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作文范围写物寄意。作文要求抓住景物特征,恰当类比。参考题目一、命题作文 1、树根的联想 2、报春的梅 3、绿叶赞 4、辛勤的蜜蜂 5、水滴的精神二、根据下述的“意”,写出可托之“物”,以物寄意。 1、舍己为人 2、坚韧不拔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要求:1.以《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为范文,写一篇通过赞美一种事物,表现某种道理、风格、精神或品质的托物寄意的记叙文。 2.立意要明确。这个“意”要表明什么,赞成什么,一定要鲜明突出、贯穿全文。二、教学设计: 1.启发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写一篇托物寄意的记叙文。所写的物,一定是自己熟悉的;所抒的情或说的理,一定要健康、正确,情真理足。 2.提问:托物寄意式的文章的基本结构一般由几部份组成的呢?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贵刊今年第一期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较去年大有提高.四天之内,我把大部分文章读了一遍,而且就其中的「征答」、「征解」分别写了「回音」.美中不足的是,在我读过的文章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恕我冒昧地提出来.  相似文献   

4.
板书「四要」板书是课堂记要,它提负着总结、归纳、提示、指点、校正、示范等任务。写好板做到“四要”。一要纲目清楚,重点突出。设计板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板书的知识内容要具有生、启发性,做纲目清楚,重点突出。二要工整清晰,书写规范。工整、清晰、规范...  相似文献   

5.
一 對李述先生意見的總印象我讀了「人民教育」一九五四年十一月號上李述先生「結合當前實際,學習蘇聯語文教學經驗」一文,覺得看法似有問題。李先生這篇文章是批評葉蒼岑先生編著的「論語文教學改革問題」一書的。於是我又找來原書看了一遍,覺得問題更嚴重了。我覺得李述先生對普希金專家的意見的现實性、深刻性、重要性了解不够,對蘇聯在語文教學方面的先進經驗認識不够,對我國目前「語文教學實際」的了解是片面的,對我們今後「語文教學改革方向」的認識是模糊的。因而就把作戰的矛頭指錯了,對新生力量不予以支持,對「語文教學改革問題」一書的出版,表示了不歡迎的態度。李先生的中心論點在文章中表出的方式有些吞吞吐吐、躲躲閃閃,但細讀全文,一貫的精神還是可以明白的。我且擇錄一些要點,然後加以說明: 一、葉蒼岑先生沒有「全面介紹普希金專家的意見」,而且是「忽略了專家發言中的更重要的一些問題」。二、「沒有全面地從我們目前的實際出發」,而是「根據他自己理會的這些語文教學的特徵,去介紹普希金專家的意見,去指導師大同學的試教,去發揮關於語文教學改革的議論」。三、「這就必然會使各地學校在學習專家的指導意見時,發生了一些只重形式、專講方法的偏向」。四、「方法是要談的,語文教學的方法是必須改進的。問題在於不要片面的談方法,不要脫離實際……我認為我們改革語文教學,在教師鑽研了教材、掌握了教學目的和必要的參考資料之後,應該研究教學方法的改進」。「在步屨  相似文献   

6.
古时候,有个九岁的儿童赵时春,参加「童子试」。主考官用八股文的标准衡量他的文章,认为写得很好,怀疑是别人替他写的。于是当面考试,以「子曰」二字为题,要他做八股文的「破题」。赵时春立即口头答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前一句是暗示孔子,后一句暗示孔子「曰」。这个「破题」做得好,但主考官还要再试  相似文献   

7.
我在「人民教育」一九五四年十一月號發表了一篇「結合當前实際,學習苏联语文教学验驗」,對「论语文教學改革問題」一书的出版和內容提出了一些意見。今年一月號的「人民教育」發表了辛安亭先生的文章,對我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我很願意在這里再讨論一下,把問题弄清楚。現在我就把我對語文教學改革的意見说明如下,並回答辛安亭先生。  相似文献   

8.
在教學改革中,「閉關自守」的表現,真是種類繁多。一曰「固已有之」,在學習蘇聯教育理論時,不虛心鑽研以求全面地掌握精神,而是啃住一點,其餘一筆抹煞。比如只學習了直觀原則,就拿自己在講課中也注意演示圖表,語言也生動等等根據,說:「什麼先進經驗!咱早就做到了,只是不會總結而已。」於是再也學不進去了。二曰「褒人為已」,在觀摩敎學評講會上,將被觀摩者的「口齒清利」、「聲音宏亮」等等枝節優點大加讚揚,眞有「五體投地」之势,其實目的在於防止別人對自己的教學加以批評。三曰「置若罔聞」,以學校領導的意見為「要求過萵」;以同志們的意見為「值得考慮」;以同學們的意見為「根本不對」。結論是「皆不足道」,於是自己就根本沒有缺點。四曰「明知故犯」,對各方面的意見已經認識到是正確的,但一到做的時候,却怕費腦子。比如已經認識到自己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都低,却總是懶得學習,認識到備課應當細緻,却總是懶得鑽研教材,反而說客觀困難多,或者原諒自己這樣做「闗係不大」。五曰「何必出風頤」,對於改革教學創造經驗認為是「出風頭」,以爲「大家如此,自己何必出風頭」於是停步不前。六曰「學生沒意见」,以爲教不了的人才該學習先進經驗,自己教書多年,一貫是「學生沒意見」,何必徒費精神!  相似文献   

9.
上课铃声刚停,老师手捧一只白瓷茶壶,腋下夹着几本书,颤巍巍地走进教室.带茶上课是他近两年的习惯.年纪大了,讲课又很费精神,讲得唇干舌燥时,喝上一口茶润润嗓子,他的课就讲得更起劲了.此时老师已步上讲台,他一边还礼一边放下茶壶和书本,然后缓缓说道:“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丑石》,这是篇状物抒情的文章,作者用的是托物以寄意的手法.为了学以致用,我们今天这堂课要求同学们以《丑石》一文为范文,也运用托物寄意的手法,选择身边一个最熟悉的物件作为描写对象,然后仔细审察这个小物件,看有什么值得你写的地方,内容要含有哲理,通过对这个物件的描写寄托你的情思.另外还提几点要求:一、题材可以虚构;二、题目自拟;三、限二十分钟完卷;四、不少于二百字.现在开始写.”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一九五五年一月號上登載的辛安亭先生「普希金專案對語文教学改革的意見當如何理解」一文,針對李述先生「結合當前实際,学习蘇聯语文教學经验」一文的論點,進行了分析批判。我對辛先生的意见,基本上表示同意。李述先生認為叶蒼岑先生介紹普希金專家意见不全面,文章中的缺點在广大地區的語文教学中引起一些偏向。葉先生只介紹了「四點」,忽视了「六點」,这就必然會使各地学校在学習專家的指導意見時發生了一些只重形式專讲方法的偏向。李先生並说叶先生過分地强調了文学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托物寄意散文比较多,如《白杨礼赞》、《荔枝蜜》、《茶花赋》、《井冈翠竹》、《松树的风格》等。这类散文有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通过大自然中的某一具体事物的细腻的描述和刻画,引伸出深刻的哲理,表达出浓郁的思想感情,寄理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简言之,就是“托物”以“寄意”。要搞好这类散文的教学,就  相似文献   

12.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不可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的。学生作文也同样,一篇好的作文也必须是有感而发的。一、要注意情感的真实,即事生感,托物寄意。让作品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催人向上、向善。文章不是无情物。作...  相似文献   

13.
对语文,有种与生俱来的喜爱。正因为喜爱,所以很小就做过「作家梦」,自我感觉良好地以为对「文学」还有那么点悟性。可语文成绩却与我的年龄成反比,似乎越大越不会用母语了,进高中后有几次还为是否能「通过」语文考试而担心。我喜欢写文章,也喜欢读别人的文章,读到好文章,那种灵魂深处产生的悸动和共鸣,往往会使我有一种净化心灵的感觉。可是自从开始写议论文,那种味道就全都  相似文献   

14.
「好」字趣谈四川仁寿县教研室廖建华「好」字之本意,美、善也。「好」字为何是「女」加「子」呢?细析之,甚是有趣,其由有四:其一,「女子性温柔,故女子为好」(引《康熙字典》)。女子天生好打扮,爱美之心胜于男,木兰从军归来也还「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皆...  相似文献   

15.
小学地理教学巧用「小制作」首先,「小制作」能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一课时,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黄、白、黑、棕四色人种的塑像。他们高兴极了,不大一会儿,活灵活现的塑像就捏出来了。有的学生还创造性地给塑像「披」上了头发。「小制作」使学...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今年一月號刊登了辛安亭先生所作「普希金專家對語文教學改革的意見當如何理解」一文,我讀了之後,覺得辛先生的意見很有問題,因為它對於語文教學改革是有害無益的。辛先生這篇文章是批評李述先生所作「結合當前实際,學習蘇聯語文教学經驗」那篇文章的,而李先生的文章又是批評叶苍岑先生「論語文教学改革問題」那本书的,因此,我又把他們两個人的文章复看了一遍。我把辛、李、葉三位先生的文章作了粗略地分析之後,覺得李、叶两位先生對於普希金專家指示的理解,基本上沒有什么分歧。但是李先生為什么對叶先生「論語文教學改革問題」又提出批評呢?據我的理解是這樣  相似文献   

17.
编者推荐:首段用「这是我生活、学习的地方,更是我心灵的家园」,确立全文思路——用「学习」之「象」载「心灵」之「意」,其所升华之意同所叙之事十分契合。但是,「生活」二字可删除,行文所叙三事——「《归去来兮辞》」「《呐喊》」和「抚平那早已翻皱了的页脚」——都是「学习」方面的。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2006年高考安徽卷以「读」为话题的作文,其变格的措施是:删除第一自然段第一句,第二句改为「我读我的小屋——「兰石轩」……」;后面行文依据新的首句微调;三件事中所载之「意」,有更鲜明的指向;标题改为「心在兰石轩」。  相似文献   

18.
一篇辞章,如就其内容成分而言,属于核心成分的主旨,无论表达的是「情」或「理」,都是「意」,而所用的具体材料,无论是「事」或「物(景)」,则全是「象」;如就其形成而言,乃结合「修辞」(个别意象之表现)、「意象(狭义、个别)」(个别意象之形成)、「文(语)法」(由概念组合为个别意象)、「章法」(意象之排列)与「主旨」(核心之「意」)、「风格」(由整体意象所呈显之审美风貌)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而这个综合体,一一可用「意象」(广义、整体,含狭义、个别)加以贯穿.而由于它们深深地植基于哲学(意以象尽)与心理(异质同构)之上,将主(意)客(象)体合而为一,以此形成有机之整体,而产生美感,因此可以这么说,辞章从头到尾是离不开意象的.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要实现三个转变刘正生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变「排斥差生」为「优待差生」。每个班级都有「差生」,转化「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标志。我们要给「差生」更多的爱,花更大的精力去「优待差生」。...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萃     
类似联想,托物言志要写好托物言志的文章,就要借助类似联想,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换言之,写物是为了写人,因此必须揭示出所写之物和人之间本质上的相似点.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文章的中心.这类文章的联想顺序是:物——外形(基本情况)——特点(不同他物之点)和人物相似的地方.在指导课上,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想,把他们纷乱的思维纳入统一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