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芝兰 《考试周刊》2011,(80):191-192
本文研究了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特性,考查了pH值、氢氧化物、絮凝时间、铜离子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当pH值为5.5—6.5时,用壳聚糖吸附铜离子,铜离子质量浓度低于100 mg·L-1时,除铜率在99%以上;即使铜离子原始质量浓度在400 mg·L-1,残液铜离子质量浓度仍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用NaOH絮凝沉淀,pH=11时,除铜率达100%,耗碱量大,不符合废水排放的酸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商品化活性炭(AC)经柠檬酸预处理,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改性,将得到的改性活性炭(SDS-AC)用于铜离子的吸附,考察改性剂用量、吸附时间、p H、SDS-AC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SDS-AC吸附铜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0.3%的SDS改性剂量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为38.7621 mg/g,约为AC吸附量的2.5倍;200 m L铜离子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溶液吸附性能最佳条件为SDS-AC投加量为0.200 0 g,p H值为5,吸附时间为60 min;Langmuir等温线更符合铜离子在SDS-AC中的吸附行为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用荧光猝灭法对黄丹中铜离子进行测定,考察实验条件的影响及干扰情况,建立测定的最佳条件,为测定黄丹中微量铜离子提供一种灵敏、快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利用缩二脲与铜离子生成的紫红色配合物 ,在加热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 ,紫红色褪去 ,生成无色配离子———缩二脲亚铜配离子 (条件适宜 ,还可产生白色沉淀———缩二脲亚铜 ) ,以此来鉴别还原糖与非还原糖 ,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该文设计了以新型螺吡喃分子NSP为化学传感器、用于重金属铜离子可视化检测的精细化工综合实验。研究了NSP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采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法测试了NSP对铜离子的识别能力,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NSP结合铜离子前后的形貌变化,并对传感器在各类真实水体中检测铜离子的能力进行了测试和评价。该实验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既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又能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通过使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新合成的化合物2,6-吡啶二甲酰(氨基酸)胺与竞争过渡金属离子及稀土离子的配位性质。发现在pH=2.0-12.0以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该化合物可以和铜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位于310nm和420nm,组成比为2:1(铜离子:配体)。当铜离子的浓度介于1.1μg/ml-32.0μg/ml范围时,配合物荧光强度与铜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0.44757 3.98388CCu^2 (10^-3mol/L)。通过新化合物与铜离子的配位反应,初步考察了新试剂的配位特征。  相似文献   

7.
二价铜离子作为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通过对近几年来用于吸附二价铜离子的材料研究,并对影响其吸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天然材料(如香蕉皮、谷壳等)在此领域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优势,极具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巯基棉分离富集痕量铜,用3mol.L-1HCl作洗脱剂洗脱富集在巯基棉上的铜,结合离子选择电权法建立了水饮料中痕量铜的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方法.该法简单、分析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量8.30×10-8mol·L-1铜。相对标准偏差为3.8%(n=7;Cs=7.2×10-7mol.L-1Cu2+).  相似文献   

9.
实验表明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不但与氯化铁溶液是否酸化有关,还与氯化铁溶液的浓度有关.当过量铜与浓度较高的氯化铁溶液反应时,除发生常见的离子反应Cu +2Fe3+ =Cu2+ +2Fe2+外,还得到Cu(Ⅰ)与Cl-形成的配合离子,同时采用数字化实验手段表征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全面剖析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体系的离子行为.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磷酸盐玻璃作为载体,以铜离子作为新型有效抗菌成分,制备了无机抗菌材料,着重讨论了玻璃氧化物的组成、化学稳定性、缓释性能、以及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对铜的化合物在氨水中的溶解性进行了讨论 ,侧重讨论了铜的难溶化合物 ,认为铜的难溶化合物在氨水中的溶解性主要取决于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和铜氨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对铜离子有很强选择性的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乙腈/水(体积比1∶1)溶液中,当加入Cu2+后,探针显桃红色,随Cu2+浓度增大,荧光强度增强,发射荧光波长红移。并在2.8×10-7~2.8×10-5mol/L范围内,Cu2+离子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它常见离子引起很小的荧光光谱变化,合成的试剂可用于高选择性的检测铜。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在TiO2纳晶薄膜上直接生长铜锌锡硫量子点,进一步组装“三明治”结构的铜锌锡硫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沉积次数对量子点沉积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化学阻抗谱和光电流-电压曲线等测试对铜锌锡硫量子点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光电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循环沉积次数为5次,在最佳条件下,所得到的铜锌锡硫量子点晶粒尺寸均匀、大小适宜,能有效减少载流子复合,有利于电荷传输,提高铜锌锡硫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4.
关于铜氨溶液及其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两种铜氨溶液中配离子生面的机理及其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传庆 《化学教与学》2013,(2):79+92-79,92
一般认为,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实际上是水合氢离子,下同)相作用生成氢气。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欠妥,这里就该问题作一个初步探讨。一、两个实验引发的思考1.对这样一个实验大家都很熟悉:向硫酸铜(或其他铜盐)的水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这时反应会迅速进行,反应后得到氢气和氢氧化铜,同时得到钠盐。我们知道,在硫酸铜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  相似文献   

16.
曹海珍 《考试周刊》2007,(17):121-122
Fe3 与Cu、Cu2 与Fe之间的反应是高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试对铁、铜及其离子间反应的计算和讨论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常认为铜离子呈蓝色,铜盐溶液也呈蓝色,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不同的铜盐溶液,在不同的浓度时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下面就铜盐溶液的颜色作简单介绍。一、硫酸铜溶液颜色通常,铜离子在水溶液中实际是以水合离子[Cu(H2O)4]2+的形式存在,水合铜离子呈蓝色,所以我们常见的铜盐溶液大多呈蓝色。如,在胆矾CuSO4·5H2O中,Cu2+的配位数为4,因此,CuSO4·5H2O的化学式也可以写成[Cu(H2O)4]SO4·H2O。胆矾呈蓝色是因为[Cu(H2O)4]2+呈蓝色。CuSO4·5H2O溶于水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对铜的化合物在氨水中的溶解性进行了讨论,侧重讨论了铜的难溶化合物,认为铜的难溶化合物在氨水中的溶解性主要取决于难溶物的浓度积数和铜氨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自终止激光和等离子体复合激光的激励机制,分析了一价锶离子和铜原子的能级结构。认为锶离子蒸气激光不仅有等离子体复合激光而且存在自终止激光。  相似文献   

20.
聚苯乙烯二乙醇胺树脂对铜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苯乙烯二乙醇胺树脂对铜离子的静态与动态吸附,测定了吸附量和脱附率,并研究了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