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重新建立与密切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关系,构建以期刊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办刊队伍,对建设高品质科技期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分析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关系的基础上,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刊群为例,阐述科技期刊组建学术共同体的路径及成效,提出编辑作为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纽带,应在增强学术共同体凝聚力方面发挥更多作用。【结果】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以凝聚优秀人才资源为目的,以成立编辑委员会、青年编辑委员会、审稿专家队伍、特约编辑团队为主要抓手,以成立以作者读者资源为核心的学术交流组织为补充,组建学术共同体30余个。通过邀请学术共同体成员深度参与期刊出版活动、合作举办学术活动、共同策划出版热点选题、开设新栏目等手段运营期刊学术共同体,办刊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结论】学术共同体是重要办刊力量,编辑部应重视期刊学术共同体的组建与运营,探索建立学术共同体与期刊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共同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学术共同体角度探讨师范类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与“双一流”建设协同发展机制,探索二者协同发展路径。【方法】以9所“双一流”建设师范类高校的自然科学学报为例,结合高校“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基于学报网站、中国知网与问卷调研统计2019—2020年学报发文情况、栏目设置、影响力指标和学术共同体建设相关举措等,并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结果】以“双一流”建设师范类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能够通过发挥编辑与编委的核心纽带作用和具有针对性的主题出版,推动学报和一流学科协同发展。但受学报国际传播能力、主办高校的管理机制与学术评价体系影响,其助力高水平成果产出的效果并不理想。【结论】师范类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应通过优化栏目设置、探索双语传播与增强学术引领3个方面,提升学术共同体成员协作效率与高水平成果产出协同度,实现学术共同体内涵价值,推动学报与一流学科高质量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繁荣的重要载体和指挥棒,创新学术期刊的工作途径赋能于功能定位,可以助力学科高速发展。已有研究局限于在传播功能范畴讨论学术期刊的导向作用,弱化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独立性,未能关注发挥学术引领功能的主动性。【方法】基于期刊运营视角,描述、分析《公共管理学报》推进公共管理领域案例研究转型工作的实践案例。【结果】揭示期刊学术引领功能的内外在影响因素和因果机制,根据发挥学术引领功能的强弱探讨多种工作途径,进而构建期刊学术引领的运营模式。【结论】拓展学术期刊功能定位的理论研究,为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话语权视角构建学术期刊四维评价框架,推进话语权与期刊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梳理国内外期刊评价的研究现状,对话语权与学术话语权的概念进行界定,论述学术话语权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期刊四维评价框架与学术期刊话语权提升策略。【结果】学术期刊话语权由主体、内容、客体、渠道、效果5个话语形成要素有机配合、相互作用而成,其评价可从引导力、原创力、影响力和传播力4个维度展开,评价方法可从数据获取、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和模型应用4个方面进行创新。【结论】以多维度、多要素、多指标、多方法融合评价学术期刊话语权是大数据环境下的必然选择。要提升学术期刊话语权,就要树立学术地位,挖掘热点领域,构建多元立体的传播格局,紧跟全球挑战和需求变化,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生学术论文中多发的学术不端现象,探究此种现象对学术环境、学术生态和学术出版的侵蚀和伤害。【方法】 概括分析了研究生学术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表现特征及成因。【结果】 提出基于学术共同体的视域,从制度、规范、技术层面构建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体系。【结论】 科技期刊应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出版环境,促进期刊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互联网+”战略在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指明发展方向。【方法】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以“互联网+”思维视角审视期刊功能,展开调研和分析,探索构建高校学术期刊学术空间的思维要素和选择途径。【结果】 以用户导向、开放有序、公平公正、互动融合、协作分享的“互联网+”思维,全面提升期刊的平台内容、用户服务、学术经营、传播渠道等,构建高校学术期刊科学信息协同共享的全生态学术空间。【结论】 “互联网+”下新型的学术空间以便捷、开放、共享的传播方式促进了学术信息的流动和与受众的互动,有助于高校学术期刊承载学术研究、交流与传播服务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审稿人行使学术话语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探索审稿人学术话语权的提升策略,为优化同行评议机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梳理审稿流程,厘清各主体权利与义务,建立审稿人学术话语权运行机制模型,针对审稿人学术话语权行使现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所提模型可有效模拟理想状态下的同行评议流程,为深入考察不同参与者争取学术话语权的博弈过程提供清晰视角,也为寻找提升审稿人学术话语权的策略提供契机。【结论】规范的同行评议流程和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为审稿人行使学术话语权提供更好的保障,推动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促进学术繁荣。  相似文献   

8.
【目的】 借鉴知名科技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韩春雨事件”中的作用与表现,探讨中国科技期刊在学术争议中的处理流程与应对策略。【方法】 采取典型案例法,对事件的关键节点与当事期刊的处理流程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科技期刊和科学共同体在应对学术争议时存在发现机制缺失、互动机制不足、职能缺失等问题。【结论】 中国科技期刊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建立常态化与专业化的学术评议委员会与专家库,加强防治体系建设,提升学术争议事件的处理能力。加强与科学共同体的合作、自治与调节监督,有助于促进科技期刊的机制建设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互联网时代的学术传播的特征出发,论述了加强学术期刊多渠道、全媒体传播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对当前学术期刊面临的困境作了回顾和分析,力图从多个维度来构建学术期刊的多元化共生模式。【结果】 在国际化、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下,学术期刊亟需二次转型,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入信息化因素,从传统出版模式转向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知识服务产业。【结论】 结合互联网法则和逻辑来重新整合学术出版的运作模式,推演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第三方数据库、社会政府之间的多元共生路径,提升学术期刊的知识服务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国外学术出版机构参与开放科学建设的具体实践,为我国学术出版开放科学建设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网络调研和文献梳理,对国外10家学术出版机构的出版实践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其在科技期刊、科学专著、科学数据、同行评议等方面的实践举措与开放模式。【结果】国外学术出版机构的出版模式以金色开放获取为主,但开放资源占比各有不同。开放出版资金运作以资源处理费为核心,同时出现集体支付、众筹等可持续开放出版实践。国外学术出版机构通过弹性开放政策逐步推进科研数据、同行评议报告等附属研究成果同步开放,丰富学术交流生态。利用资源平台集成多种类开放资源,方便用户访问和使用。【结论】我国学术出版机构应顺应开放科学发展态势,调整出版业务结构,推进期刊开放出版业务纵深发展,横向扩展不同资源载体的开放科研成果。关注以作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满足作者的开放出版需求。构建跨部门的开放协作网络,集成内容、资金、出版服务与资源平台,提升开放出版的集体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普遍较差的现状,总结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方法】 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学术中国”微信公众号的经营策略,总结其成功经验。【结果】 通过个案数据分析,总结“学术中国”微信公众号运营思路,为国内学术期刊提供参考。【结论】 运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准确定位,加强微信公众号内容生产,重视跨媒体融合与盈利模式构建,整合学术期刊资源优势,提升科技期刊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以阅读效果为导向的阅读引导模式,提高学术期刊微信内容传播质量。【方法】基于认知理论对学术移动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以具代表性的11个高微信传播力中文科技期刊公众号的278篇原创性推文为例,分析其阅读引导策略及存在问题,继而提出构建以阅读效果为导向的移动阅读引导模式。【结果】具有良好阅读效果的学术移动阅读涉及具体阅读目标确立、重要内容注意加工和情境模型建构等主要认知环节,样本期刊尚未形成相应的阅读引导策略。可构建包含目标引导、视觉引导和要义引导的阅读引导模式,提升科研读者的学术移动阅读效果。【结论】改变学术传播理念,从追求阅读量转向提升阅读效果,对于提升学术期刊移动传播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研2020年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学术共同体行动出版(Community Action Publishing, CAP)推动下的期刊或者出版平台商业模式,为国内科技期刊商业模式提供借鉴。【方法】主要采用网络信息调研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法,根据CAP出版内涵、经营策略及收费模型,总结其商业模式特色及对国内期刊发展的启示。【结果】PLoS CAP以多刊集群化协同发展;透明化商业模式,增强公信力;多种收费模型交叉互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作者的需求;限制利润比例,减轻合作机构费用压力,防止论文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 APC)异化增长;简化费用收取流程,降低机构非科研工作占比。【结论】在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经济来源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可借鉴CAP商业模式,从用户角度出发,丰富替代APC的我国科技期刊收费模型;鼓励期刊探索新的价值链,优化经营策略,多元化盈利模式;完善期刊收费监督管理机制,提升期刊公信力;简化缴费流程等以构建适应我国期刊发展前景的新商业模式,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的封面论文和非封面论文在下载量、被引频次等上的差异,以期为提升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借鉴。【方法】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大学》4种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2018年和2019年发表的450篇封面论文和821篇非封面论文的下载量和被引频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4种期刊的封面论文在下载量、总被引频次、被核心期刊引用频次、被非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引用频次等方面的表现均普遍显著优于非封面论文,下载量与各引用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封面论文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新闻传播学期刊应重视选择封面论文,增强封面整合设计,努力拓宽封面论文传播渠道,加大社交媒体传播力度,探索全媒体融合出版,以提升封面论文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利用新技术进行学术短视频生产的方法和实践经验,为科技期刊利用学术短视频提升公众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调研科技期刊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术短视频生产中存在的创作困难、质量不高、不能持续供应等问题,提出新技术赋能的学术短视频生产方案。【结果】借鉴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SCIS)的工作经验,科技期刊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术短视频自动生成,用视频制作App辅助学术短视频创作,或利用HTML5技术提升短视频的可交互性。通过对比SCIS学术论文的短视频宣传和文字内容宣传发现,生动有趣的学术短视频能够获得比文字内容更高的浏览量,可有效提升学术论文的传播力。【结论】借助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科技期刊能够高效、高质量、可持续地进行学术短视频生产,有利于实现学术论文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策略,促进科技期刊与短视频融合发展。【方法】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与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构建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营策略。【结果】基于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经营效益与传播效果4个维度构建了包括10项二级指标和32项三级指标的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评价框架,为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结论】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正向的评价效用,可以利用考核指标提升学术短视频的运营效率。科技期刊运营者应重视内容运营规划,重点增加粉丝数量,强化目标用户管理,提升学术短视频传播效果,持续优化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服务转型背景下,为提升出版服务能力,打造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生态闭环,寻求学术期刊知识服务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方法】通过生态隐喻和系统构建法,构建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框架,并在明确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寻求优化策略。【结果】基于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对象不同层次的知识服务需求,循序渐进地构建学术期刊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反馈”全程化服务系统。【结论】进行对学术期刊全程化知识服务的深度思考,可助力学术期刊服务转型和出版服务能力提升,提升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影响力和增值能力,推动中国学术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海瑞 《科教文汇》2023,(24):10-13
学术共同体具有互动共享、协同发展、愿景激励等功能,可有效拓展教师创新思路、凝聚教师创新合力、激发教师创新潜能,赋能高校科研创新。高校应通过完善学术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团队人员结构、合理配置学术资源、营造和谐文化氛围等举措来提升学术共同体运转效能,从而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创新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质量特刊对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内容质量与影响力的作用,探寻通过组织特刊提升期刊质量与知名度的内在机制与规律。【方法】 基于《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5年来特刊组织的实践,分析特刊在提升学术质量和期刊传播能力等方面的贡献,以及特刊组稿的方式、经验与启示。【结果】 期刊组织高质量特刊不仅能够吸引高质量稿件,增强期刊国际影响力,还能挖掘和发现期刊所需人才,向世界展示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讲好中国故事”,为期刊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结论】 英文科技期刊应抓住发展机遇,着力组织高质量特刊,逐步提升内容质量与影响力,打造中国科技期刊品牌。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构建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的理论框架体系,为开展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评价、加强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政策梳理、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厘清有关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的政策文本,总结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在出版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不足,分析提升出版服务能力的突破口和方法路径。【结果】从学理层面提出宏观和微观2个维度的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理论内涵,界定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外延,从而构建由作者(读者)服务能力、学科服务能力、学术服务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战略服务能力五大结构要素组成的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框架体系。【结论】树立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是发挥学术期刊出版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性作用的关键,将学术期刊出版的各项功能统摄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中来是新时代中国学术期刊出版业的使命担当。基于提出的理论框架体系开展学术期刊出版服务能力评价和建设,“以评促建”最终推动学术期刊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