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柯平 《情报科学》2020,38(2):3-10
情报学起源于文献学。在情报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大分野:一是向内容研究领域发展;二是向科学 研究领域发展;三是向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四是向经济及其他社会领域发展。情报学发展史证明,学科发展有其自 身的规律,学科拓展创新不能脱离根本,要处理好情报与技术、情报与信息的关系。由于技术的不断变化、学科名 词的不确定、相关学科影响以及一级学科问题,使情报学面临着新的风险和危机。文章辨析了学科术语,提出并论 证了情报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以知识为出发点;以分析为基本方法;以科技为主要应用领域。分析了情报学变革的 主要路径:观念变革;学科结构变革;方法论变革;范式变革。作者提出建立下一代情报学的思想,包括情报赋能、 大数据情报学、智慧情报学、情报工程学、战略情报学等。  相似文献   

2.
"数象信息科学"和当前研究课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情报学是发展的科学 情报学或信息管理科学,渊源于图书馆学,即人类社会历来研究、管理和利用信息内容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74,自引:6,他引:74  
情报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 ,国内外不同时期从不同侧面对它的定义和内涵有各种表述。综合其共同点 ,情报学是研究有效地运用信息、知识和情报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情报学发源于图书馆学和文献学 ,已发展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1 信息与情报1 1 “信息链”信息与情报是情报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信息 ?什么是知识 ?什么是情报 ?对这些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 ,就不可能获得对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解。“信息”和“情报” ,英语都是“Information”。英语的Infor 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 ,“信息链”由…  相似文献   

4.
李晓花 《情报探索》2005,(3):52-53,119
概括了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网络资源的现状,介绍了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列举了Yahoo搜索引擎分类目录中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信息;选取介绍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目录等4个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导航系统;以及重点介绍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等4个图书馆学情报学数据库。全文最后提出了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网络资源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进行跟踪,选取22种国外SSCI收录期刊论文,借助UCINET、ENDNOTE等工具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热点划分为三个领域:信息组织检索与管理、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用户及相关研究。对这三个领域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DOAJ收录的107种图书馆学情报学开放存取期刊的国家、语种、学科、出版、检索利用方式和质量等资源情况调查分析表明,DOAJ图书馆学情报学开放存取期刊资源建设良好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已成为该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但仍存在国家发展不平衡、语言障碍、出版频率和期数不固定、整体影响力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应通过持续关注该领域期刊信息,定期跟踪有关收录期刊的变化,积极宣传、推介高质量期刊等措施,进一步关注、促进图书馆学情报学开放存取期刊资源的建设,推进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LISA数据库中关于竞争情报的文章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文摘》 (LibraryandInformationSci enceAbsracts,LISA)是图书馆学和情报科学领域包罗最广的文献数据库 ,收录全球 6 0多个国家 ,35 0多种情报学期刊、会议论文资料 ,也是图书馆学及情报学专家的研究参考工具。包含的主题除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之外 ,也包括电传会议、资料库、线上系统、电信、电子出版物等等。出版公司是BowkerSaur,收录年限是 196 9年至现在 ,每个季度更新一次。本文有关的文献就是以《剑桥科学文摘》 (CSA)中的LISA数据库为文献来源 ,选取了 196 9年至 2 0 0 1年的一段数据 ,通过《剑桥科学文摘…  相似文献   

8.
《情报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核心期刊,是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会刊。《情报理论与实践》跟踪报道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现状和趋势,侧重探讨情报学理论方法和热点问题、信息技术与应用、信息服务实践,深  相似文献   

9.
首先以情报学为例,通过关键词综合评价,得出情报学近18年的6组学科创新力值,并分别用GM(1,1)全模型、GM(1,1)部分模型、GM(1,1)新信息模型和GM(1,1)新陈代谢模型对学科创新力的6组值进行模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GM(1,1)新陈代谢模型具有较高精度,然后选取该模型对情报学学科创新力进行预测。接着计算图书馆学近12年的4组学科创新力数据,建立图书馆学学科创新力GM(1,1)新陈代谢模型,用该模型对图书馆学创新力进行预测。最后将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学科创新力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情报学和图书馆学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情报学和图书馆学为例,选取情报学重要核心期刊《情报学报》和图书馆学重要核心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009年10年间论文的关键词,用定量方法深入分析这些关键词出现的规律,对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的学科创新力进行立体评价。具体包括用主关键词交叉率对学科创新潜力进行评价,用共现词生命指数对学科创新活力进行评价,用有效共现词出现率对学科创新保持力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证明定量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分析作为人类学核心思想之一的“地方性知识”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的科学史研究案例,探讨地方性知识的研究给科学史研究带来的变化以及编史学意义,并分析了由于此概念的引进而带来的有关文化相对主义的说法。作者认为,带有文化相对主义特征的引进“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是对多元的历史的承认和尊重,是对其他民族和智力方式之合法性的认同,也更加有益于科学史研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袁继红 《科教文汇》2014,(19):30-31
科学技术史是大学通识教育常设课程之一,在课程安排上,包括科学史、技术史和STS,然而其学科归属却是科学史。这种课程内容和学科归属的不对称源于“科学”概念之内涵的扩展,从古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到近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定义,再到二战后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学内涵从与技术分离转变为和技术合体,最后变为同一个概念“科学技术”,而整个转变和发展的过程总是依循科学的历史发展和其社会建制形式的转变,故科学技术史是广义的科学史。  相似文献   

13.
"赫森论点"的一个重要向度在于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探讨经典科学著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问题。在社会经济需要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赫森用直接的、线性的、可对应的处理方式取代了马克思、恩格斯那里长期的、曲折的、归根结底的作用模式,存在着对马、恩相关观点的庸俗化理解;在自然科学与其他意识形式的关系问题上,赫森单方面强调它们的同质性,回避自然科学的特殊性,存在着对马、恩相关观点的剪裁;但赫森没有尝试用非科学因素解释自然科学的知识内核,非科学因素的权限仅在于影响科学家科研方向和科学问题的选择,这一点上与马、恩的相关观点保持了一致。  相似文献   

14.
论英国地质学的职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 ,科学研究的业余传统在英国的科学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地质学领域的业余传统尤为盛行。然而 ,英国的科学职业化正是肇始于地质学 ,而非已经成熟的物理学或其他学科 ,从而成为科学社会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展了大量当代科学的口述史项目。一方面这些口述史项目以实践的事实证明了口述史在当代科学史研究中的有效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对当代科学史研究的反思,进一步为当代科学史研究引入口述史提供了更加严肃的论据。  相似文献   

16.
HP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文章分析了HPS教育的五个主要特征:以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为基础,强调理解科学本质、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公众。以此为基础,给出将HPS教育纳入我国科学教育体系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科学确立了感觉优先原则。该原则是对认识对象存在性的判定原则,后来被迁移为对认识过程和结果的科学合法性的判定原则。但它受到经验证实原则和经验的"客观性"要求的双重限制。在实证科学语境下,"客观性"的真实含义是"可公共感知性"和"与主体无关性"。人们对感觉优先原则的不适当推广导致科学霸权主义,对经验客观性的要求又导致科学研究的大众主义。  相似文献   

18.
基础科学教育研究与建构主义:中国与西方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兵 《科学学研究》2002,20(6):571-576
本文讨论了国内外教育界在理解建构主义与教育研究之关系问题上的差异 ,分析了“社会建构论”对于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意义与存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科学精神发展的历史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科学学研究》2007,25(4):619-622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不是自然科学的专利。这可以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链条得到证明。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研究诞生了科学精神,逻辑和理性由此产生。从文艺复兴时代起,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的现代科学精神逐渐形成。进入现代,在科学与人文的互动中现代科学精神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Mammoth remains became evidence for many theories about Earth's history, as this study carefully traces. A superb case study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cience and 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