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运用理想点-DEA模型、Malmquist-DEA模型及绝对β-收敛检验模型对江苏省区域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江苏省区域创新效率整体较好,创新效率值达到DEA有效的省辖市超过半数;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不仅在于区域内产业技术效率的改善,即追赶效应,更有源自区域内创新技术大量引进、产业结构转型等技术进步因素所带来的增长效应;省级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收敛趋势,经济相对落后的苏中、苏北地区的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赶超现象;规模效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的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Sequential Malmquist指数方法评价中国29个省份1998—2012年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报酬变动,继而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差异及收敛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全部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均实现了技术进步,但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效率则显著下降,且总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在区域层面和省级层面均不同程度上存在空间分布差异;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σ指标值呈现波动下降态势,并且各指标值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运用理想点-DEA模型、Malmquist-DEA模型及绝对β-收敛检验模型对江苏省区域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江苏省区域创新效率整体较好,创新效率值达到DEA有效的省辖市超过半数;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不仅在于区域内产业技术效率的改善,即追赶效应,更有源自区域内创新技术大量引进、产业结构转型等技术进步因素所带来的增长效应;省级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收敛趋势,经济相对落后的苏中、苏北地区的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赶超现象;规模效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的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及其收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使用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借助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测算了各个省份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的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并在该基础上进行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检验.从时间序列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的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成阶梯状分布且各区域的政策绩效均绝对收敛.  相似文献   

5.
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我国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熊彼特创新周期诠释经济发展周期理论,根据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过程和经济发展内部层次结构,建立反映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合成分类指数和综合指数,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95~2014年我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实际状况进行测度评价。结果发现:我国科技创新最终产出是通过较低的创新投入和成果转化效率获得的,其中掺杂了非科技因素;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中间产出整体质量较差,造成科技创新效率更低;科技创新投入、经济发展规模与科技创新效率间呈现U字形关系,科技创新中间产出与科技创新效率间呈现倒U字形关系。  相似文献   

6.
运用超效率DEA视窗模型对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2006—2012年海洋科技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进而综合Malmquist指数与聚类分析深入挖掘效率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原因。研究发现:全国层面上,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规模的优化;区域层面上,各省(区、市)的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变化可分为积累带动型、应用带动型和低增长型三类;驱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效率下降则主要源于海洋科技知识积累和改进不够。  相似文献   

7.
融合SBM模型、超效率DEA模型、共同前沿函数法以及DEA视窗分析模型构建我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评价的组合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绿色创新效率进行实证评价,并在对评价结果进行纵横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绝对β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横向看,无论是MEGIE还是GEGIE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且大部分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从纵向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MEGIE和GEGIE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三大区域内部具有不同的分异特征。我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相关性主要表现为误差项之间的交互效应,区域的MEGIE和GEGIE都存在显著的收敛特征,且在三大区域内部均存在着俱乐部趋同。  相似文献   

8.
医药产业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以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为背景,运用BCC模型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搜集中国29个省市医药产业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同时与29个省市经济增长全要素变动进行对比,对中国医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对其影响因素及成因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实力并不呈正相关;纯技术创新效率的低下是导致中国医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滞后的原因;产业技术创新力度、创新资源利用、创新活动规范化管理及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等是影响医药产业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是在一定的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创新各方投入和产出的统一体。通过构建评价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学研方创新能力、企业方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协同度3个协同创新绩效主因子,并根据每个因子的贡献率/累积贡献率确定其各自权重;基于省域面板数据计算得出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西藏地区)的因子总得分和排名情况。进而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果,总结得出各区域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提升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评价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本文以2015~2019年全国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通过DEA-BCC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全国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我国有90.323%的省份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其中92.857%的省份科技创新投入冗余,7.143%的省份科技创新投入不足。2015~2019年全国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呈现M型波动,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或衰退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根据SBM模型测算出的效率值将我国29个省市划分为四个梯队和一个异常组,并通过对每个决策单元的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了我国不同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但有缓慢提升趋势;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相较于知识创新成果,经济产出有很大的不足.最后针对此现状提出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于明洁  郭鹏  贾颖颖 《情报杂志》2012,31(4):196-201
以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应用熵权法对二者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我国30个省际区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测算;最后,分别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Jonckheere-Terpstra检验对我国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度的差异显著性和变动趋势性进行了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协调发展度较低,约一半区域处于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失调的状态;省际区域之间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协调发展度差异显著;三大经济区之间协调发展度差异显著,存在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到东部地区呈现依次递进的趋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0—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与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分别测度数字贸易发展与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Kernel密度估计分析数字贸易发展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进与分布动态,最后进一步考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收敛性。研究发现,全国数字贸易发展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东部与中部地区处于良好协调阶段,西部与东北部地区处于中度协调阶段,且地区间耦合协调度的绝对差异呈先扩大后缩小态势,其中仅中部地区不存在σ收敛,31个省份及四大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且后者的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4.
刘自敏  张昕竹 《软科学》2012,26(12):50-56
利用2002~2009年我国各省政府卫生投入与产出的数据,借鉴三阶段DEA法,利用环境变量排除外部环境差异和随机误差因素的影响,以修正我国各省政府的卫生投入产出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Malmquist法更准确地分析我国各省政府卫生投入的动态效率,并考察东中西部的效率是否存在收敛性。通过研究发现,在排除外部环境差异和随机误差因素影响后的效率值及σ收敛、绝对及相对β收敛的收敛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大学科技创新的研究,不仅要从总量的角度进行,更应注重从"效率"的角度展开。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各地区大学的知识创新效率,按照效率水平及变动情况,可将我国大学知识创新效率分为高投入、高效率,高投入、低效率,低投入、高效率,低投入、低效率等模式。这种划分为今后关于我国高校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分类标准。同时,对大学知识创新效率的空间趋同性进行了检验,表明我国大学知识创新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且不同区域收敛于不同的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9—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同时测度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创新效率和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传统创新效率,并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对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呈增长态势但水平偏低,呈无效率状态,进步空间较大;我国三大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且各省市绿色创新效率根据变动情况可以分为平稳型、增长型和波动型三类;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创新效率比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传统创新效率低,且中西部差异更显著;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导致我国绿色创新水平的提高,且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大于技术效率,其与ML指数变动的趋同性也更高;我国绿色创新的动态效率呈现中部>西部>东部的格局,且多数省市的ML指数均大于1,存在不同程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国27个省区作为决策单元(DMU),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11年不同省区地方高校科技投入产出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展开松弛变量分析,分析投入冗余指标和产出不足指标,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创新机制,对提高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和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等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以衡量区域绿色创新水平,基于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和绿色创新效率两个指标,将30个省份聚类划分为四种发展模式;在控制了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以及环境规制等变量后,回归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绿色创新的提升;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产业协同集聚对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需进一步发挥要素投入在产业协同集聚中的作用,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区域绿色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有效运行不仅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助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创新价值链视角进行框架切入,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2014-2018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展开实证测度。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在2014年到2018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局面,年均增长9.7%,2016年后技术效率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了规模效率变动的影响。(2)我国东部地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更趋近于最优化前沿面,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省际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各省份间的技术变化指数差异较大,各省份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呈现相近趋势。(3)各省际区域对不同资源投入的敏感性程度不同,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创新投入资源冗余或分配管理不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运用DEA模型对2010-2015年我国涉海高校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其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分解,分析了我国涉海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涉海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其中长三角地区最高,环渤海地区居中,雷琼地区最低。我国涉海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之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有扩大的趋势。区域内差异是涉海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差异的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