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日记",按字面意义可以简单理解为"学生循环写日记",其具体含义是指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一个学习小组内,学生轮流负责写日记。这种循环日记写作形式不仅使小组成员间相互理解,还能相互督促学习。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课上或多或少存在着训练不足问题,课上训练时间有限,课下又不能保障一定的写作量,因此采用循环写作模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一、分配小组,促进学生交流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问题解决式、主题研究式学习活动,并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及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积极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态度,使所学的各门学科知识和技能相互联系和深化,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农村学校综合实践课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为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开展了关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的课例研究。通过引导学生课前调查、课上分享交流、总结梳理方法、课后反思提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树立了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会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生研讨课、翻转课堂和慕课等新的课堂教学呈现形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何组织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将成为这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新生研讨课为例,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目标、原则、内部分组和效果考核等方面,对新生研讨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通过共同体成员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启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达到提高新生研讨课程教与学的质量。同时,力求为其他新的课堂教学"学习共同体"的合理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五年级两位数学教师教学同一节课"数字与信息"。这是一节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课前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字与信息,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交流等活动。而这两位教师在处理"公民身份证"这一知识点时,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以取得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案例一:师:请各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老师课前布置了调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通过巧设疑问、自主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合作交流、体验挫折与成功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来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通过巧设疑问、自主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合作交流、体验挫折与成功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来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实践的主体。笔者结合语文实践课的教学谈几点认识。第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活动课,它是以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就应该注意语文的学科性,即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训练,既相对独立,各有训练重点又相互联系,只有全面协调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在《感受春天》语文实践活动课中,从配乐感情朗诵、学生交流描绘春景的词语,到训练连…  相似文献   

9.
邢艳红 《考试周刊》2009,(23):185-185
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以求得解决问题和深化认识的一种方法。讨论课是一种基于现代教学观念而通过师生及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来达成目标,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式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一、课前预热一有效预习。明确目标 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关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有效的教学过程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对话,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因此,为了保证“四要件”的有效实施,课前准备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教与学的目标所进行的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的共同活动,所以它既是教师课前预设的合理展现,又不免会碰到课堂"意外"的发生.能够出现课堂"意外"的课算是好课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有句评课的行话,叫做"过分顺畅和完美的课不一定是好课,能够难住老师的课才是好课".这话很有道理,它折射出"以学为本""还学于生"的新型的课堂教学观,因为前者是立足教师的教,而后者是偏重学生的学,所以只有有效把握课堂"意外",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点,才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真正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课堂上,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教学中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尝试采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来组织课  相似文献   

13.
借助"问题卡"可以捕捉学生预习的问题和课后或单元生成的问题,解决课堂的互动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时空得到延伸,促进学生的问题化学习。课前"提问卡"是抓课堂起点问题,可以概括预估问题;课中"任务卡"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解决互动问题;课后"答疑卡"是知识的巩固深化,可以解释再生问题;单元"问题本"是知识的积累反思,可以深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不再仅限于三尺讲台,而是更多地融入学生之中,借助家长资源,领着学生走向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去指导、去帮助、去诱发学生的新的发现,新的开掘。在一系列的老师、学生、家长的合作互动中交流,使老师、学生、家长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正"倍数和因数"相关内容的复习课,笔者上过多次,采用的方法也是一般复习课中常用的问答方式,但是学生总是表现得兴趣寥寥,多是被动学习。在一次不经意间,笔者抛出"自行整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这一核心问题,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整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都能一一解决。现将教学片段简要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英语听力课的热身活动中,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学习、讨论、交流能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人文精神与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提出的问题能有效地激活学习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对顺利地引入听力课能起着较好的热身作用。  相似文献   

17.
项目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概念的思考和探索[1],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并围绕问题解决而展开的学习。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营养午餐",属于综合与实践内容,由于涉及的数学知识简单,技能单一,思维含量较低,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通常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搭配,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也就不能彰显这类课的价值。倘若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展开,置学生于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数学问题,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层层突破难点,通过不断碰撞和深度交流,最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定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因此,笔者将这节课定位为微型数学项目式学习,以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18.
结合作者多年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经验,探讨"研究性学习 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好处。  相似文献   

19.
高华 《陕西教育》2011,(1):69-69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拓宽交流的信息空间.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如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及其连续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