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是金融危机中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发挥效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政府施加的政策性目标和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双重任务约束下,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增加,信贷行为产生"异化",导致资金投放偏离政府最初意图。本文在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框架下分析了金融危机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激励行为和由此产生的信贷风险,并根据多任务之间的相关性对代理人的激励影响做出了拓展性解释。  相似文献   

2.
艾涛 《科技广场》2006,(9):52-53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信贷风险就是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所产生的信用风险。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偏高,其中最主要的不良资产就是不良贷款,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这一历史包袱直到目前为止仍未清理完毕。而且由于风险防范机制仍不完善,在新的业务拓展过程中又不断有新的不良贷款产生,形成了边清理边产生的恶性循环。本文从中国银行业信贷业务现状出发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及如何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3.
形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介绍了根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三种途径,即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独立的金融监督机构;建立灵活多样的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4.
鲁海帆 《软科学》2010,24(7):89-92
从锦标赛式薪酬模式的监督与激励机制出发,对这一薪酬模式下代理人的作弊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在有外部成本的情况下,薪酬差距的增加会加剧作弊行为;其次,随着监督力度的提高,竞争者会降低作弊的动机,当对各竞争者的监督是独立时,要发现所有的作弊行为所需的监督力度大于当对各竞争者的监督是关联时所需的监督力度;最后,随着监督强度的不断提高,参与竞争的高管人员的努力水平会先降低后上升。  相似文献   

5.
基于EVA、RPE的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巧转  徐细雄  淦未宇 《预测》2003,22(5):25-28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使代理人采取最优行为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他们的报酬和业绩联系在一起。本文在回顾传统业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EVA、RPE的经理人员业绩评估方法。这种业绩评估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反映经理人员的行为信息,并激励其注重企业研发投入、风险控制、战略决策等以获取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这些研究对于中国企业WTO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设计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庞宇军 《科协论坛》2007,(7):179-180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各项业务流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会计业务流程,在总结国外商业银行进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特点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流程现状出发,提出了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整理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并绘制成表格和折线图,经过比对各方面因素,得出了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厘革趋势,并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后面的不良贷款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DEA模型从效率视角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评价,并从商业银行股权改革、次贷危机和《巴塞尔协议Ⅲ》公布后三个时间段,分别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变化特征进行探讨,最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2004~2013年期间,竞争力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规模效率较低,但在2010年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超过了股份制商业银行;BP神经网络模型不仅能够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有效预测,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企业破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不良贷款定价的简单模型,并在实际中应用,最后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良资产存量巨大,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制问题紧密相关。因此探索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新途径、新方法就势在必行。把产业链的概念引入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龚柳元  毛道维  张家慧 《软科学》2012,26(6):105-110
以上市公司的长期银行借款为基本关系,构建银行共同贷款网络,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比研究了2000年和2009年的网络特征,发现:①非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首先是争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市场,而不是自身的相互争夺;②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已相继成立,但业务开展并不好,但在样本期间,业务发展相当迅速,形成仅次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中心节点,与国有大型银行共同形成银行系统的核心集团;③虽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是整个银行系统的中心,但中心地位已有所下降,对整个银行系统的影响力也显著下降,且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力已趋于一致,专业性界限已非常模糊;④银行间,特别是居于核心集团的银行之间的共同客户越来越多,银行间接触更加频繁,这不仅是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同时银行间信息的分享和风险的分担都加强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基于储蓄中间变量新视角的网络DEA方法对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0-2010年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将储蓄作为中间变量,既是投入也是产出,克服了传统DEA方法在测度银行效率时难以抉择将储蓄看做是投入还是产出的困惑。实证结果显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不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是纯技术效率并不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差,且表现很稳定。同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的技术效率波动大,且易受到国家政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股份制结构改革确实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此外,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排名和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的原因,提出了促进我国银行业效率提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萍  牟晓一 《科技与管理》2011,13(6):121-124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房地产信贷风险。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所需资金大部分是依赖商业银行贷款,因此,商业银行在给房地产行业开辟"绿色通道"来获取资金效益的同时,也给自己增添了大量的信贷风险。以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为研究对象,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面临的宏观、微观形势进行分析,阐述风险成因,旨在为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增强风险意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2001年9月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赶超房地产开发贷款,成为银行最重要的放贷对象,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也因此成为银行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主要包括:违约贷款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管理侧重点在违约贷款,而忽视了提前还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今年10月20日央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34个月以来的首次加息,那么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升会给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5.
荣悦 《现代情报》2006,26(3):171-172,175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中最为主要的风险。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指出经济转轨过程中宏观和微观的有效制度的双重缺失是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CDS)作为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的信用衍生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Credit Metrics模型被广泛运用于度量信用风险的大小,在应用Credit Metrics模型计算商业银行贷款的VaR基础上探讨CDS的定价问题。以单笔贷款为例来说明该模型探讨CDS定价实际运用过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提高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开放,我国银行为了打破传统利息业务的束缚开始进行不断的产品创新,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采用固定效应下的GLS法,运用2003—2008年我国1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促进了我国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且效果显著。另外,我国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程度、国有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不良贷款率和员工薪酬呈正相关,与银行规模呈负相关,与净息差的关系则表现为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和问题,认为其核心和根本问题是治理结构上的问题,并对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包括银行治理结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阐述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深层次治理结构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治理问题、提高其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曙明  赵薇 《预测》2006,25(5):40-45
我国银行体系的演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劳资关系带来巨大的冲击。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等国际标准的研究方法,在对案例银行不同层级的员工访谈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劳资关系的变迁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银监会以及银行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其财务状况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发展。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在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方面的优势克服传统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缺陷,在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这一客观赋权的公司综合财务指标评价方法得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建立评价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收集的56家商业银行2010年的财务风险状况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