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范式,但它需要动态能力的支撑。且开放式创新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动态能力。以沈阳机床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动态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的演化路径。研发发现,沈阳机床开放式创新过程分为学习引进、并购重组、共同研发和代工生产四个阶段,相应地,动态能力按照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关系能力和重构能力的路径进行演化。  相似文献   

2.
刘海兵 《科学学研究》2019,37(9):1680-1693
本文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开放式创新实施的情境、实施路径和效应,在深入分析创新情境、开放式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轨迹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创新情境--开放式创新--创新能力”的整合分析模型。依据这一研究框架,文章对在开放式创新方面有代表的海尔集团作了2009-2018年纵向案例研究。本文研究丰富了开放式创新的内核,从作用于创新链的节点、交易逻辑和类型等三方面诠释了开放式创新的内涵;定义了开放式创新的类型,提出从驱动力、创新链开放节点、交易逻辑、知识流、卷入的创新资源、沟通方式、沟通频率和核心特征等8个维度定义开放式创新,可划分为内部依赖-内向型、主导参与-内向型、主导参与-双向型、社群共创-双向型4种类型。研究结论发现,由技术控制力和创新活跃度反映的创新情境是决定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的依据,开放式创新是一个依据企业面临环境和战略选择发生的连续的、动态的创新资源吸引、整合、利用、释放和扩散过程,随着创新情境越来越有利,开放式创新依次经历内部依赖-内向型、主导参与-内向型、主导参与-双向型、社群共创-双向型4个阶段,与之对应的创新能力则沿着“技术创新能力-整合创新能力-生态创新能力”的路径演化。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丰富了开放式创新的内核,定义了开放式创新的类型,并基于创新情境、开放式创新与创新能力动态演化路径提出了COC模型,为企业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针对开放式创新自外而内、自内而外和耦合三种模式,将以企业开放式创新中“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商业模式化”的过程为观察点,构建企业开放式创新驱动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析企业开放式创新过程的驱动因素,绘制三种模式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发现,在企业以保增长为目标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自外而内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在企业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自内而外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在企业既要保持增长又要降低成本的情况下,会选择耦合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在自外而内开放式创新战略下,企业自第五年开始提升创新绩效;在自内而外开放式创新战略下,企业自第八年或第九年开始提升创新绩效。研究结果为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的寻找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苏南制造业在开放式创新方面的发展现状,通过调查近300家企业的相关数据,以企业管理、技术合作、企业研发、资本运营和企业学习等5个维度,分析企业对待不同创新资源选择路径,以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调节模型为基础,建立一个多属性带有中介调节功能的结构方程复合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路径假设、评估与校验,验证了模型各构成维度间和各测量变量间有着特定联系。同时,在企业创新战略导向、绩效导向需求框架内,从开放式创新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2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企业对各项指标采取不同应对方法的原因,展现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一些战略动机、选择路径、取向性偏好和内外部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苏南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更多地关注绩效而非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的路径主要是以引技术进、产学研合作等传统方式,全球化创新方式运用得较少,因此,该地区制造业开放式创新,整体上仍处于兴起、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Chesbrough教授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创新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本文基于209家中国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开放式创新的机理与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主要是通过获取市场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以弥补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不足,进而提高创新绩效。机理研究揭示了开放式创新体系下各创新要素对促进创新绩效的作用,为企业在创新实践中根据自身资源的拥有状况,有选择地与外部创新要素有效联接,获取外部创新资源,更有效地实施开放式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创新日趋呈现出开放式创新的特征,有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受到制度、文化、技术、社会规范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是开放式环境下影响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融合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从知识整合能力和动态学习能力两方面,构建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机理的集成分析框架,系统阐释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构建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首先回顾了集群创新网络的相关研究,然后以创新主导企业的创新网络建构作为理解集群整体创新网络的逻辑起点,从社会网分析角度将企业创新网络看作个体中心网络,分层次探讨了具有产业链集成能力的创新核心企业对自身创新网络的建构;最后,以创新主导企业构建自身创新网络为起点,分层次描述集群创新网络的总体形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组织外部情境和内部能力基础为主要切入视角,以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为问题导向,选择华为、海尔、宝洁进行跨案例研究,将吸收能力作为重要的参与变量,试图探索创新情境与开放式创新的共演路径。研究发现:①开放式创新路径随创新情境的动态变化呈现内部依赖—主导参与—社群共创的演化规律;②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创新情境有高度匹配性;③开放式创新开放方向可能的影响因素是行业属性、技术生命周期及企业文化;④吸收能力既是开放式创新实施的前提也是开放式创新的目标,吸收能力的演化对开放式创新的变迁起到了推动作用,与创新情境构成三者的共演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和总结基于知识链的开放式创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一种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服务体系的概念,揭示该知识服务体系的内在结构特征,以及联接不同参与主体的协同机制、交易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给出实现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服务体系的关键技术,构建基于维基的协作式本体注记技术的交互式创新平台,从提供知识服务视角为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开展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知识治理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放式创新所带来的挑战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管理层面的问题,更是组织之间知识的治理问题。作为知识治理在开放式创新研究中的基础性探索,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式创新下知识治理的影响因素框架,即以知识特性、知识活动主体、知识活动的外生情境、内生情境为自变量,知识治理绩效为因变量的研究架构,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交互效应。研究表明,对于外部创新源的知识特性,知识的差异性和情境嵌入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知识活动的内生情境能够消减知识差异性和情境嵌入性等部分复杂属性;知识能力在知识活动主体因素中的重要性程度相对较大,知识能力直接决定企业捕获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知识活动的外生情境提供关于组织之间知识距离、组织距离、知识转移程度等信息,帮助企业组织确定合适的外部创新源目标;知识活动的内生情境中社会关系亲密程度、互动机制对于知识治理绩效都有较大贡献,此外成员之间的博弈类型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利用外部技术有利于增强创新能力,但我国汽车企业经历了60余年大规模、全方位的技术引进,广泛采用了由外而内的开放式创新实践,仍然未能建立起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学术界对这一产业实践背离理论的现象还没有进行系统回答。在开放式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中,对吸收能力的系统定量研究不足。本文结合汽车产业特征构建了我国汽车企业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框架,提出相关假设。选取我国6家国有和6家民营汽车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Bootstrap软件对假设进行了简单中介检验和多步中介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而是以现实吸收能力为中介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路径为“创新理念→开放程度→潜在(现实)吸收能力→创新绩效”。本研究丰富了开放创新理论,并对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定性到定量的混合研究路径,基于探索性多案例分析使用扎根理论对我国4家制造业企业的开放式服务创新进行案例研究,确定我国制造业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前置影响因素、形成路径、构成维度和创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制造业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生成机理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开发相应问卷量表;然后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验证理论假设.研究发现: 制造业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驱动力和协同力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制造业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承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均无直接影响;制造业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承载力对开放式服务创新驱动力与开放式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协同力与产品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无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包含关系镶嵌和结构镶嵌两个构面的网络镶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社会网络和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研究知识分享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华南地区114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匹配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网络镶嵌中的关系镶嵌与结构镶嵌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分享在网络镶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柯航 《科研管理》2015,36(8):60-67
本文从开放式创新的视角,以虚拟整合网络为载体,探究企业的网络能力通过获取知识资源提高创新绩效的内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95家企业的数据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结果表明,网络感知能力对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调适能力有显著正影响。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调适能力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和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具有正影响,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企业只具有感知能力是不能为企业带来很好的业绩,只有当感知能力与企业的流程、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中美制度环境与产学研合作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以19家典型中美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QCA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借鉴已有文献的测度方法,综合选取6个核心变量,对比分析中美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多重路径。研究发现:(1)中美企业获得高开放式创新绩效路径各有两条,其共同点是都具备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产学研合作,其中,中国企业高开放式创新绩效路径的核心条件分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和对外直接投资以及产学研合作和政府补贴;(2)对中美企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和产学研合作同时缺失会导致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下降。基于此,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为中国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机制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知识转移过程理论和产业创新联盟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产业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分别从知识自身因素、联盟主体因素、联盟情境因素方面探讨了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假设。然后,选取典型行业企业做实证研究,定量判定这些因素对产业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路径,从而为产业创新联盟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提供了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元志 《科学学研究》2012,30(2):194-200
 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技术要素与其他非技术要素间的协同问题。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在渐进式创新与突变式创新交替演进的。在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概念框架,梳理宝钢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和技术能力的培育过程,从“战略-知识-组织”三个维度探讨宝钢协同创新的内涵实质,印证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协同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能力要素--网络能力和技术能力,提出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两种能力要素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以及两种能力要素协同高度发展下的企业创新绩效最高,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经典统计分析方法验证了相关假设.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复杂性、市场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等特征,故而后发企业仅依靠自身资源难以实现赶超发展,亟需借助价值网络整合赶超资源,以提升赶超能力。基于价值网络理论,构建了后发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赶超路径选择的分析框架,即企业赶超能力决定企业的价值网络位置,企业价值网络位置决定企业赶超战略的选择,而企业赶超战略则决定赶超路径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以智能手机行业的苹果公司和小米公司为例,探究了后发企业的赶超路径。结果表明:后发企业在赶超资源和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形下,应借助价值网络推进开放式创新,实施技术突破和市场颠覆,以实现赶超发展。其中,赶超能力较弱的后发企业应选择边缘赶超战略,实施市场突破主导路径,以满足中低端市场需求,从而积累赶超能力,并逐渐接近价值网络中心;而赶超能力较强的后发企业则应选择中心赶超战略,实施技术突破主导路径,以主导价值网络的发展,引领主流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储节旺  张静 《现代情报》2017,37(1):25-30
[目的/意义] 研究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为企业从知识协同方向提升开放式创新绩效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在对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作用,研究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运行保障措施。[结果/结论] 在开放式创新中,知识协同通过分析内外部知识资源,根据创新目标构建知识协同群并使知识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实现最佳的交互、关联、碰撞、共享与整合,以便激发协同效力,从而提升协同个体与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绩效,因此开放式创新中的知识协同受创新开放度、知识需求发现、知识供给时间、知识匹配度与知识共享程度等的影响。为了保障知识协同工作的顺利开展,知识协同需要先进的协同系统、科学合理的协同制度与人员作用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