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孙建英  陈锦雯 《教育艺术》2003,(10):30-31,13
一、人是“性伪合”。荀子所设计的理想人格是理想的道德人格。其基本特征是“性伪合”。也就是说圣人既具有常人所具备的生理本能,又有超常的道德品质。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多欲的,凡是人都“饥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  相似文献   

2.
吴振华 《学语文》2007,(2):5-35
《礼记·乐记》中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而这“性之欲”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其中“爱情”,即男女之间因两心相悦而相互爱慕的一种感情,就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尤以青年男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生平著述很多,思想丰富,其中对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个问题尤有精辟的论述。荀子是个性恶论者,在他看来,人性生来便是恶的。正如他所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①如果任由人的这种恶的本性自由发展的话,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的话,则必然导向“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贱生  相似文献   

4.
吕澂认为 ,佛教的人生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论 ,积极人生主要表现为人类特有的“向善意欲” ,而“向善意欲”的根源正是佛教所讲的“缘起”。就具体的缘起理论而言 ,业感缘起论、受用缘起论和自性缘起论分别是与个人自由、社会变革和圆满人生相对应的。因此 ,佛家对于宇宙人生实相的分析 ,并不是出于理论本身的目的 ,而是出于对现实人生实践的指导 ,主要是说明人生追求“善法欲”的合理性。吕对佛教经典中“微言大义”的阐发 ,其实质是想借此实现传统佛教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5.
人的成功和失败既有外部环境作用,也有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项羽的复仇观和“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的思想及“气量狭窄、目空一切”等人格缺陷是造成他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教学关注分析其悲剧人生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6.
王栋从关注民生的角度阐述了人欲的合理性,竭力反对“去人欲”的观点,提出了人欲不能无的主张。他认为“人欲不能无”,理学家提出“察私防欲”的主张是由于对“慎独”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同时,王栋还指出人的物质需求是不能遏制的,只是要注意“节约”罢了。孔子的“克己”、孟子的“寡欲”的核心乃实指“节欲”之意。不过,王栋所说的“人欲不能无”中的“人欲”也并非指一切人欲,而是指满足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欲。事实上王栋是反对“恶欲”的。他要人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少忧戚,多坦荡。努力做到“淡而不厌”。  相似文献   

7.
《老子》对“欲”的理解包括满足人的生存之欲及去除贪欲。《老子》所谓“无欲”,不是完全没有欲望,而是肯定人衣食住行的应当之欲,满足于人的真实需要,反对的是不知足的贪欲。《老子》的欲望叙述为我们构建和谐人生提供了一种智慧策略。  相似文献   

8.
吕溦认为,佛教的人生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论,积极人生主要表现为人类特有的“向善意欲”,而“向善意欲”的根源正是佛教所讲的“缘起”。就具体的缘起理论而言,业感缘起论、受用缘起论和自性缘起论分别是与个人自由、社会变革和圆满人生相对应的。因此,佛家对于宇宙人生实相的分析,并不是出于理论本身的目的,而是出于对现实人生实践的指导,主要是说明人生追求“善法欲”的合理性。吕激对佛教经典中“微言大义”的阐发,其实质是想借此实现传统佛教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9.
“差生”给教师、学生、家长均造成沉重的思想压力 ,让人心灰意冷 ,束缚了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差生”改称“潜能生”,大胆说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从而使人产生开掘欲、奋起心。放下包袱 ,积极进取 ,充分展示其多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悠悠千载,老子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仍似长江流水,有着久远的生命力。它未因时代久远而被人遗忘,也未因时空变幻而被尘封。这位思想先哲的言论仍精灵般地闪现在我们面前。其缘由在于今古有暗合之处。就说做人这个古老常新的话题。读读几千年前老子的慧语,体味一下他对人生修养和处世的见解,真有一种饮千年陈酿、愈老愈香之感。譬如,老子是这样看欲与人生关系的。他并不主张去欲、无欲、绝欲。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故…  相似文献   

11.
人性释语     
作丁人性这个概念,既是哲学的,又是文学的。中国古代经典中屡屡出现,先哲们各执一见,却未有所终。孟子看到恻隐之心,说人性善;荀子看到由欲而求,由求而争,由争而乱,说人性恶。中间经过韩愈、李翱等,直到谭嗣同也没有说清楚。当代学者张中行先生在《诗词读写丛话》中似有极深透的见解:人生中两个最根本的,也是力量最大的,由原动力方面看是“欲”,由目的方面看是“活”。“欲”和“活”便构成难以抗拒的人性。  相似文献   

12.
桶是木制的器具,因盛装的内容而有不同名称,装饭叫饭桶,装酒叫酒桶,装水叫水桶。“一桶不动半桶摇”,桶常被用来形容人生的态度。“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桶也被用来形容心情的忐忑。“桶中人生”,则形容眼界狭窄,生活局促。不同的桶也用来比喻不同的人生:饭桶是形容只会吃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阅读》2007,(7):112-113
大概由于人们生而有欲又不加以限制,所以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都不约而同地追求欲望的满足,以及再满足。于是,无止境的竞技争斗和自我欲望的无限膨胀也就应运而生。有人将获取无限财富和进入世界十富之列,视做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有人声色犬马、日耗斗金,过着奢靡得不能再奢靡的生活;还有人为了名声地位、出人头地,以至于竭思尽虑、无所不用其极。林语堂也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人,在工作、金钱、感情和饮食上他都有着强烈的需求。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对这些欲望常常加以限制,这就带来了林语堂人生追求的“中庸”性质,即半半哲学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4.
《乐记》论艺术的社会作用,是从对人性的认识开始的。《乐本篇》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由此可见,《乐记》对人性的看法,既非荀子的“人性恶”,又非孟子的“人性善”,而是避开了对人性善恶的抽象思辨,在某种程度上逼近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论断:人生而静,这种天性举世皆然。人被世上万物所感,而生出种种发展变化,习相远也。人性善或人性恶的学说,是为人性作本质上的规定,带有浓厚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15.
桶是木质的器具,因盛装的内容而有不同名称,装饭叫饭桶,装酒叫酒桶,装水叫水桶。“一桶不动半桶摇”,桶常被用来形容人生的态度。“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桶也被用来形容心情的忐忑。“桶中人生”,则形容眼界狭窄,生活局促。不同的桶也用来比喻不同的人生:饭桶是形容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笨人,就同用来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由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铸魂金杯奖荣获者顾鸿翔编著的《智慧人生系列》丛书———《奋斗人生》、《成功人生》、《幸福人生》、《感悟人生》和《认识自己》精装珍藏本,日前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李燕杰教授特意为本书写了序和《智慧人生礼赞》,称赞顾鸿翔“是传播智慧的人,是播洒种子的人,也是增进人类幸福的人”,并向关心时代、关心未来的人,特别是向广大青少年朋友推荐此书。(欲购书者可直接与作者顾鸿翔同志联系。邮编:215300地址:江苏省昆山市长江中路428号全套5本,定价80元,另加邮费10%)新书架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仁”是“克己”与“爱人”的对立统一,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相辅相成。他的“仁”包括①爱人;②修身;③仁者,人也。“爱人”是在理论形态上对民族社会、原始人道主义观念的恢复和发展,承认了人的生存价值和人格价值,是人对自身的新发展。“修身”是指对道德的遵从。“仁者,人也”,是人本  相似文献   

18.
“套语”研究是主题学研究的一项内容,明清小说中有很多套语值得进行系统的研究。“情之所锺,正在我辈”是明清世情小说中常见的一个套语,也是评论者经常使用的一句批评话语,这个套语确认了人生而有情的事实,体现了世情小说的重情观念,并肯定情之于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我一听别人骂朱熹心里就特别高兴。对于这个终生倡导“存天理而灭人欲”,实际却是“存自己的天理而灭他人人欲”的人,我心里是颇有些不恭的。所谓“是儒生也,是道学也。儒生道学,是伪者也”。朱老先生名气太大,他的伪君子风范,自古叫人赞好。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是孔子。这就是:“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众论语·述而》)按一般的解释:“愤” 就是心求通未得而有激愤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达之貌。“启”是开其意。“发”是达其辞。“复”照朱熹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