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叔同](1880—1942)五四时期音乐教育家,学堂乐歌的选曲填词音乐家。浙江平湖人。1905年至1910年间留学日本,习西洋绘画,旁功音乐。1906年创办的《音乐小杂志》,是在东京编印,寄至国内发行的刊物。只出过一期,是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回国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绘画,音乐教员。工诗词、擅长书画篆刻,作有歌曲《春逝》、  相似文献   

2.
男儿第一志气高所谓“学堂乐歌”,指的是清末民初的学校歌曲。其特点大致有选曲填词、文白兼用、以西洋模式为主的音乐风格。据钱仁康先生考证:我国的第一首学堂乐歌是始作于1902年的《男儿第一志气高》。这首歌也是“学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最初是从民国初年的学堂乐歌开始的。那时,学校没有正式的音乐课程,也没有正规的音乐教材,其内容基本上是根据西方或日本的一些名曲填词而成的歌曲。学唱这些歌几乎是那时音乐课的全部内容,所以当时的音乐课也称唱歌课。如果我们用本文题目所要探讨的眼光来审视当时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学堂乐歌)的话,那么显而易见,除了歌曲中的歌词及其半文不白的表述方式还算有点“民族化”之外,在旋律上则大多是外来的洋腔洋调,如《送别》,《春游》等。  相似文献   

4.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儿课毕放学归……”一曲遥远而熟悉的《夕歌》,将我们带到上个世纪初令人怀念的岁月。这首《夕歌》是我国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学堂乐歌,由艺术家李叔同填词。那时,每天放晚学前,学校规定各班级首先由老师作当天的小结,然后师生高声齐唱校歌《夕歌》。当年的校舍早已不复在,但唯有这首《夕歌》一直传承到今天,这首唱了百年的校歌,是一代代东关学子心中最为熟悉的旋律;质朴的歌词,是同学们人生奋斗的座佑铭,也是百年名校的精神火炬。学校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的“《夕歌》传唱”活动,卓有成效。低年级要…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近现代的新歌曲创作,发端于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当时,在废除科举的热潮中建立起来的新式学堂开设了唱歌课,学堂乐歌应运而生,但绝大部分是音乐教师采用日本或西洋的歌词填词而成。只有少数几首词曲是新作。“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肖友梅、赵元任等人创作了一些艺术歌曲,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在艺术上也有一些新的创造。1920年,当肖友梅的艺术歌曲《问》,被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学堂乐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杰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4):79-81,85
在中国音乐史的分期中,常常把学堂乐歌看作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开端。学堂乐歌缘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变法新政",为适应中国人民富国强兵、抵御外侮、追求民主自由的强烈要求,由李叔同、沈心工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所倡导,它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发展,不仅在思想启蒙方面给当时的青少年学生以深刻的影响,而且为音乐知识的普及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送别》歌是李叔同先生根据一首外国名歌的曲调填词而成的一首传唱很广的老歌。在本世纪初创作发表后相当盛行,常常在朋友惜别的时刻增添一份缠绵的柔情。为新新人类所熟悉则是源于80年代一部优秀的国产影片《城南旧事》,将《送别》作为主题歌获得诸多音乐大奖,更为影片增色不少。而近日播出的以李叔同老人生平为素材拍摄的一部电视片《弘一大师》再次令这首歌流行起  相似文献   

8.
最早提出在新式学堂里开设音乐课的人是康有为,1989年他上书光绪帝主张开办学堂,开设“歌乐”科.最早出现的“乐歌”是1902年沈心工在日本编写的《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最早创办音乐刊物的是李叔同1906年创办的《音乐小杂志》,上面有他亲手画的贝多芬像和介绍贝多芬的文章,这也是中国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开始.最早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的音乐学家是王光祈,他于1933年以《中国古代之歌剧》获得波恩大学博士学位。最早的管弦乐队是1920年肖友梅在北京大学创办的十七人编制的管弦乐队,他任指挥排演过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  相似文献   

9.
(一)1903年,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全校都在传唱着一首歌,歌名叫《男儿第一志气高》,它的曲调来自日本童谣《手戏》,教唱者为该校乐歌课老师沈心工。此歌标志着中国学堂乐歌的正式诞生。所谓“学堂乐歌”,其实就是清末民初新式学堂的学校歌曲,就是我国学校校歌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学校音乐教育所采用的歌曲。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确定新兴学堂设立"乐歌"一科,当时,有志于从事于音乐教育者,纷纷起而制作新歌,编印教学课本与歌唱曲集。新创作的乐歌,题材非常广泛,歌词通俗易解,唱起来朗朗上口。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匪浅,本文就其起源、推动乐歌摇篮的巨匠,音乐表现等探索其对后世的影响,论述学堂乐歌文化的历史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李叔同的歌词创作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支奇葩。其中,以学堂乐歌为主的唯美歌词创作代表了他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题材丰富,感情真挚单纯,透露着浓厚的古典意味,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歌曲中不少优秀作品,其歌词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这对它艺术品格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现代歌曲的早期倡导者李叔同就是一个典范。他在1914年对美国奥德威作词作曲的通俗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曲谱小有修正,重新填词,创作了《送别》,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歌曲的经典。题名《送别》,意境以至词句参照了《西厢记》莺莺长亭送张生一折,夕阳古道无人语、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等句子,化入了李叔同的歌词里面。清人龚自珍的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是李叔同所赞赏的,也部分挪到歌词里而毫不露痕迹。  相似文献   

13.
在电影版的《城南旧事》中,有一段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那就是由李叔同作词,英国人奥德维作曲的《骊歌》(又名《送别》)。它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风靡一时,是一首传唱度非常高的学堂乐歌。逸诗有《骊驹》篇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客人临去歌《骊驹》,后人因而将告别之歌称之为"骊歌"。  相似文献   

14.
<正>在电影版的《城南旧事》中,有一段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那就是由李叔同作词,英国人奥德维作曲的《骊歌》(又名《送别》)。它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风靡一时,是一首传唱度非常高的学堂乐歌。逸诗有《骊驹》篇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客人临去歌《骊驹》,后人因而将告别之歌称之为"骊歌"。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是现在全国的中小学(包括师范学校)统一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音乐课是从什么时间起,由当时的中央政府规定为新式学校中所开设的课程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之《音乐·舞蹈》卷“学堂乐歌”条中是这样说的:“1900年‘庚子事变’后,清政府被迫于1902年颁布学堂章程,对乐歌课开设予以认可。”也就是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认可在新式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当时叫“乐歌”课)的时间是在1902年。同卷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条又说:“1903年清政府对在新学堂中设置乐歌予…  相似文献   

16.
<正>(一)1903年,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全校都在传唱着一首歌,歌名叫《男儿第一志气高》,它的曲调来自日本童谣《手戏》,教唱者为该校乐歌课老师沈心工。此歌标志着中国学堂乐歌的正式诞生。所谓"学堂乐歌",其实就是清末民初新式学堂的学校歌曲,就是我国学校校歌的源头。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咚敲。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送别》是一首由美国人约翰·P奥德威谱曲、李叔同填词的歌曲,李叔同是将西洋艺术引介到中国的先锋人物,是最早应用西洋作曲技法作曲的人之一,除了他本人作词作曲,他喜欢选用西洋的曲调配上自己的词的创作方法以达到推广西洋歌曲及作曲法的目的。他选曲配词的歌曲极为优美和谐,如《送别》,它对离愁的渲染一直感染到今天的人们。  相似文献   

18.
学堂乐歌是近代中国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一种新音乐形式。以此开展的音乐教育.成为中国近代新音乐教育标志的学堂乐歌教育。在效仿西方音乐文化的实践中,它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相比。以学堂乐歌教育为代表的新音乐教育在音乐创作手法与乐器使用、教学机构与科目西化、专业音乐教育家培养等“硬件方面”的发展更具时代性。对清末民初新音乐教育形式——学堂乐歌教育在产生与“硬件方面”创新之处的研究,影射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作用等“软件方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李叔同的歌曲《送别》,采用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乐曲,选取中国古典文化意象填词,同时也受到日本歌词的影响。这首歌曲词曲交融,独具韵味。本文探求李叔同留学日本时所接受的外国音乐文化熏陶对他后来创作《送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音乐文化,其一般涵盖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学堂乐歌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系列鲜明的特征,并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开启的标志。当时学堂乐歌的时代特征以救亡图存、提倡新精神、致力于国民素质之改善、鼓励学习新文化为主要内容,其创作的基本原则为"取彼国之善本,易我国之歌词。"表现出了中西合璧的音乐特色。另外,学堂乐歌集体而歌的形式,由校内走向社会,对其后大规模的群众歌咏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