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十个重大科学难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自从1989年3月弗里希曼和庞斯宣布了成功实现 “冷聚变”以来,在科技界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持批评意 见者认为是伪科学,病态科学;持温和态度者认为在室 温下实现可观测(d,d)聚变是不可能的。由于它在能源 上的可能的巨大应用潜力,也使得一些国家政府部门参 与进来。例如美国的能源部,日本的文部省,我国的原国 家科委现在的科技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都给 予了一定关注。正如人们普遍感觉到的:从来还没有一 个科学问题像“冷聚变”这样引起如此广泛的长久的争 议。(应该补充一句是讲在现代,更为激烈的是还有日心 说)本文想从所谓“冷聚变”的实质,它的主要产生方式 及它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来论证它是一种客观的、新 的物理过程、它所以有过半个世纪的起伏和以各种各样 的方式和名称出现是因为人们未能抓住它的本质所  相似文献   

2.
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科学家在3月23日举行的美国化学学会年度会议上宣布,他们已经在实验室证实了冷聚变。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21)
冷聚变自从被发现,就一直饱受争议。其争议的来源是核反应的产物与常规核理论不相匹配,另外是实验可重复性差。目前热聚变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质量非常小的原子,一般指的是氘,其在高温和超高温下使得原子核的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核力的约束,从而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核发生剧烈碰撞,碰撞所产生的聚合反应生成了新的,质量更大的原子核,而其中的中子在此期间从中逃逸出原子核,产生巨大的能量。就目前而言,实现热核的可控聚变难度十分巨大。相对于热核聚变,冷核聚变却是理想的未来新能源,冷核聚变相对于热核聚变制备设备来说,仅仅占地大约两平方米,并且在反应过程中无中子产生,无辐射。其原材料从海水中获取,原材料储量巨大。因此,冷核聚变有望成为人类最理想的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的知识链机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温有奎 《情报科学》2004,22(3):286-290
本文提出了知识裂变与聚变是知识管理的本质。从生产要索的变化与转移,知识管理模式影响投入产出,个人知识裂变是知识创造的根源,知识聚变是知识管理的本质四个方面论述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5.
太阳在燃烧     
对于人类来说,太阳可以理解成一个永恒的能源,因为它以核聚变反应的方式燃烧。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理论上太阳可以燃烧100亿年,但实际上它的稳定燃烧只有70亿年左右。太阳的能量是由核聚变产生的。共有两次核聚变,一次是氢聚变,一次是氧聚变。太阳聚变能我们过去和现在使用的太阳能就是氢聚变产生的,这是宇宙中最高效的核能,在聚变中释放的能量最多。根据太阳的质量计算,太阳的氢聚变能持续90亿年左右。但是,到了晚期,在大约90亿年的时候,太阳将会启动氮聚变。氦是氢聚变产生的,它比氢原子核更大,  相似文献   

6.
田湘红 《科教文汇》2012,(28):200-201
“正名”是孔子阐发其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孔子从“正名”的功能性层面阐述了其涵义.即“正名”是为社会成员立规以实现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和良性运转。为实现“正名”,孔子提出了两种路径:一为根本性的路径,即礼;一为辅助性的路径,即政、刑。  相似文献   

7.
核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裂变能是重金属元素的核子通过裂变而释放的巨大能量。 受控核裂变技术的发展已使裂变能的应用实现了商用化, 如核(裂变)电站。但是, 核燃料来源、核辐射风险以及核废料的处置等因素限制了裂变能的发展。 聚变能是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释放出的能量。目前开展的受控核聚变研究正是致力于实现聚变能的和平利用。核聚变的燃料是氢的同位素氘(D)和氚(T), 氘在地球的海水中有极其丰富的蕴藏量, 总量约 40 万亿吨。 每升海水中所含的氘完全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料 340 升汽油。 按目前世界消耗的能量计算, 海水中氘的聚变能可用几百亿年。特别重要的是聚变产生的废料为氦气, 是清洁和安全的。因此, 聚变能是一种无限、清洁、安全的新能源, 核聚变能源是最有希望彻底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这就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遗余力竞相研究、开发聚变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9):F0004-F0004
彭先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参与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彭先觉院士还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核能和平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最近,针对我国能源面临的严重问题,彭院士提出新型聚变——裂变混合堆可能是解决我国2030年后能源问题的合适途径,而聚变能技术发展在中近期内应磁约束与惯性约束并重。  相似文献   

9.
核聚变能是最理想的清洁新能源。等离子体研究所已建成的中国第一个、世界第四个超导托卡马克HT-7核聚变实验装置,其上实验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正着手建设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 HT-7U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实际使用纯聚变能之前,建造托卡马克型的稳态聚变-裂变混合堆,是发展我国洁净核能系统的重要一步。等离子体研究所将为聚变能的开发及其前期利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1月1日 欧共体委员会科研总司批准法国原子能总署伽达拉歇聚变研究部与我院等离子体所的聚变联合研究项目。这是欧共体第1次支持欧洲聚变研究单位与中国的专项合作研究。l0日 北京天文台在兴隆观测站发现—个比2000亿个太阳还要亮的类星体。  相似文献   

11.
马德里宣言     
最近惯性约束聚变(ICF)的研究结果已使获得高增益ICF最基本的可行性问题得到解决。问题已经明朗化,即应该制定一个十分积极的设计、建造和运转ICF的计划来演示实验室高增益聚变.  相似文献   

12.
天才与大脑     
乔梁 《百科知识》2010,(9):11-13
古今中外,不少人相信,名人或天才的大脑肯定与常人大不一样。火脑中必然有某种东西决定一个人成为天才。例如,要么天才的大脑容量大,或者大脑表面积大,要么是他们的大脑神经元多于常人,或者是他们的大脑沟回多,皱褶深。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内竞争国际化,国内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国际竞争国内化.即国外的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很多企业即使不走出国门.也要同这些跨国公司进行角逐。因此,企业如何通过“聚变”以发展壮大自己与国际企业抗衡.是我国很多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同时.聚变后的大企业如何通过”裂变”以保持活力继续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4.
15年前,两位化学家观察到了“冷核聚变”现象,不过由于当时的实验存在一些缺陷,致使其他科学家未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从而有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科学发现便被美国能源部一纸报告彻底否定,打入冷宫至今。最近,美国能源部拟组织专家对“冷核聚变”进行重新评估,最迟将于2005年安装拿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日前,日本北海道农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培育出了红色、紫色和黄色的新品种土豆。这些彩色土豆要么风味独特,要么有特殊的保健作用,预计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企业重组改制、减员增效等改革付诸实施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同志不时积极主动地去化解,而是要么回避,要么是搞一些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表面上热闹非凡,实质上没有解决多少问题,以致引起广大职工群众的强烈反感。  相似文献   

17.
黄好  马立 《中国科技信息》2023,(4):120-122+125
<正>背景美国能源部于2022年12月13日(当地时间)对外宣布了该国在核聚变方面的一项历史性突破。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于2022年12月5日首次成功利用国家点火装置(NIF)的激光聚变设备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Net Energy Gain)”。这一新闻再次将聚变能拉入公众视野。科学家一直在寻求利用核聚变能的方法,这是因为如果聚变能够以工业规模在地球上进行,将可以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以满足世界的能源需求。聚变每公斤燃料产生的能量是核电站裂变的四倍,是燃烧石油或煤炭的近400万倍。  相似文献   

18.
高新科技园区聚变效应是指区域要素聚集到一定程度之后,在各种要素相互作用之下所产生的快速的、类似指数增长形式的效应.作为一种超常规发展现象,聚变效应产生会伴随出现一些独有特征.本文分析了聚变效应产生的标志,并概括总结了聚变效应的四种模式,即创新催化剂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学研产结合模式、产业集群驱动型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世博会的某些场馆设计中,虽然使用了大屏幕投影,却要么给参观者印象不深,要么显得较为平淡,甚至有些给参观者留下了敷衍了事的感觉。真所谓:成也大屏幕投影,败也大屏幕投影  相似文献   

20.
<正>白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较度的恒星,主要由碳构成,外部覆盖一层氢气与氦气。颜色一般呈现为白色、拥有较小的体积。白矮星是低质量和中等质量(小于10个太阳质量)恒星演化的产物,存在于所有年龄阶段的星族当中,根据资料分析与观测研究得出中低质量的恒星度过主序星阶段,在结束氢聚变过后,便会在核心发生氦聚变,进而演化到红巨星,经过星风、氦闪等演化过程造成质量的大量损失最后变为白矮星。因为其表面大气成分等因素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分DA和DB等不同光谱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