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真实地再现了亿万人民迎送周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教学时要先简介周总理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对周总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播放哀乐伴以范读课文,以创设情境,渲染沉痛、悲哀的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然后引导学生依序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2.
《十里长街送总理》以质朴的文字真实具体地展示了首都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的感人情景,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衷心爱戴敬仰和沉痛怀念之情。本组训练的重点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教学这篇课文,学生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明确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是怎样写的,进而学习写文章时,一要真实,不说假话;二要具体,不说空话。为了突出这个训练重点,教学时可以分四步进行。 一、在理解内容中渗透训练重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再到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虽然是两个方面,但绝不是孤立分开的。对于读写训练重点,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逐步认识,要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渗透。教学时,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1、等灵车时从哪里看出人很多?课文中着重写了哪些人?他们的动作、神态是怎样的?2、灵车开来时,灵车是什么样的?人们是怎样向灵车致敬和望着灵车哭泣的?3、灵车远去时,人们  相似文献   

3.
《送雨衣》(五年制第二册22课、六年制第二册18课)这篇讲读课文是讲周总理和邓妈妈无微不至地关怀警卫战士的故事。全文紧扣“送”字来写:第一段,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一个“突然”下起了大雨的“深夜”,很自然地引出了“送雨衣”这件事;第二段,主要讲邓妈妈深衣冒雨“送雨衣”的情况;第三段,写邓妈妈把雨衣披在小郭身上,并转达了周总理的话。中心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4.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九册)一课最后一自然段主要是写周总理的灵车过去了,人们仍然不肯离去的感人场面,表达了人们希望能永远和周总理在一起的真挚感情。教师可这样教学: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生: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写灵车过去了,人们还不愿  相似文献   

5.
【课例简析】《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九年义务教材小语第九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内容具体,情深意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人民群众对周总理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可特意自制一套抽拉复合投影片。在教学中辅之以录像、录音等电教手段。“痛送总理”,能收到较佳效果。【导学设计】一、运用电教,巧妙揭题定“痛”调。授课伊始,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观看《温暖》、《送雨衣》、《周总理的睡衣》等投影片,进一步了解周总理关心清洁工人、爱护普通战士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与教法提示】: 《难忘的一课》是篇讲读课文,内容是讲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通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教学中,要抓住这条主线,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上课时,可以通过检查预习,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然后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贯穿全文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一边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一边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做到学文不断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在大海中永生》记叙了伟人邓小平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小学生年龄很小,对当时的情景知之甚少,对于课文中人们的怀念和悲痛之情难以理解。要使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相融合,达到人与文的情感相通,可以以“情”为主线贯穿始终,分三步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8.
前看紧密照应,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五年制七册第32课)一文写作上的显著特色。一、题目和内容的照应“送”是《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题眼,“送”字贯穿文章始终,文章内容与“送”紧密照应。“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戴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写灵车来到前,人们等着送。“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  相似文献   

9.
范读:激发情趣。范读是引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最好办法。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最后一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当时人们的感情,我是这样读的:“可是/灵车/渐渐———远去了。”“远”字读得很轻,“了”字读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到。读“灵车消失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一句时,“站着”二字重迭,朗读时语调缓慢,充满依恋之情,音调由小逐渐增大。这样,一篇文章读完,把学生带入一种肃穆、沉重、悲痛的气氛之中,学生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领读:体会情感。有一些课文感情色彩比较强烈,但由于课文的…  相似文献   

10.
《周总理的睡衣》是一篇看图学文 ,它通过邓奶奶为周总理补睡衣这件事 ,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精神。课文篇幅较短 ,语言朴实无华 ,但情真意切 ,令人感动。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周总理、邓奶奶艰苦朴素的精神 ,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时可采用下面方法 :一、抓住一条主线《周总理的睡衣》这课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了解艰苦朴素是革命的传家宝 ,学习周总理、邓奶奶艰苦朴素的精神。因此 ,教师应紧紧抓住“艰苦朴素”这条主线 ,贯穿教学始终。无论是指导学生看图 ,还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都要围绕这条主线进行 ,把图或文中的人与人…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首都人民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 ,加深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的思想感情。2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送别灵车的感人情景 ,体会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三、教学准备 :录像机、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揭示课题同学们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医院逝世了 ,噩耗传来 ,举国悲痛 ,人们佩戴黑纱 ,在11时清晨 ,自发地云集在长安街两侧等待总理的灵车 ,和周总理做最后的告别…  相似文献   

12.
所谓思路,就是作者一层一层地表现出文章中心思想的路子,亦即“文脉”。如果说思路是文章的纲绳,那么,词、句、段就是缀在上面的珠子。纲举而目张,脉络清而义理显。下面试以自己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为例,谈谈讲读课抓文章思路的体会。 1、粗读课文,探思路。布置预习时,我除让学生运用工具书自学字词外,还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这课是写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意在让学生探索作者的思路。课堂教学时,检查预习情况后,我再解题。紧接着,我让学生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课文哪一部分是写人们和总理的灵车告别的?还写了哪些场面?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就能迅速把握住:课文最后一部分是写人们和总理的灵车告别场面的;第一、二段分别描写了人们等灵车、望灵车想总理的动人情景。这样,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结合板书;“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全文思路就出来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学生也就能自然地将课文按三个场面分为三段。  相似文献   

13.
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情感——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学建议□福建特级教师林润生本组三篇课文均选自原“部编”教材。《一夜的工作》通过叙事和抒发感受来表现周总理的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林海》通过对大兴安岭景物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兴国安邦的...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第七册32课《十里长街送总理》,作者以凝练、深沉的笔触,生动地描写了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一日首都人民群众送别总理的感人情景。文章以灵车为经,哀思为纬,经纬交织,情景交融,集中地表达了亿万人民无限热爱和深沉缅怀周总理这一主题。全文分三段。第一段,通过对时间、空间、人们的装束、性别、年龄和等望的形象描写,表现了人民群众等候灵车的盼望焦急的心情。开头,作者用“灰”“阴”、“冷”三个形容词,点明了天气特征,烘托了人们沉郁的心境。写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六册第16课)按时间顺序,用“总——分——总”的方法,写出小兴安岭的美丽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时,可分三步展开。第一步,预习课文。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查字典、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再反复阅读,思考文章内容、写法。在此基础上,教师抽查学生掌握生字、新词情况。第二步,导读全文。  相似文献   

16.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记叙了首都人民冒严寒、踏冰霜,沉痛迎送周总理灵车的感人情景,抒发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热爱和深切怀念之情。理解人物的神情、动作和心理活动。体会情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如何抓住重点,缘文悟道,体会情感呢?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第七册《十里长街送总理》是篇讲读课文,节选自《人民文学》一九七七年第一期吴瑛写的《在沉痛悼念的日子里》。作者忠实地记载了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天,首都人民群众在长安街上送别总理灵车的感人情景。课文选取了“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三个历史镜头,表现了人民群  相似文献   

18.
《十里长街送总理》真实地记叙了首都群众在长安街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抒发了群众对总理的爱戴、尊敬、依恋之情。情感炽烈,浓郁而真挚,是一篇给学生以情感教育的好教材。但是由于写作年代离学生远,加之学生对周总理对人民的关怀之情缺乏感性体验,所以教师反应上好这篇课文难度较大。往往是教师激动不已,学生冷漠旁观,甚至怪老师“自作多情”,教学场景极为尴尬。为此,如何进行《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感教学就值得探讨了。这里,略谈三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十里长街送总理》写了首都人民在长安街上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情景。这件事发生在一九七六年一月,现在的五年级学生当时才一、二岁,对周总理不熟悉,这对学好课文是一困难。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周总理的伟大崇高?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热爱周总理的思想感情呢?在课文教学前后我做了以下工作。一、教学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熟悉周总理,认识周总理的伟大本文教学前,我有目的有计划地在班上开展了这样两项活动:1.召开一次周总理事迹报告会2.搞一次周总理图片展览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做到“两个一”:(1)课外阅读一篇关于周总理的文章(2)请爸爸妈妈讲一点关于周总理逝世前后的社会情况及人们悼念周总理时的心情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认识了周总理为什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苏教版第七册《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怀念邓小平爷爷,内容感人至深的课文,重点描写了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伴随鲜花一起洒入大海的动人场面。那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如何贯彻“课标”的精神?我以“创设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