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生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那么教学中的精、气、神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李虹昆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187+189-187,189
文章试图通过一些基本范畴,几个概念丛和从教学实践方面上来讨论如何训练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古典舞中表现“措、气、神”,探索培养训练学生“精、气、神”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弱,是患病与衰老的根源。因此,养护好“三宝”,是延年益寿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精”,中医认为是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我们所指的生命物质。“气”,中医也认为是物质,其实,“气”多半不是物质,而是生命物质的活力,它在一定的意义上与“阳”有相同的意义。“气”的物质(氧气)性可归于“精”。“神”,中医与现代科学在认识上相同点比较多,可以认为其主流就是人体的神经系统。“神”表现的生命活力的一面可归结为“气”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在两千年前的生活实践中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辨证施治的治疗体系,而对于人体生命来源和生活机能的物质基础及其演进规律也早已有了相当正确的认识,形成了“精、气、神”——比较原始的学说,它认识到人体生命的来源、生活机能维持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是随着内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精”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物质, 是由先天父母后天水谷(营养物质)之精气化生而成,是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 “夫精者,身之本也”明确地指出这一概念,它包括了“精”“血”“津”“液”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物质。“气”是整个机体和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学中提倡教师教学要有"精、气、神",是指教师具有情感的升腾和冲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传神的情态。这里所指的"精、气、神",是指在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指导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精、气、神"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广泛存在于哲学、医学、武术、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中。本文从中国民族打击乐演奏、教学的视角切入,结合基本功训练、作品演奏、舞台表演等三方面来进行研究,梳理"精、气、神"学说和中国民族打击乐演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贤英 《贵州教育》2008,(18):14-15
实践证明,一个集体要健康向上发展,要综合无数个性推向共性方向,就须得让这个集体拥有一种精、气、神.就小学的一个班级而言,道理相同.一个班集体要和谐向上,那么这个班就应有一种精、气、神.班主任恰恰就是拥有这种精、气、神的催化剂.本人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可鼓不可泄。佛受一柱香,人凭一口气。古来健身强调三个字:精(满)、气(足)、神(精)。都提到一个"气"字。气真的是可以鼓的,鼓,即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剖析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哲学基础、特征和风格.哲学基础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整体观学说.特征是注重内外环境的稳定和"度"的把握;重摄养,轻锻炼,把"动"控制在小劳的限度内;注重精、气、神、形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风格是形神俱养,讲究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整体优化;动以养形,要求形体运动要适量;清静养神,注重人体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16.
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的一种应当具有惩罚的性质。没收财产分为没收全部财产和没收部分财产。犯罪分子在没收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并经法院决定,应当予以偿还。偿还债务虽然具有正当性,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没收财产毕竟是刑罚的一种,理应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因此应当合理界定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的范围以及偿还的方式。在没收部分财产的情况下,以没收的部分财产与犯罪分子剩余财产的比例确定偿还债务的范围,可以同时考虑到刑罚的惩戒功能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农村建设既关系中国的自强、复兴与社会的稳定,也关系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的诸多问题。因此,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的四代领导人对农村建设的问题都是高度重视。党的指导思想从起始于马克思主义以来,有着一显著特点,即一脉相承性,同样,农村建设也不例外。为此,从哲学理论依据、理论品质、发展目标几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8.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娱乐节目如今在国内各电视台已成为与新闻、电视剧比肩而立的主打节目。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新旧交替以及同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梳理,正是娱乐节目中的诸多娱乐元素与受众审美需求的奇妙契合,成为娱乐节目火爆荧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响堂山石窟的类型进行分析,得出分期结论并总结其不同的特征。进而通过对响堂山石窟与东魏-北齐其他石窟的比较,发现东魏-北齐初年响堂山石窟的独特性极为鲜明,到北齐中期以后,响堂山与其他地区石窟特征趋同,形成所谓的"响堂样式"。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高氏家族由"胡化"转为"汉化"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