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普通专科培训接轨实践的基础上,遵循临床医学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为目标,构建了“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5+3+X”培养体系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普通专科培训(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X年住院医师亚专科培训(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同时提出强化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建立临床技能训练质量保证体系和完善适宜的配套政策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依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对某大学2014—2018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论文的分析,分别提出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分类的规则,建立由两级指标构成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并给出不同形式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中的关键评价要素。强调对不同形式学位论文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分类评价推动分类培养,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导向临床实际需求,完善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为中心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凝练是契合行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2个。指标体系的构建旨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为高校精准化、差异化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综合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特点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建立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评分法分析指标体系各项要素的权重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实践教学进行二级综合评价,结合实例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应用。该方法可及时查找实践教学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为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现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建立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考核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评价考核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评价考核体系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作为1998年全国首批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中山大学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与此同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不局限于一所高校内部,而是全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及专家研讨,对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调研,并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思考,提出了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政策建议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梳理了近20年来关于建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讨论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和侧重点的发展变化。在"医教协同"提出之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更侧重对临床能力的考核,之后转变为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整体能力评价,是一种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旨在为今后建构更为科学和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师为目标,其核心是提高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力。结合潍坊医学院近年来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考核的研究,本研究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师为目标,其核心是提高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力。但目前的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现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系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强调建立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考核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7所医学院574名硕士生的问卷调查,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报考、课程教学、临床实践、科研与就业等诸多环节进行调查和剖析。研究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管理有待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需进一步优化,临床考核、评价存在不足,轻临床重科研的培养观念仍占主导。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协和医科大学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2003年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结果出发,结合目前学校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指出要提高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开拓临床专业学位申请人的知识面,必须积极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申请人的临床能力培养基地,并建议以二级学科为基本单元的临床硕士培养体制替代目前的导师制。  相似文献   

12.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是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的逐年扩增,其教育质量备受各界关注。以TSR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硕博双维度、培养过程的内卷化表现、质量标准框架的多指标环节,研究表明,可以从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监管两个维度构建了硕士和博士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框架,不同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的构建应呈现不同特色,硕士层次的框架突出职业导向、专业特色及就业竞争力;博士层次的框架突出应用创新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3.
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建立了一个包括学生质量、师资质量、培养质量以及学位质量四个维度及若干三级指标组成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调查法对三级指标重要度进行综合评价,在对三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赋权时,引入了遗传算法,弥补了传统层次分析法的缺陷,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和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分析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评估体系建立原则与方法,确定评估体系三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阐述评估体系的应用与评估结果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普遍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但各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为此,在依据已有政策文件、相关文献、建设案例梳理智慧校园评价关键指标的基础上,文章初步构建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的高校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文章运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意见咨询,形成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的高校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修订版),并利用专家排序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高校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可以指导智慧校园的建设者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功能等,并"以评促建"提高智慧校园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和创新:构建了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三个结合”的全程有效衔接,通过“四证合一”解决了专业学位与执业医师资格之间矛盾.其培养方案特色在于以临床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网络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培养.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强调协同创新、质量为本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评价理论设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调查表",共涉及36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专家咨询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四个层次的系统,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四个等级,人才培养输入、人才培养执行和人才培养输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北京大学在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立高层次全科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探索医学技术、公共卫生、药学专业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认为在加强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应重视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重视权责明晰,完善管理模式;重视质量评价,完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在河北省研究生就业情况基础上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权值因子判断表等方法就河北省研究生就业质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四个维度及16个评价指标(因子),邀请12位相关领域专家,就该系统填写评价权值因子判断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权重。对于维度下面的指标,采取专家打分法,每个专家给出建议权重,计算平均值,然后得出各个指标(因子)权重。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旨在建立更系统、科学、符合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就业工作质量评价系统,可以为河北省研究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评估、指导研究生就业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建立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完善相配套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