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崔冉 《文教资料》2012,(12):95-96
《谭史斋论稿四编》是葛志毅老师继《谭史斋论稿》(2001)、《谭史斋论稿续编》(2004)、《谭史斋论稿三编》(2006)之后的又一力作。《谭史斋论稿四编》是"金景芳师传学者文库"之一,主要对秦汉时期天老与黄老、纎纬河洛受命学说和儒家的君子道德责任伦理等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重大学术问题作了集中论述,具体内容包括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史学:中国文化托命之本,中国古代姓氏制度与宗法分封体制,中国古代的记事史官与早期史籍、论夷夏与一统等。  相似文献   

2.
以书斋之名将自己的学术成果结成文集付梓行世向来是中国古人的优良学术传统,其中相当多的著作作为传世佳作,成为今人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葛志毅先生的《谭史斋论稿三编》(以下简称《三编》)与此前出版的《谭史亳论稿》及《续编》正是对这一优良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三编》主要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应如何应对、《春秋》的义例、周代妇女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上述问题,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研究心得或观点看法。这无论对于中国古史研究还是对于中国学术史研究都是极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继《谭史斋论稿》(2001)、《谭史斋论稿续编》(2004)之后,葛志毅教授的新著《谭史斋论稿三编》,继续秉持其考镜源流、出经入史和人文会归的治学特色,一方面苦心承绍古代学术固有传统,一方面竭力再建当代文化统系,其学术旨趣多有迥异时流之处。  相似文献   

4.
《谭史斋论稿续编》是葛志毅先生近年来继《谭史斋论稿》之后先秦史研究的又一成果结集,其主体部分是先生参加夏商周断代工程子课题《尚书》可信性研究的论文撰著。捧读是书,感慨良多。先秦史在中国史学中向称“显学”,前辈大师们硕果丰富,其治学成果累累昭示学人,常令后学不敢窥其门径。先生以其丰硕的研究成果立于先秦史著述之林,这本身即为不朽之伟业,更何况先生此集所收之撰著,  相似文献   

5.
《谭史斋论稿续编》是葛志毅先生最近推出的又一部古史论文结集,内容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历史文化本原面貌及其流变的考辨和中西学术思想范式差异的论析评说。葛先生在抽绎、归纳多年古史研究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中西学术研究思想方法差异的深刻体会,从理论的高度指出当下学术研究应有明确的使命方向,即走出西方文化神圣阴影,弘扬中国文化有价值的本原传统。从内容之广博、资料之翔实、方法之独到和思想之深刻等鲜明的学术特点来看,《续编》无疑堪称古史研究的又一部力著。  相似文献   

6.
梁建邦《史记论稿》对司马迁的爱国思想,司马迁“李陵之祸”、《史记》的修辞及本校勘与理解等进入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论述。本对对《史记论稿》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有关本理解问题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7.
当人类社会步人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时,当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远程教育,远程教学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远程教学的教与学有哪些特点,如何对远程教学进行质量评估等问题必然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且这些问题既属于理论问题,也属于实践问题,更属于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学术问题。由刘仁坤、刘尔明两位先生撰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远程教学论稿》一书(以下简称《论稿》),以比较新的方法和研究视角,全面系统地阐释和回答了这些问题。通读全书,我们可发现《论稿》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当人类社会步人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时,当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远程教育,远程教学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远程教学的教与学有哪些特点,如何对远程教学进行质量评估等问题必然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且这些问题既属于理论问题,也属于实践问题,更属于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学术问题。由刘仁坤、刘尔明两位先生撰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远程教学论稿》一书(以下简称《论稿》),以比较新的方法和研究视角,全面系统地阐释和回答了这些问题。通读全书,我们可发现《论稿》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和核心价值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9.
栾俊林先生近期出版的《通俗电影美学论稿》(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是他近几年从事电影艺术研究和评论的文章集粹,该书在我国电影界自成一家之言,填补了通俗电影美学研究的空白,具有几个较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近代文学艺术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有关中国近代文艺批评、文艺思潮、美学思想史的论著相继问世。这些论著或着眼于文艺批评史的梳理,或侧重于美学思想的评述,于各自的领域多有建树。华南师范大学陈永标教授的《中国近代文艺美学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以下简称《论稿》)则以独到的眼光、新颖的见解将近代文艺理论批评的研究和近代美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近代文艺美学的特征及其内涵,正如洪柏昭教授在该书序言中所说:“大大开拓了文艺美学研究的视野,提高了近代文艺美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近期,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就张浩文的长篇小说《绝秦书》举办了研讨会。单正平教授别开生面,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一千古名训为切入路径和尺度来评议《绝秦书》;周泉根教授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来阐发《绝秦书》的奥义;王学振教授认为该长篇是中国自然灾害书写当之无愧的扛鼎之作;廖述务副教授认为:《绝秦书》呈现出历史的未完成性与开放性;学科的研究生们分别从小说史质地、小人物之死、灾难下的反思、爱情悲剧等角度,对《绝秦书》进行了多元分析与批评。  相似文献   

12.
夏同龢是清代贵州两位文状元之一,其《行政法》著作等实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粱光华、饶文谊、张红辑校的《夏同龢文辑》,资料丰富,点校精当,对研究中国法学文化的发展史,激励后学追步先贤,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傅安辉教授的<鲁迅研究>>是系统地阅读、了解鲁迅及鲁迅研究的一本好书,因为它具有系统性,史料性和体悟性,能给你一个立体的鲁迅,并且语言优美而不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14.
从科技史角度,对素以志怪小说而闻名于世的《阅微草堂笔记》进行了初步探讨,阐释其中科学技术和西方文化等内容。认为著者纪昀对中国古代科技虽有了解,但并不精通。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是既惊奇西方科技的先进,又担心传教士意图不纯。所以,纪昀对科技内容仅仅是谨慎地关注。《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的科技内容虽然所占比例很小,但却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思考,在美国校园中》是柳柏濂教授在美学习和学术研究期间,通过在生活、教育、科学等领域的所见所闻,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的比较分析,特别是对我国的教育改革进行了深思。其思考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而且两者统一。  相似文献   

16.
戈公振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记者、新闻史学家、新闻教育家。他从事新闻事业二十余年,为我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新闻学诸多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譬如其报业经营思想就颇具建树。戈公振的报业经营思想涉及报纸定位、发展战略、新闻管理、广告、发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当今的报业经营与管理仍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乔彬的《唐宋词艺术发展史》是其近年来词史研究的一部新作。全书以文化的发展与转换理论为枢纽,考察唐宋词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作风格以及词人流派的主要变化。具有鲜明的学术个性和独创性,具体表现在,运用文化转换理论,描述与评价唐宋词的发展历程,使读者在系统了解唐宋词艺术发展的同时,也能了解这些艺术特点形成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8.
《周易》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历来备受推崇。但由于历史上文化垄断现象和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江湖术士们故弄玄虚,使其蒙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预成论和宿命论思想毒害人们,产生了巨大的消极作用。随着思想解放和国际上易学热的兴起,国内易学爱好者日渐增多。为了发挥易学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对易学的思想体系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厘清,破除其神秘色彩。从哲学视角分析《周易》思想体系自身的矛盾,以掀开其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9.
谭嗣同的《仁学》堪称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旋风”。在这本巨著中,谭嗣同在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佛教精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崇仁斥礼”的批判精神。这一精神成为当时社会民族资产阶级伦理思想两面性的真实写照,对封建纲常礼教给予了无情的抨击,同时也唤醒了当时追求革命的诸多知识分子对中国黑暗社会以及当时革命任务的清晰认识,从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