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显然是不妥的。关心孩子,怕孩子走上邪路,这虽然没有错,但通过日记窥探孩子心灵的行为方式却不可取。这也显示了一些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无力感。要了解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孩子的朋友,在交流与沟通中,不经意间为孩子解疑释惑。只要孩子走在正路上,大事不糊涂,家长也就没有必要在偷看日记这种事情上动心思了。而日记本作为孩子小小的个人“领地”,对孩子宣泄情绪、审视自我,观察生活都至为重要,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  相似文献   

2.
陆芳 《教师》2014,(21):128-128
正一、亲子交流的含义亲子交流,应是家长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以信任和理解为前提,敞开心灵,互通思想、观念、知识、技能、行为对错等方面的有无,以达到触动心灵、激发情感、激浊扬清、共同进步之目的的一种言语、眼神和肢体交流。亲子交流的基本含义是:①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处于同一位置,相互平等;②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敞开彼此心灵,相互信任;③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交汇心灵眼神,相互理解;④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互通  相似文献   

3.
<正>一、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保证与孩子融洽沟通教育是个双向理解、贯通和配合的过程。家长希望孩子的身心及诸多方面朝什么方向发展,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家长如何营造一个与孩子和谐沟通的环境;家长对孩子富于变化的心理特点的正确掌握。是现代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教育是孩子受教育的起点和关键,要做到家长能与孩子心灵沟通和谐融洽,家长必须主动适应孩子的心理特点,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用合理适度、  相似文献   

4.
孔璇 《师道》2015,(2):39-40
孩子的心灵,就像湛蓝清澈的天空,纯净而美丽。作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有一万个理由去呵护孩子的心灵。最紧要的,是要用宽容在孩子们的心灵天空上,绘出一道绚丽的彩虹。家长们无一不想竭力呵护孩子的心灵。殊不知,孩子心灵的天空上出现的阴霾,有许多正是家长自己造成的。有一回,班里两个孩子闹起了矛盾。还只是二年级小小的孩子,连吵架的手段都很幼稚:互  相似文献   

5.
家长爱自己的孩子毋庸置疑,可是怎样爱孩子才能滋养他的心灵让其健康成长呢?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接纳孩子本人,尊重他的感受、个性和想法。家长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进而接纳他人。家长如何看待"接纳",直接影响亲子互动,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6.
现在很多家长都苦于无法和孩子交流:孩子有话不愿和家长说,孩子在想什么,家长无从知晓,而家长的话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的心灵间仿佛有了一道无形的鸿沟,彼此之间有了许多的不理解、抱怨,甚至严重对立。其实,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是个习惯问题,这种良好的习惯,最好从小就开始培养。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的赞扬声,有些家长感到茫然:“孩子大了不听话了,我们管不了了,也不知道该怎么管。”近两年来,高中生家长对此类问题的反映尤为突出。基于此,我校以“走进家庭、走进学生心灵”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家长与高中生沟通不畅的难题。◆寻找沟通不畅的原因我们以“走进家庭、走进学生心灵”为主题开展班主任家访调查活动,结果发现,家长与孩子普遍沟通不畅。其主要原因是:70%的孩子不愿听家长唠叨;85%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10%的家长平时与孩子不见面,见面就批评;28%的家长不管孩子进步与否,总是不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作为家庭教育的两个参与方,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家庭教育的成功进行离不开家长与孩子双方的紧密配合.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然而,在家庭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对如何处理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这一问题,存在着两个误区,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作为家庭教育的两个参与方.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家庭教育的成功进行离不开家长与孩子双方的紧密配合。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然而.在家庭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对如何处理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这一问题,存在着两个误区,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成长中的孩子难免会犯错误。批评,是家长们教育孩子时经常用的一种手段。但因家长们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一手段,当孩子有过失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非打即骂,这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损伤,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因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起不到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松林 《家长》2008,(5):24-24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给孩子贴上诸如"坏孩子"之类的不良标签。我们想过没有,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前不久有则消息说,乌鲁木齐市二十多个被学校和家长"放弃"的"坏孩子"自发照顾一个流浪儿童,这让这些孩子的家长的心灵在震撼之余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是一位幼儿园园长,也是一位母亲。她从教育者的角度阐述了科学的教育观.又从妈妈的视角讲解了如何处理在孩子成长路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本书记录了240多个家庭亲子生活案例,分别从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何培养孩子的品格、孩子的生活习惯、孩子的学习、怎么做家长、如何完善自我等八个方面展开.有着极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杭州市上城区教委与本刊”两代人”栏目举办了“我与孩子一起成长”征文活动。上城区各个学校的家长踊跃参加,他们充满深情地讲述了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灵体验,文章写得朴素自然、精彩生动,读来深受感动。经专家评定,有63位家长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将陆续选登获奖文章,希望有更多的家长重视和关注家庭教育,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话每位教师都清楚;“教师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这话每位家长都能理解。这两句话折射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而在现实中,家长与教师之间却往往存在隔膜,甚至出现两者都认为自己在承受着不被对方尊重乃至受伤害的情况。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请老师与家长都多一分平和,怀一份感恩吧!  相似文献   

15.
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了不少精力和财力,但效果往往不佳。主要是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违背了孩子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着许多误区,我们只有走出误区,了解亲子教育的原则,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心灵舒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身体哪一部分最重要,您可能会说是心脏。那么比心脏更重要的呢,我们说是心灵。作为家长我们在关心孩子生理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心灵……”这是宣师一附小家长、学校请《知心姐姐》杂志“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的戴燕华老师为家长进行专题讲座——关注孩了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所谓“心罚”,是指一些家长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与嘲讽。这对孩子稚嫩的心灵有极大的伤害。一般来说,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不管家长训斥与嘲讽的出发点多么善良,理由多么实在,但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儿童心理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性格的养成,是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万霞 《辅导员》2013,(3):45-46
由于工作竞争的压力.许多父母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如何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孩子心目中,我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理会,甚至为所欲为。在父母心目中,你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管,自己任劳任怨。孩子不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父母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恶性循环.孩子的心离家长越来越远。作为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家长和孩子建立起这种沟通.就从一年级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沟通形成一种习惯。第一阶段: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我发出"感恩与期盼"的倡议。请家长写出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最感人、能震撼孩子心灵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9.
家长肯为自己的孩子进行智力投资,并且都会尽力而为。许多家长愿意在家里和孩子一起支持教师的工作,尽管他们很少主动要求帮助教师,然而,这并不说明家长失去了兴趣。如果教师请求帮助,大多数家长都愿意与教师合作。然而,家长需要教师请他们,也需要教师指导他们如何帮助。Carnegie学业成绩委员会报告指出,那些工作很有成效的教师都让家长介入了自己孩子的家庭作业。 这篇文章指出了家长应该怎样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家长在家里参与孩子的读书、听力训练、看电视  相似文献   

20.
一些注重教育的家长在孩子幼龄化阶段常常在睡前读故事给孩子听,我想这不仅仅是为了催眠,更是为了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品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这种教育形式开始淡忘和漠视。从我个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