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海峡两岸竞争情报专业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在竞争情报学位教育、在职继续教育等方面特点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台湾地区开展竞争情报专业教育的模式与经验及其启示,以期促进两岸竞争情报教育业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相似文献   

2.
在对当今世界各国竞争情报专业教育发展及其特点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从竞争情报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要求、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中外竞争情报专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国内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等均存在着较大差距,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4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台湾地区竞争情报教育发展状况以及职业资质认证制度建设的深入分析,认为目前台湾已初步建立起了竞争情报专业学位教育、远程教育和在职继续培训三位一体的竞争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在推动竞争情报教育与相关专业领域的紧密结合、促进竞争情报教育与职业资质认证工作有机结合、强调理论学习与增强实战技能相结合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都值得大陆竞争情报教育界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龙岩市区域性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新形势下龙岩市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对建设面向企业的区域性竞争情报公共服务平台的意义、定位、目标、功能、体系结构以及保障措施等提出了设想,并提出了服务平台中规划、搜集、分析与处理、服务、支持等5个子系统的主要内容和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5.
产业竞争情报的内涵、意义及范畴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产业竞争情报基本概念、内涵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明晰了产业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情报、国家竞争情报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了产业竞争情报的学科定位及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提出应从理论、方法、技术、实践等方面来开展产业竞争情报的研究工作,以期加深学术界对产业竞争情报研究的进一步关注,成为情报学新的学科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孙振领  李作化 《现代情报》2007,27(2):7-8,10
本文通过对竞争情报体系的分析,探讨了中小城市发展的竞争环境。作者将竞争情报理论纳入到城市发展的体系,并阐述竞争情报在中小城市发展定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校普及型竞争情报教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马坤  江新 《情报探索》2005,(4):22-24
随着竞争情报的发展,专业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一种为普及竞争情报知识的普及型竞争情报教育也在各个高校悄然兴起,并不断发展。文章就高校普及型竞争情报教育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孙鑫 《情报探索》2008,(3):79-81
从竞争情报专业协会、学术研究和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等角度,分析了国外竞争情报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志华  周静 《现代情报》2015,35(8):39-42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正逐步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商务模式。与此同时,竞争情报在企业电子商务中呈现出多元性、时效性、复杂性等新特征。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对竞争情报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提出竞争情报在企业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策略,包括情报工作全员参与、专业团队负责的发展策略、情报的全方位收集策略、情报的快速响应处理策略、情报的动态管理策略、情报与反竞争情报协同机制策略等,以期为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峰 《情报杂志》2013,(5):56-60,72
用户细分是产业竞争情报理论方法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以风能产业为例,以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等为主要研究样本,基于产业展览会参加者群体分析,将产业竞争情报的主要用户细分为设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投资商、终端用户企业、政府决策管理部门、行业社团、专业服务机构、媒体、研究与教育培训机构9类用户群体,每个具体类别的用户群体又可进一步细分。对产业竞争情报用户细分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理解产业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情报的相互关系、针对目标细分用户的需求提供高水平竞争情报产品和服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新系统理论是西方学者针对发达国家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否同样存在创新系统呢?在深入理解创新系统理论内核的基础上,本文对1949年以来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体制下创新系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并从“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GDP总量持续攀升、全球竞争力指数持续攀升、全球创新指数持续攀升和世界500强企业总数持续攀升等方面阐明了不同时期我国创新系统的存在以及在相应创新系统作用下中国创新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主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且不以创新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主导一个国家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关键原因,不是创新系统由哪类创新主体主导的问题,而是不论何种经济体制下,国家都需要努力建立与本国发展阶段、创新要素和制度环境相匹配、相适应、相协调的创新系统。不论创新系统如何演进,国家在其中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及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运用企业知识理论,从知识及知识创新入手,对组织知识创新过程及其管理进行研究。组织知识创新由三个层次组成:知识创新过程(SECI)、"ba"和知识资产,这三个部分相互作用,形成知识创新的螺旋上升运动。对组织知识创新过程进行管理,必须从决策机制、动力机制以及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Nonaka 等提出的知识演化和创新的经典 SECI 模型虽然揭示了知识演化的过程,但难以解释诸多知识的同时演化现象和知识创新的复杂性。本文通过微电子行业的知识演化过程和知识特性说明了传统 SECI 模型的局限性,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知识演化和创新的改进 SECI 模型,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和对应的三维坐标系,阐述了知识演化和创新中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三者的关系以及个人、团队、组织、组织间知识演化创新的内在机制和作用机理,指出了改进 SECI 模型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并对模型进行了知识动力学分析,解释了知识演化过程中的非线性复杂现象,并根据改进模型提出了发展我国微电子产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创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企业的知识创造分为个人、团队、企业和企业间环境四个层次,个人知识具有专用性、动态性、互补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企业员工是企业知识创造的主体,个人知识是企业知识创造的源泉。作为知识创造过程的三要素,SECI过程实现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换并形成了企业知识创造过程的基础,知识场的存在为知识创造活动提供了共享的场所,知识创造过程的投入、产出和中介因素构成了企业的知识资产,并为进一步的知识创造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另针对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从个人知识角度来认识企业知识创造过程对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沿海港口建设状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经历了恢复发展、快速发展及高速发展三个典型时期,成为了世界港口大国。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及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我国沿海港口也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考虑我国经济形势及环境制约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沿海港口在以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为我国港口的转型升级和一体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将是我国沿海港口今后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据此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2013-2018年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构造了中国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驱动创新发展的事实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地区创新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实用型和外观型创新的驱动作用显著强于对发明型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结构性特征;知识流动在数字经济驱动地区创新发展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且对不同创新类型的中介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数字经济创新效应具有显著地区差异,发达城市的数字经济创新效应显著高于经济水平落后城市;知识流动在同级别城市中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于跨级城市,知识流动在经济落后城市中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于经济发达城市。数字经济能通过知识流动的中介作用助力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强合作”与均衡发展,为中国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重要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发展海洋经济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借鉴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我所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澳大利亚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成功,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对澳大利亚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澳大利亚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是一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从需求和供给效应角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促进人力资本的机理,并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促进人力资本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以我国为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在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同时,扩大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之间的贸易总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保护员工投资于企业专用人力资本后的收益;促进三大区域的对外贸易平衡发展;通过服务贸易加速人力资本积累;适时调整“轻进口重出口”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9.
"胡焕庸线"是我国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呈北东—南西走向延伸的人口密度分界线,其形成和发展与自然条件诸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要素密切相关,更与社会、经济及人类活动相关。面向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李克强总理提出了"胡焕庸线""该不该破?能不能破?如何破?"三大问题。文章基于空间信息和相关时空数据的综合分析,通过典型地区的实地调查,提出了"胡焕庸线"应该破及其依据、"胡焕庸线"可以破及其理由、破解"胡焕庸线"的科学思路3点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破解"胡焕庸线"的4点建议,即:(1)多方并举提高西部水资源承载力,"三业"联动铸就西部大发展新模式;(2)打造中国绿色新能源基地,构建耗能密集-节水型高新技术产业;(3)"群""带"结合走西部城镇化之路,挖潜革新促东西部均衡发展;(4)打造以人为本环境吸引各路人才,构建利益均沾机制保障创新供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鉴顿悟学习的心理学成果和"量子学习"模型的概念,提出应结合华人企业和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的顿悟文化对SECI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基于顿悟学习的量子知识创造(Q-SECI)模型,并定义了知识创造力和知识集成力分析该模型知识创造螺旋跃迁机制。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实证案例的探讨,尝试提出一种基于"实践社群"的应用方案来检验Q-SECI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