等的每一个环节的理论、方法、技术等问题;提出了信息综合分析法、资源系统黑箱方法、系统整体优化法、描述方法和推断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多维信息环境法等是资源信息学的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了资源信息学的学科体系为资源信息学的理论基础、资源信息学的方法论、资源信息学的技术体系、资源信息学的应用和资源信息学的工程体系;文章最后指出了资源信息产生的机理、信息融合、信息挖掘、专家系统、数据仓库、可视化、信息集成技术研究、资源环境模型研究以及资源环境虚拟科研环境构建等问题是当前资源信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等.由于资源信息学是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有待进一步去探索,故文章中的观点仅供同等们研究时参考,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