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它的出现和发展促成网络(数字)出版,使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一系列数字技术的应用,包括选题策划数字化、编辑加工数字化、装帧设计数字化、印刷流程数字化、发行管理数字化、出版管理数字化等,使编辑出版工作的手段和方式都起了变化,大有取代传统出版的趋势.然而,多数研究表明,网络(数字)出版不会取代传统出版,而成为传统出版的延伸和补充,两者是"融合"或"结合"的关系.编辑出版工作的变革带来编辑概念、理念的变化.这就要重新审视和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框架,即学科体系、理论框架、学科属性及定位、编辑学方法研究等.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研究必须关注、研究网络(数字)技术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分析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规律,吸取网络编辑学的有关内容来充实和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学.网络编辑学和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关系也是"融合"或"结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青年编辑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电脑在科技期刊编辑业务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编辑部两种岗位人员的动态组合中编辑的工作侧重与电脑时代编辑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等方面,论述编辑与排版对刊物外观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科技期刊面临着不少变革和挑战,比如国际化、数字化以及经营体制改革等,编辑的人选及其工作方式也随之变化。分析了传统意义上科技期刊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编排设计、校对和反馈的特点,发现其中的部分文字加工及设计排版工作有些已可由专业语言服务公司、排版公司、专业软件或作者完成,如此可使编辑集中精力做好期刊的其他工作。人员和经费较少的科技期刊适宜选聘具备较高中英文文字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全才"型编辑(能独立较好地完成上述六艺);而规模较大的科技期刊也可以按编辑的学业背景和技术特点,将其分成学科编辑和技术编辑(又可细分为出版编辑、文字编辑、网络编辑等)。但选择什么样的人做科技期刊的编辑,编辑应该完成哪些工作,除了要跟上时代的变化,更要考虑期刊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网络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期刊数字化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界关注的焦点。文章论述了数字技术对科技期刊出版的影响。数字技术为缩短出版周期提供可能,是发展电子版期刊的必要条件,是文献检索自动化的基础;数字技术支持科技期刊的网络传输和出版,并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新的要求。分析了促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的对策,即政府部门要及时进行规划引导,给予政策支持;实现科技期刊的网上出版,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纸质版与网络版的比例关系;要借助数据库网络运营商,拓展出版平台;应加速期刊网站建设;推行国际化的技术规范,并规范数据核查以推动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在参加网络出版相关培训时获得的调查资料,从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对网络出版的认识与理解、科技期刊自主上网的现状以及可行性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我国科技期刊自主上网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是从事科研工作者的传播媒体,为我国科研事业、促进学术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结合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方式与数字出版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数字时代科技期刊的编辑方式及数字出版模式,提出科技期刊应在编辑手段、出版形式、编辑模式、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才能加速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数字化及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论科技期刊编辑办公的自动化与网络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娜 《现代情报》2004,24(4):52-53
在计算机和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期刊编辑如何使高新技术为我所用,已经成为众多编辑人员研究的新课题。文章就此论述了科技期刊编辑办公的自动化与网络化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前提条件。科技期刊编辑应实现来稿登记、专家审稿登记、稿件的处理意见、版面费及审稿费等的办公自动化管理和建立自己的网站网上收稿、审稿以及与作者、审稿专家联系等通过网络来实现的具体的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科技核心期刊投稿方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投稿方式发生了转变,出现了纸质文稿式、电子邮件式、网络投稿式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局面。本文以我国科技核心期刊为样本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旨在促使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尽快适应数字化、网络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回顾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进程,反思当前遭遇的问题与困境,探索未来数字化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能和工作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出版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结合目前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现状,总结编辑自我完善与调整的策略,为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编辑人才培养及编辑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学术不端文献产生的原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学术不端文献的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学术不端文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科学道德的缺失;科学精神的缺乏;期刊未能尽职尽责做好编辑出版工作;具体科研单位缺少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罚规定。并就此提出了学术不端文献具体防范措施:加强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期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鉴别能力;具体科研单位制定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罚规定。  相似文献   

12.
苏建星 《情报科学》2001,19(9):954-956
文章讨论了电子期刊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合理配置的思路,指出先进的网络技术不仅改变着图书馆管理理念,同时服务方式应随之变革。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娟 《现代情报》2010,30(8):104-106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科技创新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设置图书馆分馆、建立流动图书馆、开展业务培训、开放图书馆书籍和期刊外借服务、建立科技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等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4.
借助Cite 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以及文献计量学的知识,对技术创新网络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出共被引网络、关键词网络、作者共被引网络、重点国家网络、重点期刊杂志网络的图谱,分析探讨技术创新网络的整体发展趋势、理论衍变历程及特征、重点研究领域,归纳出技术创新网络的研究领域发展迅速的国家,以及我国在技术创新网络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科技企业的成功、部分国家的崛起与创新理论的发展,创新生态系统成为适应当今环境的新研究范式,这与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理念相符合。创新群体是我国基础研究前沿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创新团队,其组织机制特征与动态演进内涵与创新生态系统相符合。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研究优秀创新群体的合作网络与时序演进,通过案例研究探析其过程与规律,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参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白碧君 《情报杂志》1991,10(3):26-30
科技兴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尽快将科技成果这一潜在形式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转化过程中,农业期刊发挥着特殊作用。期刊一方面在扩大交流中诱发萌生新的科学生长点,起着催生、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促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起着搭桥牵线和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此外,通过期刊进行科学普及,激发了广大农民对科技渴求的欲望,提高了对科技吸收的能力,最终增加了对科技需求的拉力,从而促使科技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重要渠道,新时期应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成了“科学研究—人员交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总体布局,合作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合作模式不断优化。新形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和科研范式转变,构建全球化创新网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以及应对全球挑战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模式与管理方式亟待创新。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科学基金都建立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国际合作资助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系统优化、全面升级、梯次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能力建设,加强重大任务和平台资助布局,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实施精细化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18.
王敬云 《科技广场》2012,(3):171-174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呼唤高附加价值的图书馆服务。专业图书馆应注重于观念创新、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并探索创新的文献服务模式,寻求超越传统文献情报工作的突破点,使之适应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对文献情报服务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撑路径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进步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农村科技进步同新农村建设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农村科技进步在实践中还存在不足,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支持路径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我国,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能否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准确认识到制约我国科技组织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些因素,从科技体制及其管理入手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及管理也要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努力营造适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文化环境。争取实现我国科技组织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