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于赓虞是20世纪20年代天津“绿波社”的诗人,1923年开始与同人合出新诗集。他的诗多写绝望的,厌世的,烦乱的,病废的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的较早时期,诗人们还忙于用白话寻找“诗”的时候,于赓虞已率先去诗中寻找生命的感觉,用诗描画生命各样的色泽,在诗中聆听灵魂的声音。他所坚守的“为诗而诗”的艺术观,使他的诗在20世纪20年代就进入了纯粹的诗歌世界,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纯诗”的先锋诗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魔罗派诗人于赓虞,在20世纪20—40年代曾在中国诗坛有一定影响,后来研究者甚少。这位被人们忘却了的诗人,曾经用热血浇铸爱憎,为命运痛苦呼号,作品富有个性特色。于赓虞的勤奋笔耕,为现代新诗做出了一定贡献。于赓虞写于苦难年代的"病和魔"的篇章,对于我们追忆过去的岁月,研究新诗流派和艺术,仍有不可抹杀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于赓虞是一位上世纪20年代被称为中国“恶魔派”的诗人,虽被当代人所遗忘,却有着中国新诗坛上卓然不群的风格与情调,那就是——浪漫的颓废和困乏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赓虞颓废的生命意识之深重以及他对此执着的表现,在现代诗人当中是独一无二的。纵观于赓虞1923-1934年这十余年间的诗歌创作,解读其真实的生命体验——颓废之生命意识的多姿多彩的表达内涵和艺术形式,以期从其个体角度探求此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摩罗派诗人拜伦、雪莱等曾得到鲁迅先生高度赞扬,中国摩罗派诗人于赓虞,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曾在中国诗坛有一定影响,后来研究者甚少。文学史家、评论家唐弢生前曾希望在研究李金发的同时,也研究于赓虞。本文对于赓虞的创作作了初探。  相似文献   

5.
诗人食指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现代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第一次复兴。他的诗始终贯穿着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的主题,具有浓重的“私人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韵律美,在新诗格律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弥补了中国诗史一定时代在艺术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张枣是一位具有“化欧化古”独特诗艺的当代诗人。《圣经》和荷尔德林等西方现代诗人给予他诗艺生成的灵感,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纯诗”理念的融合开拓了他的诗歌之路。在张枣的诗艺路径中,隐含的宗教哲学促成其诗歌创作的内在超越。张枣的独特诗艺和超越企图应置于20世纪80年代非典型流散状态中来看待。  相似文献   

7.
我们纪念闻一多昆明殉难60周年是因为他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文化已是一种提升。闻一多对黑暗反动势力最终以死相拼的决绝态度,受着20世纪、特别是这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特定语境的支撑。他的思想中很好地结合了中西宗教哲学的精华,他的殉难体现着一种独特的生死观,突出地表现为舍生取义和为理想而生。闻一多诗笔下的死亡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写死终究是为了写一份对生的热爱和敬仰,以诗情为哲理,实现对人生的审美超越。从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和审美文化几个方面,深入细致地探讨闻一多殉难的意义,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际上终其一生,闻一多都是个“诗人”,是个用生命来写诗、把生命写成诗的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当代诗人队伍中 ,牛汉被称为“世纪常青树” ,其 80年代以来的诗歌创作呈现出愈老弥坚的趋势 ,并在众多“归来”诗人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采。对于牛汉而言 ,苦难的历史记忆不仅没有消磨他的生命意志 ,反而再次激活他的个性和诗性 ,他努力完善和创建着自己的诗歌观念、诗歌哲学体系。这体现为其诗歌创作中呈现出的“超越有限 ,追求无限”的空间哲学意蕴。 80年代以来 ,牛汉诗作中的时间性被日渐淡化 ,他有意识地将个人的诗绪转化为立体的空间意象 ,把时间空间化 ,以此来完成精神的游牧 ,在空旷的无界限的场内 ,诗人不断地超越自我 ,奔赴“远方”拓荒 ,追求自由丰美的创作境界  相似文献   

9.
论海子诗歌的史诗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子的史诗情结及其相应的史诗写作行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诗坛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海子史诗的文化价值意向超逸于民族文化主义,直接指向一种人本主义文化,“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是“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海子以他的史诗创作实践着他的史诗构想。  相似文献   

10.
湖畔诗人汪静之自20世纪20年代初版了他轰动一时的代表作《蕙的风》之后,便沉寂于诗坛了,一生笔耕不辍的他为何不再引人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汪静之一生各时期的诗歌创作得出结论:诗人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应把握好诗歌创作的规律,在试验自己诗歌创作观之外更要尊重诗本身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1928年,年仅23岁的戴望舒以一首脸炙人口的《雨巷》横扫20年代中国现代派沉闷怪异的诗风,奠定了他日后作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代表的地位。《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雨巷》的发表引起整个诗界的关注,为戴望舒赢得“雨巷诗人”的桂冠。  相似文献   

12.
河南新诗是中国新诗的组成部分.还在中国新诗运动的发轫期,即有河南籍诗人跻身在新诗创作先行者的行列,以致在20年代的诗坛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来自中原地区的新诗作者的名单:王品青、徐玉诺、曹联亚(曹靖华)、潘保安、冯友兰、尚钺、冯沉君、邓颖超、于赓虞、周仿溪、张耀南、翟永坤、万曼、史紫忱、宋若瑜……这批较早涉足新诗园地的耕耘者,由于各人出身背景、生活经历、思想状况和艺术追求的不同,其新诗创作的情思主题、风格面貌各具特色,但大体说来可以划分为较多关注时代苦难的现实主义诗歌和较多抒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情怀的浪漫主义诗歌.前者的代表诗人为徐玉诺,后者的代表诗人则为于赓虞.  相似文献   

13.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坛的重大收获.在那样一个要求诗人放弃诗美追求的时代语境下.诗人从自己的精神渊源中寻找出路,从诗歌本体着眼,探寻现代主义诗歌与时代主流话语的融合之途,而且最终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二者的潜在融合.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诗人的纯诗追求,曾刻意尝试了“戏剧化”之路。他们利用事物间存在的“悖反”因素,制造“戏剧化”的表现空间;他们用虚拟的“场景”还原事物的本质特征、构筑诗情;他们借助对话、独白、梦境,形成具有强烈戏剧性的诗意的组织。对中国纯诗而言,“戏剧化”实际上体现为一种间离生命经验的操作策略,这是中国纯诗探索将生命经验转化为诗性经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程宝林在不少文章中称自己是“诗人”,或者“全国小有名气的诗人”,这在诗人们普遍感觉自己是在用手走路,用脚趾头向人们抛送飞吻的无诗年代,其实是他格守本分的一种自我确认.几本被行家看好的诗集证明着他的自我确认恰如其分,既不太高,也不太低.那些充盈着诗的智慧的诗行确实显示出他诗人的聪明.不过,读罢他的散文,就会觉得他诗  相似文献   

16.
据考查,莎士比亚最初是作为一名诗人被介绍到中国的,但直到1926年,才由朱湘首次发表了其中文译诗.1949年前,莎诗中译活动经历了译潮初兴(20世纪20年代)、译潮迭起(20世纪30年代)、译潮回落(20世纪40年代)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陶晓跃 《师道》2005,(12):28-29
艾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艾青《诗论·诗与时代》)而蜚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诗坛。特别是抗日战争初期,诗人奔波于武汉、临汾、西安之间,亲眼目睹了战争给北方农民带来的日益深重的苦难。那满目疮痍的国土,那挣扎流徙的难民,无不激起诗人沉痛情感的回旋。于是诗人写下了一组关于北方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这组诗中极为重要的一首。在这首满是辛酸、苦楚和沉郁的诗中,诗人以自己诚挚的悲哀,以自己那“农人的后裔”的“流浪与监禁”的身世和“憔悴”的生命,向着“中…  相似文献   

18.
唐湜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新生代”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学术总结。他所谓的“新生代”主要是指以九叶派诗人为代表的年轻诗人群。唐湜对他们大多数人的作品进行了评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且由此产生了“合流”诗的艺术主张。他的研究对于九叶诗派的最终形成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台湾现代派诗人罗门称艾青为“一个在浪漫的激情中见知性、在狂热地燃烧的火焰中寻找生命之光的诗人”。这是切合艾青诗歌创作实际的评论。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正是以强烈的“恋母情结”为依托,表现了渴盼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情怀,呈现出一种悲怆美,这也成为该诗现代品格的一个明证。该诗作于1933年冬,当时诗人正在狱中,他以诗  相似文献   

20.
刘章,是建国后崛起的老一代诗人中硕果仅存的“农民诗人”。他的诗以饱含乡土气息和浓烈的乡情而独领风标。他从农村颖出,历经生活磨炼,却坚毅不拔地用他的诗歌编织着对生活的美好幢憬,强烈地体现着辛勤、挚爱和奉献的主题。他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诗歌在无忧的调子后面隐含着他的苦闷彷徨,其后的诗歌则是欢乐与忧忿,平和和激砺同行,显得比较开放成熟。他始终坚持着自己农村题材的根据地,但却与时俱进地扩张到了旅游题材和社会生活的一般题材,有很多诗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很高的思想性,使诗人完成了由农民诗人到人民诗人的升华。在诗歌形式上,刘章由单一自由诗转向多种形式的探索,尤其在吸收古典诗词传统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实践。他的诗中显现的是一个虔诚的诗路跋涉者的刘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