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张大千书法因其强烈的个性特色被誉为"大千体","大千体"受清末民初碑学书法实践的深刻影响。碑学书法的意趣与大千情性契合。张大千接受碑学书法的影响当在拜师曾熙、李瑞清以后。其拜师曾熙、李瑞清学习书法,动因较复杂,且时间均在1919年。张大千研习碑学书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直接取法曾李二师阶段;遍临"三代两汉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阶段;由博及专,以《瘗鹤铭》、《石门铭》为基础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千体"阶段。  相似文献   

2.
清代碑学兴盛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碑学派和帖学派之分,碑先于帖而产生。但自唐至清初,在中国书坛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帖学派。本文从清前期书坛大势、碑学发展脉络及最终地位的确立等几个方面对清代碑学兴盛及最终形成碑学帖学两大格局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清代是碑学大兴之时。考其成因,以内部条件论,帖学自身的衰落为碑学的兴盛提供了历史机遇;在外部条件上,兴于清代的乾嘉学派带来了金石学的兴盛,而金石学不仅大大开拓了碑学家们的艺术视野,也为碑学的发展在文字基础上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另外,民族的怀旧情绪与审美的逆反心理及平民意识的觉醒,又汇成一般强大的暗流,对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了碑学兴盛的内在动力。诸多因素的促成,最终使碑学在清代完成了占据书法主流派地位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从审美文化角度来讲,清代本身具有独特的审美文化,与之相应的审美意识也具有连接性的特征。同时,清代孕育了碑学的独特审美意识,因此在客观上推进了书法艺术的全面转型。与碑学理论的传统体系相比而言,清代整体上表现为独特的书法理论,对此有必要予以深入探究。这是由于,针对碑学理论如果能深入予以探究,则会有利于深刻剖析书法艺术,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次的审美意识体系。针对清代创建的书法理论来讲,如果要理顺碑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趋势,那么前提应当落实于审美意识,据此开展全方位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正> 清代中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巨变的时期。由碑学风气的兴起冲击和改变了清初因帖字垄断而形成的颓弱且单一书风,使书坛又呈现出奇姿异态的繁荣景象。此时,崇尚碑学的书家虽不乏其人,但真正成为碑学实践范例的是完白山人邓石如。邓山人之于书坛,开碑学先河的创举,与大体同时的戴震之于哲学、袁枚之于诗坛、曹雪芹之于文学、杨州八怪之于画坛,同属于那个黑暗的中国十八世纪中文化上反叛的灼灼明星。书法是中国审美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形态。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中,称为艺术自觉的魏晋时期,确立了以“二王”书风为书法正统的地位,自兹以降,书法几乎成为士大夫阶层的特有  相似文献   

6.
赵之谦书法初宗二王,后取法颜真卿,得其坚实严谨与浑穆从容。他师从邓石如,博采秦汉瓦当、铜币、权量、魏晋六朝碑铭,融合真、行、草、隶、篆之笔法,创造出一种浑厚朴茂的手札行书艺术风格,并留下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赵之谦在书法艺术上成功地开创了清末以后碑学书法的先河,这也为当前书法家在碑帖融合创新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邓石如一介庶民,在艰苦环境中磨练书法技艺,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庶民"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具有庶民艺术特色;由于邓石如的自主选择,以及艺术家生活环境因素,形成庶民审美意识;邓石如在书法工具和书法运笔方法上做出了突出成就;并且在创作上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南摩崖石刻的整体考察和研析,结合碑派风格摩崖和代表书家,探究清至民国中期碑学形成的基因及其发展历程状况:清初人士为了避触文网,渐开金石学气候及碑学序幕之一角。从嘉庆开始,金石学大盛而致碑学兴、帖学衰。以阮元为核心的金石书法家对浙南摩崖石刻碑派书法之大兴做出了开山贡献,他们的躬行实践印证了清代碑派书法首先是从秦汉篆隶书体的复兴开始的普遍观点。而道光、咸丰直至清末,浙南无一段草书摩崖的现象,则是“篆隶振兴,草法澌灭”的最好注脚。民国初、中期碑帖结合、章草复兴为书史亮点,其体现在浙南摩崖石刻中的独特价值和带给我们的启迪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沈曾植是清末民初的著名书法家,在碑学、帖学方面都下力很深。尤为可贵的是,他在碑学气氛高涨的清末提出了一些维护帖派书法的精妙之论,对后来帖派书法的复兴提供了理论上的铺垫。而这些理论的形成又与其在北京的交游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对比和列举实证的研究方式,以清代碑学审美理论为依据,对《王建之墓志》与《爨宝子碑》的起源、社会历史背景、刻石工艺、书体风貌以及结体点画等艺术特点展开了综合比较分析,并尝试论述了魏晋碑刻中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清代碑学审美理论和书法艺术实践的审美意趣分析,以挖掘魏晋碑刻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清代尤其在中后期,新生了碑学书法,主要崇尚北方汉魏风格由此得名北碑,与传统南帖相对。其中,南北之分最早提出于宋代,而碑学思想成熟则是清代中晚期。在理论日渐成熟的同时,碑学书法的实践,为清代书坛注入一股清新活力,书家对金器碑碣的研习,使各种书体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究其出现的原因,依照惯习多分析金石学、考据学的影响,这固然不错。可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当时社会风气和审美倾向角度分析,以期拓展人们视野,更好的认识清代碑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碑学”是从清乾嘉时期崛起的以宗碑贬帖为特征的书学流派。以王羲之、王献之为正宗的“帖学”体系在明清时期已发展成程式化的“馆阁体”。面对毫无生机的书坛,阮元、包世臣、康有为为代表的碑学学掀起了学习和研究北碑的热潮。碑学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使书法艺术摆脱了实用性的束缚,反映了人们对雄强刚阳书风的追求,促进了书法艺术的个性化、人性化,给晚清书坛带来新的活力,成为清代书法艺术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3.
王著的低眼力和低要求使晋人法帖线条一入《阁帖》就被简单化.这种样式成为经典后,经赵孟頫的简单化,到明代又被董其昌放大.刻帖的辗转翻刻,失真、误差越来越大,使帖学至清中期迅速衰落.书法家们意识到这种危机,提出了拯救的办法——学习唐代楷书.唐楷对帖学取法和审美取向进行矫正,并成为阮元、包世臣构建、完善碑学理论的桥梁.在康有为确立碑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卑唐”则是“抑帖”到“尊碑”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车子舟,北京人,1952年出生,在书法、绘画、摄影等诸多艺术领域都取得了成功。他自幼酷爱书法、绘画艺术,70年代进行书法研磨,受徐之谦老先生影响,开始研习篆、隶、行草诸体。他的篆书先是临习石鼓文、秦篆,后又倾心于邓石如和清代其他书法名家,尤以小篆见长。他的隶书是从汉隶入手,后又钟爱清人伊秉绶的隶书,故而车子舟先生艺术简介  相似文献   

15.
论清代碑学     
一书法艺术发展到清代,帖学在书坛占了主导地位。帖学相对于碑学,显得更加文雅清俊,韵致宛然,尤其自梁武帝起对于王羲之书风的推崇,历代帖学都须臾不可脱离王羲之的范本。它不仅为宫廷皇室、翰林书院的文人士大夫所仿效,并且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这一典型的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揖》是晚清最重要的书法理论专著,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总结了碑学的理论和实践,使碑学成为一个流派,从而影响了整一代书风,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正赵之谦(1829-1884年),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赵之谦书法初宗二王,后取法颜真卿,得其坚实严谨与浑穆从容。他师从邓石如,博采秦汉瓦当、铜币、权量、魏晋六朝碑铭,融合真、行、草、隶、篆之笔法,创造出一种浑厚朴茂的手札行书艺术风格,并留下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赵之谦在书法艺术上成功地开创了清末以来碑学书法的先河,这也为当前书法家在碑帖融合中创新提供了参考。赵之谦作品最多、传世最广的是行书。他始将北魏书笔法直接运用到行书之中。因此,它没有前人所遗留下的"参照物",而且由于北魏书法独特的用笔方法——卷锋加侧锋转换为中锋,很难于连贯。对此,赵首先是在"文稿"小行书,或者说小字落款中得以解  相似文献   

18.
<正>在清代之前,人们谈论书法欣赏的时候,是不会把北朝石刻文字作为审美对象的,尽管北朝石刻文字一直存在于历史长河中。而自阮元提出"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以来,北朝石刻文字便进入书法家的视野,包世臣对北碑极力鼓吹,加上邓石如、赵之谦、张裕钊等人的实践,至康有为"尊碑卑唐论"的提出,北朝石刻文字便理所应当地成了我们书法史、书法实践及书法欣赏的  相似文献   

19.
较之帖学,清代碑学是以革命者的姿态出现的,其革命性突出体现书体选择的集体转向、集体溯源和师法碑版的取法变革,即隶书复兴、追宗篆书、取法碑版三个方面。其碑学创制既重复古,尚质朴,刚健雄强;又重碑版,尚朴拙,金石重光;更重俗化,尚意趣,自由意识。以金石气息、高古朴拙的形式美,标举着他们尚"质"求"朴"的书学追求和革命精神,消解着清廷主导的雅正端庄、中庸合度的政治教化功能,寄寓着书家主体的艺术格调和平民情怀,彰显着清代书学刚健雄强的艺术趣味嬗变和变革图强的群体审美转向,代表着书学革命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徐悲鸿一生钟情书法,建树颇高,在书法上极力推崇碑学,追随康有为。但与康有为不同的是,他不仅崇碑,也重帖之精华。徐悲鸿在绘画上处处讲新意,而在书法上则处处有古意;在绘画上坚持写实,在书法上则能继承传统艺术中最为可贵的写意精神。其书法虽落笔天真、童心盎然,却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