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气体.常温常压下有的可看到,有的可闻到.例如:黄绿色的氯气,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色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们确实存在于空气中.我们熟悉的水蒸气就存在于空气中.水蒸气是什么样子的呢?烧开水时,水开了,从壶嘴里喷出的汽是不是水蒸气呢?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有关“白气”的一些问题.1.冬天,人们说话时我们看见“白气”从嘴里呼出,这是由于口中呼出的废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高于气温,故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夏天为什么看不见这种“白气”呢?“白气”是否就是水蒸气呢?我们必须首…  相似文献   

2.
我们周围空间的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物质的存在状态要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物态变化成为一种最普遍的现象。一、自然界的物态变化露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草、瓦、石块、树叶等)液化,使水珠附着在冷的物体上形成的。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空气中的尘埃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附着在尘埃上漂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雾。雨雨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不断聚集形成降水。露、雾、雨都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凝结成的小水珠。这实际上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0℃以下时,放出大…  相似文献   

3.
初二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水的沸腾”中 ,有部分学生画出水沸腾的图象如图 1所示 ,并得图 1图 2出水沸腾一段时间后 ,水温降低的结论 .这跟多数同学得到水沸腾时水温不变的结论不一致 .为使学生自己弄懂原因所在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重新做水沸腾的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一、实验要求1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 .2 .水烧干后 ,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化 ?二、学生实验记录的归纳及分析1 .两支温度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当时气温 1 7℃ ) .2 .观察到的现象及分析 :( 1 )刚开始时 ,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 ,这是空气中受热的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而成 .( 2 )烧杯底和内壁有气泡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 ,烧杯和水的温度升高 ,烧杯外壁的水珠消失 ,附在杯底和杯壁上的空气以及溶解在水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在杯底和内壁产生气泡 .( 3)水面上方有“白气”,温度计露出水面的部分附有水珠 .加热过程中 ,水温升高 ,水蒸发加快 ,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有的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有的附在温度计上 .( 4)水沸腾前温度计 2的示数高于温度计1的示数 ...  相似文献   

4.
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液化现象,是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小水珠浮于空中形成“白气”.这种现象有时可被人们利用.眼镜片粘附了尘土,看起来变得模模糊糊.这时,可对着眼镜片呵气,就会在眼镜片上凝结一层小水珠,然后擦拭.不过,这种现象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麻烦.牙科医生检查病情时,为看清牙的里侧的情况,通常要用一面小平面镜,再放入口中,通过平面镜反射进行观察.这时,小蒸气就会液化成大量小水珠,粘附在平面镜上,使医生无法看清牙的情况.拍电影,冬天在户外拍夏天的戏,无论…  相似文献   

5.
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水这种物质也不例外,水在地球上可以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因它的形成方式、形态和所处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景象和称谓: 露夏天和初秋,气温较高,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快,空气中水蒸气多。在黎明前(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花草、树叶,便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表面形成露。这是液化现象。 雾和云当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就会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如果这些小珠是在高空中形成并聚积在一起,就形成朵朵白云。即,雾和云都是液化现象。 雨云朵随风飘荡,互相结合,水珠逐渐  相似文献   

6.
下雪不冷熔雪冷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滴凝固而形成的,这两个过程都要放出热量.熔雪时,雪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因此,下雪不冷熔雪冷.水缸“穿裙子”,不久雨将至在装着水的水缸下部周围,有时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人们叫水缸“穿裙子.”出现这一现象,有可能夫要下雨.水缸里的水由于蒸发而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缸表面液化成一层小水珠.在空气干燥时,液化成的少量水很快就蒸发掉,缸面上看不到水珠.在空气潮湿时,液化成的水蒸发很慢,在缸面上就会出现小水珠.空气潮…  相似文献   

7.
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在空气中就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白汽”是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一团(或一片)白色的物质.“白汽”既然能够看到,很显然,它不是水蒸气,它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或小液滴.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一章有这样一道题:夏日,剥去刚从冰箱内拿出来的冰棍纸后,看到冰棍在冒“白气”,请问是什么原因?上科版的《物理教学参考书》的回答为:冰棍冒的“白气”是冰升华产生的水蒸气凝成的小水滴;上科版《重点中学初中物理试题精选》一书的回答为:冰棍冒的“白气”是由于冰熔解及升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而凝结成的小水珠.  相似文献   

9.
一、对概念理解不透 例1用水壶烧水时,我们看见从壶口冒出的“白气”为水蒸汽. 剖析水蒸汽是气态,水蒸汽无色透明,是看不见的.“白气”实质上是壶内逸出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群,而非气态的水蒸汽.  相似文献   

10.
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课本第二册《做功和内能的改变》一节,为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在准备实验时,笔者发现:当向瓶内加压,压缩空气冲开塞子时,瓶内的“白雾”很小,学生很难看清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10月份气温较高,瓶内水蒸气因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而遇冷液化生成的小水珠很少,故现象不明显。我想,酒精的沸点比水低,相应地,酒精气体比水蒸气更容易液化。如果用酒精来代替水,现象不是更明显吗?找来酒精一试,果不其然。当瓶塞被压缩空气冲出时,瓶内即出现一股浓浓的“白雾”,连座…  相似文献   

11.
1“液化条件”的实验 将烧瓶装水加热,可看到插在瓶塞上弯成直角的玻璃管口会出现一大团雾状的“小水珠”,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凝结而成的,这时,若让打火机的火苗靠近玻璃管口,即见不到雾状的“小水珠”,但可见到火苗向前倒去,说明管口的确有看不见的水蒸气冲出,当一移开火苗,管口又重新出现“小水珠”。  相似文献   

12.
例1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为什么有时感到暖和,有时反而会觉得更冷?解析手冷,说明手的温度低于人体的正常温度值,而刚从嘴里呼出的气体,其温度却近似等于人的体温,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成份,其中包括大量的水蒸气.当温度较高的这种气体与温度较低的手接触时,因两者之间存在温度差,故流经手的表面上的气体便以传导方式向手传热;与此同时,气体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在手的表面发生液化,溶化时放出的热量也被手吸收,因此手感到暖和些.若用“力”向手上吹气,使从嘴中呼出的气体的流速加快.当流动很快的气体经过手的表…  相似文献   

13.
沈菁 《现代教学》2014,(5):63-63
“模拟雨的形成”实验是为了让学生知道雨是经过三个阶段而形成的。雨的“原料”即水蒸气上升后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云,小水珠慢慢会聚成大水珠,形成降雨降落到地面。我通过这类贴近生活的实验,让学生认识生活、解释生活,让科学渗入学生心里。  相似文献   

14.
教学《水蒸气的凝结(一)》一课,学生在讨论“白气”是什么时,通过观察水沸腾时从玻璃管口喷出的“白气”,并与水蒸气比较,都认为“白气”确实不是水蒸气。但部分学生对“白气”是小水珠这一结论提出异义,其理由是:水是无色透明的,理所当然小水珠也就是无色透明的,而“白气”却不具备这些特点,所以“白气”不是小水珠。我一下子让学生弄懵了,因为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完全没料到会出现如此“怪  相似文献   

15.
奇怪的现象     
秋末初冬季节,我国北方门窗玻璃的内表面往往附着许多水珠,而外表面则未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同学们知道,气体液化时放出热量.因此降低温度可使气体放热液化.秋末初冬季节,室温一般高于室外气温,而门窗玻璃位于室内与室外交界处,其温度低于室温而高于室外气温.当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凉”的玻璃时,能放出热量降低温度被液化在玻璃内表面上;而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热”的玻璃时,不能放热,因此不能液化.从而出现了上述现象.奇怪的现象@卫荣祥@胡业凤  相似文献   

16.
例1“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06年江西)分析早晚温差大,白天蒸发的水蒸气在晚上降温后液化成小水珠,若空气中有较多的尘埃,小水珠就以浮尘为凝结核,浮在空中形成雾;若液化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就形成  相似文献   

17.
1“积雨云”和“对流雨” 雷电实际上就是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一般出现在积雨云里。积雨云是由于上下层空气发生强烈的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夏天,地面附近的空气被太阳烤的很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受浮力作用上升,或者高空的空气遇冷急剧降温,都能导致空气发生强烈对流。夏天地面附近的高温,使江河海洋以及泥土中的水分大量蒸发,空气中往往含有大量水蒸气,高空气温又非常低,上升的空气遇冷,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凝华形成积雨云,  相似文献   

18.
1.水缸出汗,不用抗拒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  相似文献   

19.
夏天,当你把冰棒(雪条、冰糕)从冰箱(冰筒)里取出来时,会看到冰棒周围冒出“白气”,过一段时间,“白气”就消失了,而在冰捧上还留下一层白色的“粉”,把冰棒放在玻璃杯或口盅里,过一段时间,容器壁内外两侧又会出现一层“水珠”.同学们,学了热学知识以后,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其实发生上列三种现象,是属于热学中的液化、汽化、凝华现象.当把冰棒人人冰箱出来时,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因为冰棒的温度在0℃以下,空气中温度(夏天)一般在200℃以上,热空气突然遇到冰棒周围的冷空气,从气体液化为很小的小水滴…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水蒸气的凝结”增补实验潜江市熊口镇石阳小学余时云(433106)小学自然第一册中“水蒸气的凝结(二)”,有一个观察实验,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由什么变成的?“白气”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肯定的。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微小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