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孔子以其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艰辛地传播他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化和知识的传播做出了辉煌的贡献。他以"述而不作"为代表的传播表述方式,使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永不会被遏制的思维源泉,给中国文化以巨大的活力。正是由于孔子和他弟子的传播思想和传播活动,才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虽经天灾人祸,朝代更迭,仍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之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成为他们心灵中永远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孔子本人也从一个普通的思想家、教育家,而受封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思想渗进华夏每一个荒僻的角落和历代中国人的心灵。他的英名超越国界,超越时空使其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这件事的本身就发人深省:何以孔子的思想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到了这般田地?,何以孔子的思想能如此深刻地影响中国的文化思想,成为我们传统文化思想这部博大宏伟交响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编辑思想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也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传播和弘扬,因而具有文化传播功能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道、佛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与认知方式以及情感审美态度,而单以文学艺术的发展、流变考察的话,老庄之道与禅佛思想更多地渗入到中国文人的内在心灵并影响着其精神追求和创作态度。废名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孔子重建社会新秩序思想的核心是和谐.在孔子重建社会新秩序的理念中,作为社会外在规范和个体内在自觉的仁、义、礼、智、信成为核心价值.他一面强调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使社会充满活力,一面又把人格完善的君子作为道德典范和人格范型向外辐射,使社会和谐有序.孔子和谐思想在不断的实践与传播中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信念和文化心理,成为凝聚人心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孔子在中国乃至世界思想文化教育史上,其影响都是相当深远的。他以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孜孜不倦的教育实践为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和精神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进行的,即师生共同参与,以对话、问答、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对话式教学。对话作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联系和交往的方式,除了受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之外,都无一例外地受制于一个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的影响。换言之,一个时代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必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灵和行为规范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处事准则,而这种理论一旦被官方诠定之后,作为政权组织的理论基础,就又自然地变成指导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本文从儒学入手,简略地分析鸦片战争前儒学对天朝体制的形成及中国外交斗争的影响。 一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界,只有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官方之学。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时代一位保守的思想家,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他不是为新生制度的确立振臂高呼,而是哀叹世风不古、人心败坏,力图重建文武周公之业,主张“从周”、“复礼”,企图使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致力于兴办私学,以其丰富的为学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因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在历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孔子为学思想的内涵、核心要义、价值的分析阐述,有利于深入领会孔子之学习精神与教育精髓,对于指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是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中的许多传播思想尤其是说服思想颇有见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说服的作用、影响说服的主要因素等是概括总结春秋战国时期说服思想的主要内容。探寻春秋战国时期传播文化的魅力,对正确地理解传播文化的历史继承,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历代封建统治者均把他尊称为“圣人”。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至今仍有其光辉价值。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儒家经典。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  相似文献   

11.
孔子基本上是属于学者,是思想家与教育家。李大钊在评说孔子与儒家思想时是把两者区别开来,分别对待。他尊重并称赞孔子,但否定孔子学说与批判儒家思想,开辟研究孔学的新径。李大钊的做法不啻是一种启迪。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巨人,对中国上古时代的文化整理与传播立下不朽功绩。作为思想家是杰出的,独树一家之说。孔子个人是操守端庄、渊博谦逊的伟大学者与哲人,值得后人敬仰。但孔子的学说,尤其儒家思想应当摈弃与批判。传统是一种因袭惰性,具有历史的落后性与进步的阻力性。愈是传统的东西,越要小心,越要持批判精神,以免贻误发展。时至今日,想用儒家理论来拯救时弊未免失之迂腐。我们的精神岂能还禁锢在儒家的牢笼里?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建设当代社会精神文明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春秋末年,中国的文学传播经历了从官方传播到民间文化学术流派传播的历史性变革,促成这一变革的是孔子师徒。孔子师徒文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礼学散文,也包括《诗》、《书》、《易》文献和六艺技艺。孔门文学传播有七大显著特点:传播的内容伴随着传播过程而不断生成;传播的动力来源于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真诚信仰;传播的组织方式是在孔门弟子派系之内,按照师徒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分工有共同传播与独家传播;传播行为多受孔子教育思想及弟子个性、特长等因素的支配;传播的贡献大小取决于后学的才能以及志向;传播形式有单篇、结集、缀语、片断和片语传播。孔子师徒开启了战国两百多年的文学传播新格局,诸子百家面临新的传播环境,在继承孔子师徒传播模式基础上又有许多新变。  相似文献   

13.
孔子学院的文化意蕴与文化传播交流的路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学院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承担着汉语推广的重要使命。而语言是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语言的同时意味着学习文化,推广语言的同时也必然要宣传文化。孔子学院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中国已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历史大潮,而且也意味着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开始走向新的历史起点。孔子学院的兴起可以进一步消弭中外文化上的隔阂与国际交往中的偏见,还原真实的中国,因此,它也是我们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学说中,孝,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名句,凸显了孝的重要性。孔子对如何事亲行孝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开辟了由养亲到敬亲尊亲的先河,孔子又进一步将孝这种原始自然情感加以人文化,对孝亲与忠君进行了合理沟通。另外,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并将“孝”纳入“仁”的体系中,激发了不计其数具有博爱精神的中华儿女。只有爱父母,才能推而爱自然,爱国家,为全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片孝心,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孔子被尊为圣人,其教育思想理论直到现代仍然具有重要影响。他主张平等教育,将明传播于全社会;主张适宜教育,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主张诱导教育,运用触类旁通教育手段;主张渐进教育,以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主张辩证教育,将教与学有机统一;主张陶冶教育,使学生在愉快中感受求知的乐趣。孔子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6.
胡适对孔子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他曾疑孔、非孔,反对现实政治中利用孔子搞复古主义、专制主义;而在学术层面则用平等的眼光研究孔子,作"魔鬼的辩护士";当胡适寻求传统文化资源支持其自由主义言说时,孔子又摇身化为自由主义的先驱。孔子还是那个孔子,变的是时代与问题,是胡适的视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1):121-126
如何处理基督教文化和儒教文化两大异质文化,成为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颇为复杂的问题。外国传教士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趋于两极。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一些人为了减少传教的阻力,有认同儒学的倾向;另有些人以"文明和优等民族的代表"自居而无视中国文化;英国伦敦会传教士艾约瑟则提出"中学西源说"。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文献,也是自春秋以来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典籍,而且它与《诗经》等许多历史经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论语》作为儒学经典,阐述了孔子的言行和其价值观,其“《诗》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论语》中出现的《诗经》内容,特别是孔子本人对《诗经》内容的阐述评价作为切入点,浅析《论语》“诗学”及其对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徐复观认为中国的文化归本于心,心是一切文化的价值根源,亦是道德、艺术的价值根源。心之所出为性,所以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考察落实于中国的人性论史上,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考察也是根基于此。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本文所要谈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艺术精神。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心性是仁善,以此心性为基础的儒家的艺术精神则为美善合一。而儒家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于音乐上,乐曲中出,即乐由性出,所以有乐合同,有仁善之音。而儒家艺术精神是道德与艺术在最高境界中的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