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互联网使社会互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产品和服务的融合提供了契机,促进产品系统转变为产品服务系统。本文构建了企业-顾客-环境价值共创型产品服务系统模型,探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顾客和环境在服务生态系统中通过价值互动共同创造价值,以小米公司为例分析产品服务系统的价值共创过程,最后提出对互联网时代下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服务主导逻辑经济环境中,吸引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是企业创新制胜之道。然而,顾客并非天然具有价值共创意愿。从顾客视角出发,探讨了顾企互动激发顾客价值共创意愿的过程机理。选取科技型企业的顾客展开调研,结果表明,顾客与企业整体的"面"互动能提升顾客品牌体验,但是不能对顾客价值共创意愿产生直接影响;顾客与企业员工的"点"互动、顾客与顾客的"交集"互动都可以对顾客品牌体验和价值共创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品牌体验在3类顾企互动对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中均具有中介作用。价值主张契合正向调节了顾企互动对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企业需要努力实现顾客价值主张契合,依托品牌导向的顾企互动提升顾客品牌体验,进而吸引更多顾客产生主动参与价值共创的意愿。  相似文献   

3.
   一方面,大数据使整合更大范围内的互补资源成为可能,制造业服务供给能力日益集中;另一方面,大数据也提供了满足服务需要的更多实现形式与获取途径,制造业服务需求日益异质;如何响应数据赋能对制造业服务化的供给侧、需求侧以及两者匹配的三重冲击决定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成败。基于“供给-需求”匹配视角,本文利用美的单案例扎根探究,采用商业模式创新框架分析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1)数据赋能分别通过战略导向、数据特征利用与多主体实时交互,继之以资源利用为共通媒介,然后影响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捕获三个维度来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2)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表现为“数据赋能-工业数字化能力、产品数据利用能力、客户价值互动能力的提升-工业服务化、客户服务化与价值服务化的组合影响”的动态过程。本研究引入了制造业服务化的需求侧,扩展了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作用路径,为制造企业服务化提供了以“供给-需求”匹配为核心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数字服务化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和数字化转型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数字服务化是解释数字化与服务化双重变革的重要概念,而数字技术如何在其中赋能价值创造存在理论缺口和实践必要性。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数字服务化的数字赋能价值创造内在机理,结果发现:第一,数字服务化的数字赋能价值创造遵循“生产要素数字化—数字服务能力形成—数字服务价值创造”的三阶段路径。数字服务价值创造所依赖的3种数字服务能力由赋能机制驱动形成。第二,在基于平台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平台后端、中部和前端的数字赋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包括生产要素数字化的相互依赖及数字服务能力的相互依赖。第三,产品—服务—软件系统在数字化与服务化之间发挥桥接功能,促进数字化与服务化的价值创造协同。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服务型企业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创新特征和挑战,服务型企业如何实现突破式创新价值共创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共创的过程一直是一个"黑箱"过程,在看似简单的突破式服务创新过程背后,实际上蕴含了难以模仿的服务创新理念与价值共创能力。在服务主导逻辑价值共创理论以及服务创新理论基础上,采用多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的方法,深入剖析突破式服务创新价值创造的"黑箱"过程,挖掘影响突破式服务创新的影响要素,提炼出价值发现、价值转化、价值实现的价值共创过程,并构建高效的价值共创实现机制,以期为推动服务主导逻辑中观研究、突破式服务创新理论以及顾客价值共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分析,从服务化的概念、发展动力和实现路径3个层面厘清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演进动态,解构制造业服务化面临的五大发展挑战:组织结构、管理过程、用户关系、模式创新和风险防控。提出中国情境下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三大核心策略:突破技术、制造与市场壁垒的价值链重构策略;构建价值网络的服务化循环互动机制策略;基于服务主导和价值共创共享逻辑,搭建创新型制造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制造服务化价值通过直接或间接关系组成的价值网络实现共创与传递。以价值网络为视角,结合制造服务化决策三维度(服务化需求、模块化和服务化价值度量),通过对继往开来工控公司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分析其如何通过模块化的总集成服务化业务,实现与价值网络各成员的价值共创。最终得到从价值网络形成到价值共创,再到价值实现的制造服务化价值共创综合分析框架,为尚处于服务化初期的制造商提供转型借鉴。此外,将价值网络视角应用于服务化研究领域,分析焦点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如何利用价值网络实现价值共创,从而推进制造服务化,打开了制造服务化价值共创过程的黑箱。  相似文献   

8.
张婧  何勇 《科研管理》2014,35(1):114-121
本研究整合服务主导逻辑与资源互动观的理论框架,探讨知识密集型企业服务情境下服务主导逻辑导向、资源互动能力、价值共同创造活动、顾客价值认知间的关系。228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服务主导逻辑导向将提升服务企业与顾客企业进行资源互动的能力,进而改善二者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执行计划、共同解决问题等价值共创活动,最终提升顾客价值认知。研究从实证层面推动了尚处于理论建构和定性研究阶段的服务主导逻辑范式和资源互动观的纵深发展,也为产业服务企业如何通过组织间资源整合利用和价值共创活动来传递卓越的顾客价值提供了管理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董华  陈蕾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193-204
为更好地探讨服务型制造网络的价值共创过程,区别于一般网络视角和复杂网络视角,基于超网络理论构建具有5层子网(大数据环境子网、服务型制造主体子网、服务型制造资源子网、服务型制造能力子网和服务型制造价值子网)的大数据驱动服务型制造超网络模型,分析子网间的关系以及实现价值共创的过程,建立包括大数据驱动、主体互动、资源整合、能力作用和价值创造等过程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大数据驱动作用加快了服务型制造超网络的资源产生速度和能力形成速度,尤其是对数据资源和知识资源以及动态创新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的驱动效果更为显著;对服务型制造超网络价值创造的贡献,有大数据驱动时动态创新能力的贡献程度更大,无大数据驱动时组织合作能力的贡献程度更大,不论是否有大数据驱动,数据挖掘能力的作用都未突显.为推动服务型制造网络更好地实现价值共创,政府应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服务型制造网络形成和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基础数据环境,加大服务型制造大数据应用典型案例推广示范;企业应积极搭建多维数字平台加快推动主体企业内部产品服务业务数据融合,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实现主体企业间资源与数据整合共享,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推进跨领域服务化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资源能力视角解释用户驱动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过程逻辑,基于动态资源基础观和价值共创理论分析互动导向、战略柔性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使用Amos 240对319家样本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战略柔性在互动响应能力、顾客授权、顾客价值管理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顾客理念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2)售后服务情景下资源柔性对互动导向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高于协调柔性,相反,增值服务情景下协调柔性的中介作用更显著。研究在还原互动导向多维度构念的基础上,发现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需打破组织边界引入用户参与价值共创,依据资源柔性与协调柔性的演化水平为用户提供创新性服务。  相似文献   

11.
曾江洪  黄向荣  吴号 《科研管理》2019,40(11):226-235
产品创新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获得经济利润的有效策略。本文选取四家多次发起同类众筹项目并且后期实现产品创新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案例资料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来研究众筹中如何激发产品创新。研究发现,主体互动通过发起者学习、支持者学习和信息交互实现;与产品创新紧密相关的价值共创形式主要包括共同策划、共同设计、共同测试和共同推广;案例企业均实现了产品创新,即功能创新、形式创新或服务创新;此外,本文构建了理论模型:主体互动促进价值共创过程从而实现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企业"跨界"服务创新是一场以用户为导向的资源重塑过程,何种资源使用策略更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鼓励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是否存在"度",从此问题出发,以资源拼凑为切入点探讨服务化转型情景下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实现路径,构建从顾客参与到资源拼凑,再到服务创新的逻辑框架。研究引入服务复杂性旨在揭示顾客参与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作用区间。运用来自262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顾客参与通过资源拼凑影响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绩效,且在服务复杂性较低时顾客参与通过资源拼凑对服务创新的影响更显著。资源拼凑不仅是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既经济又有效的资源使用策略,更可为制造企业发现新机会创造条件。但是,随着服务复杂性的加深,顾客参与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贡献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知识共创引入到服务创新绩效的研究领域中,探索其在客户导向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中所扮演的中介作用,基于中国制造企业所面临的服务化转型背景,供应商协同水平和技术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予以进一步的阐释。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基于329份有效问卷检验了概念模型,研究发现:客户导向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共创在客户导向和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供应商协同水平和技术能力能够正向调节客户导向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即供应商协同水平越高、企业技术能力越强,客户导向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服务创新融高技术和管理创新于一体,受到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生产性服务市场需求转换和全球价值网络重组的驱动,围绕系统的解决方案形成一个开放的、网络化的、模块嵌入式的集成创新过程.高技术服务创新网络开放式集成模式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主题.学者们从服务创新与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价值联合创造机制、高技术服务解决方案与界面标准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并探索不同的研究方法.基于这一主题,系统研究高技术服务创新开放系统、解决方案和界面标准平台竞合与价值创造机理,高技术服务创新网络开放式集成模式结构、机理及演进与优化,以及实证与应用对策等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知识服务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知识服务如何转化为创新绩效是一个重要而尚未有效解决的难题。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编码的案例研究方法,选取1家研发服务机构与4家中小制造企业之间互动案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知识服务的内容包括创新规划、需求管理、团队建设与流程规范四个要素;(2)价值共创的过程包括价值共识、价值共生、价值共享与价值共赢四个要素;(3)在创新领导者的推动下,知识服务的内容与价值共创的过程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知识服务转化为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分析,研究了服务化战略对服务绩效的影响关系,并探讨价值共创的调节作用,构建了变量之间的概念模型和提出了研究假设,以我国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化战略对服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价值共创在服务化战略与服务绩效之间起到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数字经济和VUCA时代,如何提高创新柔性以响应动态环境是摆在所有制造企业面前的难题,对中小制造企业而言,由于自身资源相对短缺和资源管理能力不足,提升创新柔性的机制具有特殊性。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过程视角,结合中小制造企业固有特性,引入平台生态嵌入作为构建资源组合的新形式、数据赋能作为实现资源连接和供需精准匹配的前提和基础、价值共创活动作为推动资源有效利用的新途径,建立了三者与创新柔性间的理论模型。基于106家嵌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的中小制造企业样本,通过PLS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方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平台生态嵌入对创新柔性具有倒U型影响,并且受到数据赋能的正向调节;价值共创活动在平台生态嵌入与创新柔性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数据赋能对创新柔性具有正向作用,并调节了价值共创活动在平台生态嵌入与创新柔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在理论上揭开了中小制造企业创新柔性的提升机制,对资源编排理论做出有益补充,同时对中小制造企业如何有效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资源提升创新柔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华中地区56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358套顾客–员工配对数据为样本,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和计划行为理论,探索顾客契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价值共创行为和创新氛围在其中起到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顾客契合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创行为在顾客契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创新氛围在顾客契合和价值共创行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当企业创新氛围较高时,顾客契合对价值共创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创新社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价值,将时空分散、资源互补、相对独立的知识主体组织起来,通过自发、动态的互动与协作实现多方需求的“一站式”解决。以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遵循服务主导逻辑,分析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的主体、资源、情境和过程,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模式的概念框架,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等4个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从构建有效的知识获取机制、知识融合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占有机制4个方面,提出保障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模式的知识治理机制。以期为企业更好地利用群体智慧创造顾客价值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对价值共同创造进行深入研究,在原有服务主导逻辑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拓展,分析了企业和顾客在价值共创中的新角色,探讨了顾客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提出了一个价值共创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