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每个人都遇到过挫折,挫折是一种生活现象。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时候,我们有过烦恼、忧愁、痛苦乃至绝望。这种受挫的感觉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一、挫折行为的表现特征 调查表明,职专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都曾有过遭受挫折的体验。挫折行为在表现形式上有以下特征: 首先,在受挫折的程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自90年代以来,一大批独生子女相继进入职业学校,给校园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新的变化,他们兴趣广泛、见多识广、自尊心强,但由于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些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总的来说,多数学生没有受过挫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就极易产生心理重负,无法忍受所受挫折。而有的学生因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及环境的熏陶,认为受挫折不会…  相似文献   

3.
刘小先 《教书育人》2006,(10):19-20
很多人认为高校的毕业生无论从年龄还是从心理成熟度来讲他们都已经算是一个成人了,他们已经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然而现代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成熟,尤其是在应对挫折和承受挫折方面的能力显得非常欠缺。所以作为高校的教育者们,应该重视对毕业生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学生心理挫折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是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的事情,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的影响,挫折容忍力普遍偏差,容易产生偏激行为,必须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必须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从挫折的认知、挫折的容忍力训练和挫折的心理调整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它不仅能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大学生活,而且对他们的人生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者孙烂明教授曾对中小学生受挫折的范围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生受挫折的范围遍及其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但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或惶惶不安,或知难而退,或束手无策,极少数甚至走向自我毁灭。在挫折日益普遍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使他们懂得“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艰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使他们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第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的制约,造成中国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而这些孩子每天都生活在长辈的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中,久而久之,这些长期生活在顺境中的孩子抗挫能力差,受不得半点委屈,有些孩子因受挫折而离家出走、甚至是自杀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开展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何谓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  相似文献   

7.
高丽金 《考试周刊》2014,(11):162-162
何谓挫折?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各种领域里,寻求真谛、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遭遇到的由客观、主观的因素造成的失利、失败、打击、屈辱等种种干扰和障碍。可以说,一切事物的成长、成功一定有过挫折经历。  相似文献   

8.
黄昕 《青海教育》2014,(9):108-108
我们生活的当今时代,竞争日趋激烈,生活、精神压力日益增加,因而经常会遭遇挫折与不快,需要我们加强自身调节与意志锻炼,增强挫折耐受力,成为生活的强者。耐挫力是指个人遭遇挫折后保持常态的能力,是社会适应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个人心理素质的组成部分。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条件优越,从小受父母娇惯,有求必应,缺少对挫折的体验。到中学后,学习负担加重,学习竞争激烈,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普遍不能很好面对,通常表现为过于敏感,情绪不稳,行为失常,易走极端,严重的还表现为偏激、焦虑、精神紧张,乃至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遭受挫折而情绪反常是正常的,关键是不能让这种反常的情绪长时间地主宰自己,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人生处处逢挫折,中学生更是生活在挫折之中。如何提高学生忍耐挫折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美丽的草原会跑来狼群,平静的海面会掀起巨浪一样。挫折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它又是可以控制的;挫折是一所学校,能教人学会生活。当代中学生是在非常顺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是在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表现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挫折主要表现在:青春发育期中的挫折,学习上的挫折,来自成人过高期望的挫折,以及人际交往的挫折等几方面。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调适可以通过锻炼挫折容忍力,实施赏识教育,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有着坚强内心的民族才是真正坚强的民族,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使得身心健康发展。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磨炼和大的挫折。这一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是孩子离开家庭、接触社会的起点.这里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颇具挑战性的全新的生活。孩子不但要学习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待人接物。而且还要全面地学习知识.因此.孩子经常有面对挫折与失败的时候。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常常会见到孩子面对挫折.心情极其恶劣:或哭泣。或发脾气,或退缩……每当看到孩子们出现这样的状况。我都很着急,也意识到失败是过集体生活的孩子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的一生将经历无数困难和挫折,孩子要长大,将来必定要自己去面对社会、人生和生活中的一切。因此,有意识地让幼儿受“苦和累”,受点挫折,让幼儿品尝一点生活中的磨难,从而使其懂得人生道路的坎坷,并学会从挫折中接受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意识,以及应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来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挫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具有普遍性,挫折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我们怎样认识它和对待它。面对挫折,能做到不灰心,不低头,不后退,坚韧不拔,敢于向挫折挑战,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5.
陈华 《广东教育》2007,(3):43-44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成功,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当代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然而人生的道路很长,  相似文献   

16.
体验悲剧     
“人之初,性本善”。在孩子的眼里人间处处是和煦的春风和明媚的阳光,他们好像生活在美丽的童话世界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多快乐,多甜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平宁静的生活必然会被复杂的人生、社会打破。小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挫折、失败、悲剧体验等方面的教育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现在的孩子,特别是一些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过于优越,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一旦遭遇挫折,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往往很极端,这使家长和教师都普遍感到担心和困惑。如何使幼儿面对挫折正确把握自己,在挫折的锻炼和考验中奋进,克服赢得起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一般可以给孩子创设哪些“挫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处于发育阶段,在情感和意志品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当今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包办一切的日子。而这种环境对心理健康发展并不利,缺少逆境中的锻炼,如体力劳动、艰苦的生活环境,经受挫折和失败的机会很少。有的学生存在不良心理反应,缺乏坚韧的意志力,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遇到挫折和失败等心理冲突时,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人生逆境十之八九”,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障碍,当面对障碍感到无路可走时,便会产生一种遭受挫折的感觉。挫折即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对于技校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在技校的学习、生活中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挫折,因为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作为班主任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战胜挫折,必须清楚产生挫折的原因。产生挫折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指身…  相似文献   

20.
剡小琴 《甘肃教育》2007,(5S):15-15
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挫折无可避免。素质教育中不能没有挫折教育,因为个体只有在不断经历挫折、不断反省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懂得“不幸是一种最好的大学”和“艰难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校”的深刻内涵,对他们健康成长、获得成功、实现自我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那么,挫折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