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1年国家新《课标》的实施,对全国高校体育教育实现四个教学目标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贵州民族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在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结合民族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地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线,促进贵州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考察、访谈等方法,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贵州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以及贵州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即贵州省领导和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师资力量配置;规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材;建立可操作性强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合与开发;借助西方竞技体育的比赛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教学.以期改善目前贵州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在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文通过对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情况的研究,结合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内容,提出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部分项目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以期达到体育课程目标,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改革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底蕴,实现多元化体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43):112-11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独具地理和文化优势的贵州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尽如人意,存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数量少、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和制度保障建设不完善等现状。建议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保障机制、课程化等方面的建设,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贵州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全国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详细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将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互融合的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关策略,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燕 《考试周刊》2010,(5):141-142
本文作者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等方法对贵州14所普通本科院校体育选项课项目设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根据贵州这一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现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特点,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改造现有的项目内容。大力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等发展策略.从而建立贵州省高校特色的体育选项课项目设置体系,为贵州体育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为贵州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至关重要,既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也能促进体育强国的建设。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加强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通过教学改革,完善各项体育设施、制度等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现实来看,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体育改革方面有着诸多问题,课程与教材较为单一、教学训练过于传统、教师专业素养存在明显不足等,这些都会影响高校体育改革的效果。因此,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对于体育强国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现状,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进行研究,提出需要结合体育强国的背景,丰富教材内容以及课程形式、创新教学训练、培养更加优质的教师团队等,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希望以此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友军 《教育与职业》2007,(21):190-19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实地考察广西百色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情况,结合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经验,文章指出有必要将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提升高校在校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措施。文章围绕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探索了如何创新高校体育的课程评价体系并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喀什地区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支撑素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体育教育也得以传承和弘扬.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喀什地区校本课程耦合研究上,要坚持民族性原则、“健康第一”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经济实效性原则、民俗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认知和传承民族运动文化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以期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研究的良性互动中,二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贵州省高校相继挂牌建立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2011年对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师资进行调查,发现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师资队伍严重匮乏,大多数是兼职教师,基本上没有专职教师。从政策机制、课程改革、科研工作等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所谓民族学校是指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批准的,在民族学生集中的地区专门设立的主要供少数民族学生就读的学校。西南地区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在管理体制、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因此,在民族学校的教学检查、教学评价、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环境等诸方面,就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应该根据民族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具体说来,要推进西南民族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设置多元文化课程;(3)重视民族学校教育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与形式;(4)提高民族学校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4.
陈静 《高教论坛》2011,(3):124-126
为了解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公共体育选项课后的实际变化情况,从学生的积极性、同学关系、教学师资、场地器械、学生成绩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讨论,以期达到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充分发挥选项课的综合效能,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数据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实证调研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课程建设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研究旨在要从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树立先进教育理念的高度上,从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层面上,从获取先进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角度上进行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课程改革;从而以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孕育学校体育文化,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打造品牌课程,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特色课程,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价值,具备进入学校教育的前提条件。学校体育需要引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学校体育面临的困境和当前学校体育校本课程改革的需要。另外,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途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需要进入学校才能实现其传承。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藏羌锅庄这种集体育、舞蹈、音乐、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民族体育舞蹈,作为阿坝师专体育系的一门特色课程引入了课堂。该课程的开设在促进民族地区高师学生身心发展,和谐人际关系,增进民族团结,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方面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之根本有益于培育创新应用型人才。要把握时代信息脉搏,以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统一共通的思想观念为主导,以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统一共通的运行规律为主题,实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要通过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播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等有效措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曾在民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因素,在现代文化语境下,其原有的社会功能却呈现出衰弱的趋势。为实现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持续发展,应借助国家弘扬民族文化的政策契机进行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开发利用,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拓展生存发展空间,也为这些原生态文化在现代语境中提供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反排木鼓舞”的开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体育舞蹈项目.把贵州的一些优秀民族民间体育舞蹈引入学校体育课堂是值得人们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依据相关文献研究表明,目前贵州少数民族体育舞蹈研究很少涉及到其开展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的实证性研究.因此,实证研究民族体育项目"反排木鼓舞"引入体育教学,结果表明:"反排木鼓舞"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学生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且显著性差异明显(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