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基本行为准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孝道衰落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现代社会部分家庭中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屡见不鲜,传统孝道已难以维系。在和谐家庭的视野下探析社会主义“新孝道”的内涵并寻求弘扬孝道的途径,实现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化,促进现代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投射出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变革。传统孝道的变异与封建政治的强殖入侵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现代家庭结构和功能的深刻变化、社会文化视角从社会到个人的转变促使传统孝道不断整合,在“以人为本”思想的解构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现代孝道重构要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达成和谐、公正的新孝文化。  相似文献   

3.
养儿防老、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孝道的应有之义,而在新形势下传统孝道瓦解与变异,一种新"孝道"在乡村社会产生。基于化村养老调查,发现这种新"孝道"整合下,老年人逐渐走向自养模式。自养模式建立在理性化关系和劳动观念基础上,惠农政策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此"孝道"整合下这种自养模式已成村庄规范,老年人老有所养不成问题,但老有所乐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4.
羌族历来就有着尊老敬老的传统孝道美德,羌族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伦理思想也是极为丰富的。羌族孝道观念的起源与原始宗教信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孝道观念的核心就是感恩意识,白石崇拜是羌族感恩意识初步形成的最初体现,羊的崇拜是羌族感恩意识从自然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过渡的表现,祖先崇拜是羌族感恩的升华和孝道观念产生的标志。在孝道观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基础之上,羌族的孝道伦理思想最终产生和形成,并成为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孝道伦理思想内涵十分广泛,涉及物质赡养、精神赡养、尊亲敬亲、祭祀缅怀、礼仪礼貌、继志承道、尊老尚老等诸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从总体上看,羌族孝道伦理思想内涵以"养亲、思亲、尚礼、尚老"为主,其特点是儒化性、宗教性、实践性和去政治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孝道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对于当今小学生德育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孝道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实现良好道德品质的构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促进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申宇 《天津教育》2023,(27):41-43
<正>教师作为培育和传递知识文化的重要角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职责尤为重要。而中华优秀的传统孝道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千年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孝道,不仅是对父母尊敬和孝顺的一种表现,更是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和关爱。因此,将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本文以中华优秀的传统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主题,研究并探讨了其实现方式与效益。  相似文献   

7.
孝道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它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曾是统治者维护其家天下的专制统治的工具。作为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工具的孝道和刑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孝道对中国古代的刑事立法、量刑和执行等方面产生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挑战进行探讨,提出传统孝道具有维持家庭稳定、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儒家孝道是儒家适应传统社会小农经济和家国一体社会结构而创造出来的思想体系,对维护传统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儒家孝道的某些具体规范显得与时代不相适应,但其内在的子辈对父母的“爱”与“敬”的伦理精神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家庭人际关系和谐,家庭成员人格发展和谐,推动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要价值。实现儒家孝道的现代转换是发挥其现代价值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其作用不仅限于显性的养老敬老,而且被隐性地植入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本文立足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解释框架,以孝道与秩序的关系为视角,从三个层面依次分析传统孝道的"秩序情结"及其演变。首先,传统孝道内含的宗教意蕴赋予其天人合一和慎终追远的精神秩序情结。其次,传统孝道内生的世俗功能,执着于现世修齐治平的家国秩序情怀。再次,百年历史转型与传统孝道嬗变,造成多元文化冲突与乡村社会失序。最后,新时代呼吁重构孝道,重建乡村良性秩序的伦理之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孝道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一直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在社会呼唤道德良知、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将孝道应用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又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扬弃地运用中国传统孝道,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亚社会认同"能实现孝道传承,促进家庭和美;"登门槛效应"使孝道得以泛化,促进人际和睦;"认知相符"发挥孝道效用,促进社会进步;"交互原则"彰显孝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调查表明,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并不受重视,不少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理解不深或存在误解,我们可以通过弘扬爱心教育、从孝道中发扬社会公德、解除封建孝道的心理禁锢、家校联合实施孝道教育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孝道教育。  相似文献   

13.
传统孝道之现代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孝道具有二重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批判继承传统孝道,倡导孝敬父母,对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推陈出新,实现现代转换,建设新型家庭美德.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在忍辱著史的艰难历程中,人们偏重于对其逆境中进取行为的论述,轻于"孝道"思想对其著史的关注和研究。司马迁遵从家世传统和父亲遗愿的孝道思想对完成《史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把父亲临终时的遗愿和嘱托作为最大的孝道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封建社会的孝道?封建孝道能否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养亲敬老的优良道德传统与封建孝道是什么关系?这是讨论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时常常涉及到的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关系中碰到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孝道文化下的农村养老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文教资料》2010,(4):81-83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它具有相对独立性、继承性,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即促进或延缓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养老模式也一样,文化对其起着强化和弱化的作用。我国农村养老的传统模式是家庭养老。至今.它还是我国农村的主要养老模式。这与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政治(君主专制制度和家长制制度或家族制度)、文化(儒家思想)密切相关。本文以中国的孝道文化为主线,集中探讨了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现今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等方面.分析了在孝道文化影响下的农村养老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7.
吴琦 《职教通讯》2016,(5):71-74
孝道文化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的最基本的特色文化单元。在常州市创新式发展视域下,面对并正视老龄化问题,以传承常州孝文化特色品牌为基础,聚焦于孝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顺应信息化的传播方式做好孝道美德的宣传、孝道文化的研究,依托孝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提升孝道传承的教育力度,同时,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弘扬孝行的主旋律,建构多渠道养老服务体系,丰富并拓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孝道美德与常州地方文化的有机结合,推动富强、和谐、幸福常州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8.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在经典文献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弘扬与践行孝道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人,他们所推崇的孝道思想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发展具有定型和导向的意义,成为中华伦理道德体系的起点和诸德之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孝道的内容、形式、功能也必然随之改变。以新的时代精神为主导,经过创造性的转换,儒家孝道必将焕发生机,为今所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范畴,是孔子思想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中华文明区别与其他文明的重大特质之一。它由人的天然之情,扩大、延伸到国家、社会之上,成为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道德规范。当今社会孝道逐渐流失,人们应重新审视孝道,倡导孝道的回归,从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得以启示,生活实际中自觉践行孝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