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明清时期,嘉兴是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其商业和市场异常活跃。徽商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商帮之一,在嘉兴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徽商的活动,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其市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沟通了商品流通渠道、推进海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和推动了当地封建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此同时,徽商在嘉兴经营活动,为徽商的资本积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徽商的产生是客观环境的产物,地少人稠、丰富的物产资源加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契机,是徽商产生的客观原因,徽骆驼精神加思变精神是徽商产生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3.
《黄山学院学报》2007,9(2):165-165
徽商以长途贩销的形式互通有无,使全国各地区间的商品流通渠道畅开,扩大和加强了全国各商品市场之间的联系。由于徽商的纽带作用,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农民们从原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摆脱出来.愈来愈依赖于市场经济。徽商在江南市场,频繁地进行棉布、丝织品和粮食交易,就是当时社会分工的具体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徽商理财方式具有委托代理、多样化筹资特征,投资渠道的单一化、利润流向的封建化、生活消费的奢侈性的局限。要采取多样化的投资方式分散投资风险,应将利润用于生产性投资。  相似文献   

5.
思变是徽商发迹的源泉,是徽商兴盛的奥妙所在。“贾而好儒”是徽商思变的思想源泉,对徽商的经营产生过积极影响,同时亦削弱、淡化了徽商的思变精神,致使徽商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6.
徽商研究是徽州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徽商家庭这一视点对徽商家庭的道德规范和信仰、徽商家庭的子女教育、徽商家庭中之妇女等进行了初步的探析,认为徽商家庭既是典型的封建传统性家庭,又有一些时代促成的新观念。研究徽商家庭对今天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骏 《教育技术导刊》2008,7(12):186-187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已日益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生产和搜集数据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在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极为重要的商业信息,但是这些商业信息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从商业角度出发,概述了数据挖掘分析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网络营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徽商之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在中国明清经济发展史上叱咤风云,雄踞商界数百年的一代徽商,以惊人业绩鲜明特色、突出形象引人关注。怎样看徽商?徽商精神是什么?成为徽州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徽商”,可能有助于人们历史地、整体地、全面地把握“徽商”。徽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徽商是一个特定人物群体:徽商是一部时代创新史诗;徽商是一份珍贵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9.
徽商简论     
文章对徽商产生的社会原因,徽商崛起的文化背景、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徽商热衰兴文助教烫和博取功名的原因、徽商的历史功绩等作了简括的评析.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由于徽商长年经商在外,于是徽商妇独自承担起教子重任。本文从徽商妇对教子的高度重视、徽商妇教子的内容、徽商妇教子的艺术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具体揭示徽商妇在家庭教育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调查资料,分析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钦州湾海水平均温度春季20.4℃,夏季30.1℃,秋季16.0℃,冬季14.6℃,变化特征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同,空间分布为夏秋季河口区的水温都略高于湾口区,而春冬季则相反。海水平均盐度春季20.067,夏季17.975,秋季23.864,冬季23.660,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各季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河口区低,湾口区高的趋势。海水pH平均值春季7.82,夏季8.11,秋季8.01,冬季8.10,全年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大风江口外海域。钦州湾海水比较适宜大蚝、对虾、文蛤等广温广盐性品种的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2.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2018年中国7个大城市市辖区数据,测度城市内部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分析其空间差异和收敛特征。研究表明:各城市内部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差异明显,其中上海均等化水平最高,而石家庄均等化水平最低;北京、天津和上海城区内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且低于郊区内水平,而广州、南京和石家庄城区内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且高于郊区内水平;上海和广州城郊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程度最低;城郊间差异是北京、重庆和南京内部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差异主要来源,而城郊内差异是天津、上海、广州和石家庄内部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中国城市内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和条件β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伊斯兰教灵知(Irfan)中,人被视为上帝在尘世的代理,这种作用无疑在于他的精神,而非身体。精神的这一方面在东方诸文化(包括波斯文化)的核心与本质中是非常明显的。对一个传统的伊朗人来说,精神首先与神圣生命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他来说,文化是在宇宙和人那里表现神圣生命的一个显白的饲子,明确表现在他的文化中的所有方面,包括艺术、音乐、诗歌、散文、建筑、信仰。此外,按照伊朗圣贤的说法,精神与意义和富有意义之世界联系在一起。只有我们身上的精神才能理解事物的意义。神圣精神将意义赋予一切事物。  相似文献   

15.
明代安徽地区的文人结社共有32家,位居全国第三,社事呈现出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分布不均、规模有限等特点。全国文人结社的大背景和周边地区的结社活动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较为发达,地理环境的特征和文化发展的大势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区域分布不均,各地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过多集中于徽州地区.而明代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比分析了学位[2011]8号文件发布前后2009、2011年各省区地理学一级及二级学科博士点位序,分7个大区考察分布的均衡性,采用省区学位点一人口洛伦兹曲线和基尼指数度量空间集中度.研究表明,(1)2009年地理学博士点的空间分布集中度高,省区北京、江苏、甘肃分布最集中,大区华北、长三角、西北区布点集中,东北、中部、华南区居中,西南区最少;(2)2011年集中度略有下降,华北、西北区增加的布点多于其他大区,东北、中部、华南、西南区增加一个点,仅长三角区没有增加布点.分析了几个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积极扶持西南区地理学博士点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明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安徽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科举、文化等方面的精英。若以《明史》皖籍人物、进士和遗世著作为考察对象,有明一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是:皖南的徽州府和北部的凤阳府集中了明代安徽近一半的人才,各府内中心县人才多于其他县,这些差异是当时安徽政治、经济、文教、风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应用成果的不断积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逐步从重视学校数字教育资源配置转为重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融合创新。文章从应用场景、应用主体和应用工具三个层面构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型并选取信息化应用核心指标,采用综合指数计算全国各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指数,同时对东、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差异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校信息化应用省际和区域差异明显,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整体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留德教育发轫于19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高潮。留德学人多,成就突出。其成因既受国内人才需求、留学政策的推动,也与德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影响、留德学生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这一时期留德教育具有学科专业集中、学历层次较高、留学生组织活跃、留学途径多样等特点。1920-1930年代的留德热潮,对中国社会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留德学人英才辈出,涌现出周恩来、朱德、陈寅恪、季羡林、冯至、陈省身、朱家骅、王淦昌等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等。国内一些大学汇聚不少留德人才,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治学传统,以蔡元培、马君武、顾孟余、张君劢等人为代表,留德学者促进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与思想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民国时期的留德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的留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几年来我国青奥会研究的若干重点领域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自2010年南京获得青奥会主办权以来,我国青奥会的相关研究开始丰富与深入,其中以“教育、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为关键词的青奥会研究成为近几年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