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鹏  陈军  乔格侠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2):1359-1370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人类生产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加剧,人类将面临对生物多样性认知、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国门生物安全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博物馆)包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18个科研机构的19家生物标本馆(博物馆),是我国动物、植物、菌物及化石等标本保藏、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主要实体场馆,是2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和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的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博物馆)标本藏量、管理和利用代表着我国战略生物资源的整体水平,在国家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国门生物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基于对其整体现状的全面分析,文章阐述了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博物馆)的基本定位、组成与布局特点,馆藏标本的规模、组成与特色,以及与发达国家标本收藏机构的对比;系统概述了依托标本馆在战略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经典分类研究、志书和图谱编撰、标本信息数字化、科学普及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并阐述了对前沿科学研究、国家重大需求以及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支撑作用。同时,全面分析了生物标本资源收集、保藏、研究与可持续利用、信息数据共享等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制约生物标本馆(博物馆)运行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建设国家生物标本馆的具体思路,展望了生物标本资源收集的未来格局,以及生物标本馆(博物馆)运行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自建院以来一直在国际科学前沿、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安全需求、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上寻求一种平衡。作为国家最高自然科学学术机构必须面向国际前沿、必须对人类有自己的贡献、必须自立于民族之林、必须引领中国科学的发展;作为国立研究机构又必须为新中国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建设与严峻的国防安全尽到自己的职责、必须成为国家高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必须在国际高技术领域有一席之地:作为用纳税人的钱支撑的具有良知的学术团体又必须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共享的资源与环境信息、必须为社会进步提供思想资源和文化食粮。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学科布局与发展就是在这三种强大力量的左右下进行的,她所走过的道路就是由几乎全面扑向国家与社会的事无巨细的技术需求到抽身致力于更为关键与事关长远的战略高技术、建立研发“航空母舰”集群。  相似文献   

3.
1995年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成立,旨在统一指导、协调中国科学院生物培养物资源工作,以加强对全院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的支撑。2015年,该委员会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生物遗传资源库工作委员会,包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11个科研机构的12个资源库。中国科学院生物遗传资源库保藏的生物资源类型涵盖了植物种子和离体材料、人及动物的细胞株和干细胞、微生物菌毒种、淡水藻种、海藻等,以其基础性、权威性和前瞻性区别于产业部门和大学所属的资源库,代表了我国生物资源设施保藏的水平;每年面向国家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环境治理、重大疫病防控、医药健康、生物能源开发、农作物育种等,提供各类生物资源4万—5万株/份。文章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生物遗传资源库的基本定位、组成、生物资源规模,及其在科学研究、国家重大需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并根据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生物资源收集保藏和共享利用的重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Under the joint auspices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s & Technology(MOST)and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more than 1,600 Chinese scholars including CAS and CAE members,chief scientists of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dubbed 973 Program)and directors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社会语境下国立科研机构在科学传播体系建设方面的使命。在此基础上,回溯了中国科学院围绕"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中心工作"开展的科学传播生动实践,从中总结出国立科研机构科学传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阐释了科学传播体系建设的经验,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建院65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等一系列创新成就,阐述了民主办院、人才强院、开放兴院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中国科学院的基本方针和中心任务,展望了中国科学院实现"四个率先"的宏伟蓝图和在国家科技进步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历史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Since CAS is charged with the key task of carrying out strategic, fundamental and forward-looking studies for this country, it is incumbent upon CAS scientist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National Progra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KIP) spearheaded by CAS.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CAS has made a series of remarkable advances in Western China with reg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bases, exploration of crucial scientific problems, the training of talented people, and providing consultation services for decision makers.With the furtherance of the national drive to develop the country's western region, CAS will step up its efforts and increase its funding, to make more and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面临的形势和国家的战略需求,讨论了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工作的定位、总体战略、评价标准、体制和机制创新等问题,对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以及空间等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工作关注的战略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肩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职责使命,一贯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在分析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制度规范和重要举措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模式特征。基于中国科学院案例,从战略制度、专业安排、模式举措、管理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对于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As China's leading academic institu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in natural science, technological science and hightech innovati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is committed to making fundamental, strategic and forwardlooking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national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1.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以国家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基础,中科院开展的院地合作,为国立研究机构科技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结合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本文归纳了中科院院地合作的四种基本模式,并以院地共建研究机构为例总结了中科院在院地合作的空间布局、功能布局和学科布局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到21世纪中叶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文章分析了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国际化是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履行国家使命的重要支撑,高水平国际化人才队伍则是科研机构国际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回顾了中科院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目前的差距与挑战,并提出以高水平国际化推进中科院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发展思路与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国、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研究的发展历程,从研究项目的组织与实施、研究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及研究成果的获得与影响等各方面对中科院在我国纳米科技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中科院乃至我国在纳米科技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未来纳米科技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gives an introductory accou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facilities at the CAS over the past six years since the initiation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in 1998 an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ational 10th Five-year Plan in particular. In addition, it expounds the key points for the future work at the CAS in this regard.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集聚力量开展引领性科技攻关,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责主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文章以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为具体案例,总结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双碳”关键科学问题,以及聚焦“双碳”关键技术需求和逻辑体系,组织多学科协同专家团队,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数据支撑、确保咨询观点全面客观针对性强,强调决策支持目标、多管齐下扩大咨询研究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为我国碳中和的科技研发、科学组织管理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大宗商品价格国际话语权与我国经济安全研究为案例,对中科院科研机构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功能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原因,中科院法律主体性质从《中国科学院暂行组织章程(草案)》开始就存在着模糊的倾向。现有法律主体性质的制度性确认,缺失基础性的法律内涵,使得中科院法律主体性质稳定性和权威性不足,从而难以满足中科院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客观需求。因此,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建议尽快通过专门性立法确认法律主体性质,设立专门性国立科研机构法人主体,以及明确行政管理授权等方面重构中科院法律主体性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档案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科技资源。新时期,国家对科研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野外台站开放共享与网络化建设对野外台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野外台站档案管理的新问题,文章在调研中国科学院137个野外台站及50个依托单位的数据、文件和档案管理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并探索完善建议。文章对提升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丰富科研档案资源内容、构建基础科技资源体系具有一定实践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平原,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黄淮海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等多沙性河流冲积而成,历史上长期面临旱、涝、盐碱、风沙等农业生产问题。在此背景下,以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熊毅院士为首的研究队伍,于1963年进驻黄淮海平原,创建了"井灌井排"治理盐碱的核心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以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为主的研究队伍再次会聚封丘,开展治理旱涝灾害和改良低产土壤工作,并由此建立了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简称"封丘站")。自建站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农业部和中科院等大力支持下,以封丘站为野外基地,国内科研人员联合开展了系统研究和技术研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揭示了潮土障碍形成机制和土壤质量演变规律,解析了土壤有机质的周转规律和土壤结构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土壤地力定向培育的对策;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创建了土壤地力培育和大面积均衡增产栽培技术,并在河南省20多个粮食生产重点县示范推广。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研发了道地金银花和树莓规范化、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建立了"企业+科研+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院地合作是中国科学院与大学、企业、地方政府等各单元联合合作,共同推进国家创新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认为,新时期,中国科学院应该加强院地合作工作四方面的认识,即科技需求的战略性、资源布局的区域性、功能目标的引导性、运行机制的系统性。在这种认识下,提出院地合作当前或未来面临的四项重点工作和四种能力建设,且基于实践工作,建议成立院地合作研究中心与工作网络;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和多领域的交流平台;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