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语言学在追求科学性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陷入"人的缺失"的困境,这提示了语言研究的杜会学视角的必要性.在方言分类问题上,语言学把方言定义为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把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自身的特征作为方言分类墓准;语言社会学则认为,方言作为一个族群的母语,既是一个族群区别于其他族群的重要标志,又是一个族群自我认同的基础,因此语言使用主体的族群认同也应该成为方言分类墓准之一本文从语言社会学的视角,重新检视被语言学家归类为客家话的闽粤赣边区诸方言之间的异同,选择其中典型,辨析这些异同与各方言使用主体的族群认同之间的联系,挖掘相同的或不同乃至对立的族群认同形成和存在的社会历史原因,尝试对语言学关于客家话界限的规定予以语言社会学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在闽南客家族谱中,存在宁化石壁和追随陈元光入闽两种祖源叙述模式,两种祖源叙述模式都代表了对中原正统的心理诉求,同时也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族群认同取向。这两种不同的族群认同取向正好反映了闽南特殊的族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王叙雅 《考试周刊》2013,(28):25-26
语言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关于语言起源历史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假说。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原理探讨语言的起源问题,认为语言起源于内部世界的外化需要,并对"语言"进行了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4.
同源共祖神话母题在全国尤其是西南地区广泛流传。这个母题首先叙述了各族群来自于同一祖先、互为兄弟,然后再解释各族群在语言、居住地、生产工具等方面的差异。神话虽然讲述的是神圣世界的神圣人物和神圣事件,但是却反映了世俗的生活。同源共祖神话在此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它表面上追忆了族群的起源,实际上却在诠释现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发展史上,用历史法建立假说,可以说是人类科学研究方式的一次革命。这种方法,是比较法的发展形态,萌芽于古代,18世纪中叶开始获得科学的体现。在近两个多世纪的科学发展中,这种方法树立了不朽的功勋,形成和发展了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的理论。地球的起源和演化的理论、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理论、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的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方法是一种时代性方法,是辩证自然观在方法论上的反映。研究科学史上用历史法建立的假说,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也有共同的东西,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存在于各种不同的学说中。  相似文献   

6.
段海鹏 《海外英语》2011,(12):304-305
该文概述了语料库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着重从中国语料库的建设与发展,最近十年(2001-2010)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现状,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语料库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以促进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是现代教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20世纪有关公共教育制度起源问题的讨论先后产生了三种理论:自由论、修正论和后修正论。本文介绍这三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现点,并作简要评析。从中也可以看出历史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龟蓍占卜起源、龟蓍占卜主要适用的族群、卜筮的思维方式、卜筮的历史发展阶段等角度,考察与梳理龟蓍占卜之异同。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龟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占卜方式、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一者为主要反映具象思维的“图象”巫术,一者为主要反映抽象思维的“数字”巫术;一者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为渔猎。一者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为农业;一者为偏于激情的感性群体,一者为偏于思考的理性群体;一者代表张扬的外向型文化,一者代表内敛的内向型文化。这两种不同的巫术思维方式及其相对应的文化模式曾经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存在过。并以后者为优势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  相似文献   

9.
"庄蹻王滇"传说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是考察西南边疆族群起源的必征史料之一。然而作为史料,"庄蹻王滇"存在着众多难以诠解的疑点和自相矛盾之处,历代史书在承袭其基本框架的同时也在不断对之进行改写,自唐代始即有史家对其可信度提出质疑。洎乎当代,"庄蹻王滇"依然是一桩聚讼不休的史学悬案,甚至有学者根据文献研究和考古发掘的新近成果对其史学价值作出了基本否定的结论。如果我们把观照视野从历史文本的实在性转移到其话语性,未始不能在这则漏洞百出的史料中发现某些新的知识生长点。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庄蹻王滇"的真实性或许是值得怀疑的,但它却相当真实地折射出特定时代不同族群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华夏族群在华夏中心主义观念的潜在支配下对于边疆族群起源的历史想像。  相似文献   

10.
语言起源问题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受到课题难度、科学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语言起源问题曾一度被视为学术研究的禁区.受体验哲学的影响,语言学界在语言起源问题的研究方面又有了新的思路,解开语言模糊性之谜也成为可能.根据体验哲学的观点,语言起源和语言的模糊性是同时发生的,二者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语言的模糊性根源于人类语言对实践活动反映的片面性、不完备性,同时还受活动主体、认识客体、认识主体的情感因素等方面原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统编历史教材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教学指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历史趋势,又是推动中华民族形成、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动力。统编历史教材采用点线面结合、单点聚焦、大分散小集中的呈现方式,阐述了各民族的“四个共同”、各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政策的初心,构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框架。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史事为依托,教材还原了各民族汇聚形成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过程,强化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使学生形成共同的国家历史记忆。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达到育人效果,建议教师在讲述相关内容时,厘清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三条主线相互交汇、互相促进的关系,把握连续性、递进性、互动性、凝聚性的特点,引导增进学生的“五个认同”,注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螺旋式上升,探索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深度教育。  相似文献   

12.
和服上高雅优美的纹样,不仅表现了日本民族对自然和风土的细腻感受,也反映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服纹样作为日本工艺美术的一部分,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通过追溯纹样与和服演变的历史,总结出和服纹样发展的历史脉络及特点。同时,论证了和服纹样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唐服是日本服饰及其纹样设计的绝佳模本。  相似文献   

13.
讲授中国北方民族史,首先要强调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在疆域方面的贡献;其次是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再次是对中国经济文化的贡献。教学内容宜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活动;(2)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与北方民族有关的宗教文化;(4)民族经济活动;(5)民族文献。加强民族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相似文献   

14.
自1927年起,85年来,我国的文献纪录片创作经历了从国家民族史到社会个人史,从单一主题到多元主题的发展历程。建国前至改革开放前期,中国文献纪录片创作侧重于对革命斗争史、政治发展史的关注,以形象化政论为主。进入2000年以后,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成为文献纪录片创作的主要题材,并体现出"解密历史真相、寻找文化归属、制造影视奇观、创造商业价值"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十几年来,燕山阿雪锻压实验室承担了20余项国家和升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实验工作,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如何将科研成果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统一的整体,使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各项科研及培养学生的工作中去,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的科研动向及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民族学研究领域,由于“怒族”建构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关于怒族族源及流变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清晰脉络。离开这一建构模式,从文化视角则不难看到“怒人”或“怒族”各部不同的族源历史及文化特性。汉语文献传统及中国国家民族识别所建构的“怒人”或“怒族”事实上包括族称发音及表音汉字书写相近的四个民族群体,他们分属两个语支或两个历史文化范畴,而“怒”的形成则是一个族称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在全面搜集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注重对动词重叠语法现象进行详细描写。在溯源和探流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语言材料与当代方言现象,对动词重叠的各种特殊形式进行了理论阐释。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视角进行深入的微观探索,对已有的动词重叠研究作了重新的审视,提出了许多颇有创意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他人对相关教育现象的认识之提示,对新疆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民、汉之间的语言学习现象进行分析,在对双语教学的涵义进行界定之后,根据相关史料,判定北朝时期高昌地区的兄弟民族学习汉语的教育现象,就是新疆最早出现的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它的发展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有着严谨的理论体系。本文就其发展历程作一个简要的论述,以期对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