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理环境的概念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整体论观点,它强调了心理环境各构成要素对整体功效的影响和制约。从心理环境概念的历史考察出发,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心理环境中诸多要素对于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效能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理环境的概念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环境的内涵,其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对高校德育提供了心理动力、价值导向、舆论氛围、激励机制、行为规范和情感支持.构建优良的高校心理环境,强化其德育功能,是新时期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其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心理环境的概念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环境的内涵,其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对高校德育提供了心理动力、价值导向、舆论氛围、激励机制、行为规范和情感支持.构建优良的高校心理环境,强化其德育功能,是新时期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其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环境和工作形势作为依托,以高校95后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和成长现状作为切入点,对95后大学生成长现状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挑战、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以获得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策略,以期待能够推动大学生德育工作效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环境.其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德育工作无形环境的建设.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无形环境,一要塑造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完美人格,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资源;二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课堂;三要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它有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精神,还能为德育创造和谐、稳定的心理环境,因而其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7.
陈正桂 《高教论坛》2012,(11):89-92
要真正有效建设高校德育工作队伍,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包括很多要素,认识的角度和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而真正能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供认识论基础的,应该是价值、环境和结构认识。  相似文献   

8.
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环境。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德育工作无形环境的建设。构建高校德育工作无形环境,一要塑造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完美人格,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资源;二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课堂;三要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无形的德育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从实证访谈与调查的结果分析入手,基于行为构成要素角度归纳研究生强势行为的特点,得出研究生病态异质型高自尊心理是该类行为内在的心理归因。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者务必对此高度重视,多渠道对其进行综合防治与引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对终身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投向成人高校,但依旧不能改变其边缘化的事实。成人高校的学生有其特殊性,其德育工作更需要依托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文章通过对成人高校社团运作的研究,找出社团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成人高校的、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社团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全文以传统德育方法为起点,分析传统德育方法的特征,潜藏在方法背后的观念、传统德育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心理咨询方法的特征,比较了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异同,提出德育中借鉴使用心理咨询方法的限制和条件,介绍心理咨询方法在德育中的具体使用。认为有必要在德育中有限制、有条件地引入心理咨询方法等新因素来补充、丰富德育方法,以改善传统德育方法,并使之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纷繁复杂的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德育受教育者个体需要未得以满足和实现、德育目标“高大全”、忽视德育的个人享用性、德育过程简单化、德育方法粗糙、德育方式简陋、德育评价扭曲等原因,高校德育实效性十分低下。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与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长期目标,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创新德育工作方法,走“主体育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政治教育实践与创新存在多方面的困境。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应实现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全面协调,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坚 《高教论坛》2005,(4):130-132,168
在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加强高等院校中的教师教育,是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将其分解为:思想道德素养、学术素养、教学素养;其次提出了加强高校教师教育的几个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够对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大学是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由于电大德育主体的特殊性,当前电大德育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应更新思想观念,加强队伍建设,拓宽渠道,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德育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芬 《成人教育》2009,29(8):20-21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决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而这一教育模式的推行又为实施和深化高职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和平台。校企合作德育是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德育合作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对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高职德育工作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左蔚琳 《科教导刊》2020,(2):170-173
新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充分发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一方面能够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另一方面将有效提高高校德育的教学效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新时代背景下应采用"医学+德育"混合双模式;心理发展和心理补救两手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做好心理危机干预、跟踪以及监控工作;加强心理咨询工作者队伍建设;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工作的方式来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对高职院校学生实验实训教学中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方法和要求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多年来一直引人关注,近年来学校德育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而心理教育又与德育相脱离。通过对二在内容、目标和方法等方面的分析,发挥心理教育对德育的积极作用,将二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