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教育均衡,是当今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大连市旅顺口区在“双高”普九的推动下。实现了区域内校际间硬件设施的均衡化,但软件建设以及学科教学质量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我们三涧堡中心小学作为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兼管辖区内两所村级小学。如何让辖区内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公正、同等的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及其所折射出的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解决区域内学校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真正实现区域内校际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校际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促进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的均衡发展。其中,区域内校际师资的均衡发展是更为关键的问题。没有校际师资的均衡发展,就不可能有校际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保证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教育不均衡发展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是教育内、外部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表现在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人群间教育发展的相对差异,并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从政策导向、国家权力的介入入手,扩大教育资源总量并合理配置,尽力实现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发展的目标,更是教育发展的过程和促进教育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汪丞  方彤 《早期教育》2005,(8):i004-i004
日本当代教育十分发达,教育均衡化也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究其原因,其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功不可没。它是促进校际之间师资均衡发展,进而促进校际之间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最终实现整体教育均衡发展的极为关键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河西区小学教育发展联合学区是由临近学校组成的非行政性的区域合作发展共同体,围绕共同的愿景,校际间资源共享、互动教研,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各学校自主、主动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机制。学区制下校际间全方位合作、多因素互动,系统动态中实现了共同发展。联合学区推进了城市城区相邻学校的均衡发展,择校热开始降温。提升联合学区这一校际合作新机制的效果需要建立新的激励评价机制、借助专业科研力量的支持,也有赖于各阶段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区化管理 为减小校际间差异,东城区进行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尝试,学区化管理与校区化建设应运而生。学区化管理即按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状况和行政区划,将北片10个街道划分为五大学区,学区内校际间结成联盟,共同开展教研、科研、考研的一体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中,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克服优质资源短缺和不均衡的困境,进而达到“节省成本”和“质量提升”的双重目的。但当前县域内教育资源共享依然不足,通过对西北三省四县的实证调查发现:教师资源共享整体不足且教学点问题最为突出、校际共享教育经费过程中对教学资源投入不足、教育物力资源共享缺失且校际呈现等级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公平与效率冲突导致共享理念被忽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校际共享缺乏资源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缺失,导致共享主体间博弈难消除;学校布局过于分散,导致校际资源共享可达性较低。因此,各级政府应从建立共享理念、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优化学校布局等方面着手,有效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市积极推行"学区制"实践模式,形成了"建设教育主体功能区"、"推进九年一贯制对口入学"、"统筹县域内校际资源"、"立足内涵发展全域整体推进"几种具有特色的运行方式。针对"学区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操作间的矛盾、资源调配与监管力度不足以及学区内校际间质量差距等问题,建议通过设置学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学区资金保障制度以及构建学区监管评价机制来完善"学区制"实践模式,将其作为进一步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科尔曼报告”是在二战后随着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思潮的出现以及美国民权法案对教育机会均等现状调查的要求而产生的。报告对美国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校际间差距对不同种族的学生有不同的影响,造成儿童学习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学校的物质条件,而是学校内的社会因素。“科尔曼报告”深刻地影响了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对分析和探讨当前我国“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给区域教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契机。城乡学校间教育水平的差异已成为困扰教育的一个难题,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在分析校际教育差异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和观点。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头中心小学是全国首批书法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中心校依托师资和硬件配备,实现了书法教育的优先发展,却也形成了与村小、教学点的差距。城头中心小学通过实践研究,发挥乡镇中心校的示范引领及管理作用,立足校本教研,提升村级小学书法教育水平,逐步缩小并消除中心校与村小在书法教育上的差距,探索出一条有效促进农村小学书法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市新浦地区“西三校”区域联动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受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制约,各地方教育发展不均衡,差距较大。家长对教育的需要远远超过了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名牌学校的过分追捧加重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本文以地区学校的区域联动为例,以联片教研、校际联动、教师交流为方式,探索教育发展的均衡性,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相似文献   

13.
张福 《华章》2011,(36)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主要表现为: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等发展;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严重威胁了教育公平和公正,校际合作是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差异性”校际合作是校际合作机制的创新,它致力于学校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转化为共享资源,从而提高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文章阐述了“差异性”校际合作制度的设计理念、实施动力机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均衡、协调、优质发展已逐步成为指导区域基础教育的一种新的理念和发展观。它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区域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在城乡间、校际间、群体间和学生间。均衡发展应从政府切实承担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教育公平: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加大区域统筹力度,整体推进均衡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几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参考》2006,(3):I0004-I0005
北京朝阳区垂杨柳学区辖区内共有16所学校。近年来,在朝阳区教委提出的“创办首都一流教育”目标指导下,学区发挥其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的功能,充分挖掘辖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学校办有特色,率先实现了小区域内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朵朵靓丽的素质教育之花正在杨柳大地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逐步推进,教育公平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高中校际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要求均衡配置高中教育资源,取消重点高中、重点班级,实现高中校际均衡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在追求高中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8.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县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区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现有条件下,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做到县域教育资源校际均衡配置,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具体探索出了一些实现县域义务教育校际资源配置均衡化的新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推进教育公平、实现和谐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要求。教育公平是和谐教育的中心内容,又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强调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为政策保障.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强化内部管理为过程,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确保受教育者平等接受教育为目的,努力缩小地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差别,创设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师资水平均衡是重中之重。如今的上海浦东正面临教育规模沪上最大但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难题,如何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考验着决策者们的谋略。 浦东新区教育局第三教育署以构建“学科教研联合体”为抓手,通过校际结对,联合探索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推进区域内学校走向共同发展。在近日召开的第三教育署学科教研联合体推进会上,署内四所学校首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他们创建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