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了美国学者詹姆逊文化批评的理论特征,坚持文化批评的整体性和相关性,主张在马克思主义阐释优先性的前提下吸收和超越当今各种批评话语;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独到的历史见识,关注文化文本的基本政治性质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强调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文化性质的决定作用,以及对跨文化关系的审视。本文旨在通过对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的认识和梳理以观照和促进我国文化批评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詹姆逊文化批评要"永远历史化":首先要发掘"缺场的原因",然后再纳入社会的视域,最后进入最广泛意义的历史领域,也就是文本变成社会文本的过程。社会形式诗学的理论有多个理论来源,"社会形式诗学论"是詹姆逊作为新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理论创新。但社会形式诗学具有明显的理论缺陷:许多概念范畴混杂,意义不够清晰;历史与文本的关系具有黑格尔的影子;批评过于政治化,以至于损害了文学批评应该有的审美性等等。  相似文献   

3.
碎片化与意识形态批评——詹姆逊后现代文化批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对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枇评理论,认为后现代文化的碎片化、不可分析性与詹姆逊对后现代文本的深度挖掘形成矛盾,后现代文化中距离的消失与詹姆逊的“认知测绘”理论形成矛盾;詹姆逊文化批评是后现代知识分子在当代语境中对意识形态的想象性把握,对社会矛盾的虚幻解决,这又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形成矛盾。企图在文本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在后现代的碎片与总体性的意识形态之间进行调和,使詹姆逊的文化批评处于理论的建构与自我解构之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詹姆逊对当代文化的研究入手,探讨詹姆逊学术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首先本文梳理并阐发了詹姆逊的文化观念和批评观念,接下来从大众文化、后现代建筑、影视艺术三方面具有分析了詹姆逊的理论贡献和文化批评实践,本文认为,詹姆逊转向后现代文化是一位关注现实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必然发展,这种视野的调整表现出詹姆逊的探索精神和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5.
论詹姆逊的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弗·詹姆逊的叙事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阐发。首先 ,阐释了詹姆逊的叙事观念 ,即“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进而论证了詹姆逊在叙事文类研究中提出的历史的、异质的文类观 ;第三部分探讨了詹姆逊所建构的旨在揭示叙事文本意识形态抑制和乌托邦幻想的辩证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6.
“时间空间化”这一批评术语为各类研究者所使用,但他们的理论来源与所指意义各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詹姆逊针对后现代社会时间体验的扁平化与空间化现象,提出“时间空间化”概念用来揭示后现代文化弊病以及对历史意识缺席的批判。第二,“时间空间化”是王建疆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建构的“别现代主义”美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涉一种杂糅共谋且有待超越的当代社会发展形态并兼有理论自觉意味。第三,“空间时间化”作为与“时间空间化”相对应的概念在叙事研究的批评絮语中创生,被借以描述一种独特的现代空间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7.
詹姆逊对中国学术界影响巨大、全面、深刻而久远。1996年以来,国内学界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研究、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现代性研究、全球化研究、乌托邦研究、政治思想研究等方面,对詹姆逊予以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是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批评的一个关键词,他曾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文化分期,这种文化分期有他对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在他看来,现代主义所处的文化语境已显示出由现代走向后现代的历史必然,他对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也是他文化史分期由现代到后现代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对此的探索是本文的主要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为个案 ,论述后现代社会中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特点和贡献。詹姆逊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元评论的基础上吸收、整合 2 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后现代理论的产物。詹姆逊认为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在诸多深层问题上有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能够对后现代社会提供更广泛的观照和更深刻的理解。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强调马克思主义阐释的优先权 ,同时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与形式主义批评加以综合 ,建构“社会形式诗学”;将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 ,在后现代语境下重建马克思主义批评 ;这是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主要特征。詹姆逊为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对我国建设马克思主义批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詹姆逊从后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和"真实文化"这三方面吸收文化的合理元素,勾画出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的文化前景。他没有摆脱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限,他所发动的毕竟只是文化领域的一场革命,所以他的文化构想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理想之舟被暂时浅搁。但是詹姆逊的文化乌托邦思想却起到了理论的先导作用,在后现代语境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践历史学——历史学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历史学的基本路径和旨趣是,首先入于史:向历史境域回归,重构并回到历史现场,使自己成为历史的“参与者”与“经历人”,用当时、当地人的思维和语言,与当时人对话,以体验和认知历史;还要出于史:从原历史中,发现实践历史逻辑,提炼和建构普遍性理论分析系统。历史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历史研究的分野可化约为“有”与“无”、“实”与“虚”两个区域,传统之所谓“器”与“道”者是也,二者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三分法与中国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显示,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中国的历史哲学;史义包含“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的重大差异在于:前者与史事、史文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又以史义为体、史事为用,以史文传事载义,而后者是于史事、史文之外的注重对历史反思与批判的以期资治育人的哲学。  相似文献   

13.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这一动态生成的活动离不开历史审美教育的观照。文章通过思考初中历史课程中历史审美的概念,探讨现阶段初中历史审美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承担的使命,并提出对历史审美教育的些许展望。  相似文献   

14.
新闻史具有历史学科的属性,中国新闻史教学可以借鉴新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史学的叙事性、思想性、现实性三个方面发挥历史的力量,使新闻史课程摆脱边缘化的状态,变得有益有用且富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从教育学视阈来看,教育史学科应该具有实用性价值;从历史学视阈来看,教育史学科也能够具有实用性价值。教育史的“史”字不是要我们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过去的教育事件,而是要用历史与教育的双重视角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教育史学科没有找到服务教育实践的很好的方式,仅仅满足于为现成的教育理论和现行的教育政策,向历史寻求证明。在当下,教育史学科应该面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来展开研究,以寻求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学科智慧。  相似文献   

16.
历史理解是全面理解和认识过去的思想方法,是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历史理解的内涵应从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等三个维度进行建构.史学本体论居于主导地位,史学本体论和史学认识论是史学方法论的基础.历史理解的目标指向必然从基于事实的探究走向敞现关系和意义的理解,主要包括历史事实的澄清与建构、历史叙事的理解与辨析、历史价值的追问与阐发三个互相联系、逐层递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西方史学发生过两次转变,一次是从传统史学转向新史学,另一次是叙述史学的复兴,形成今天传统史学、新史学和新新史学"三足鼎立"的格局,这种状况对战后西方教育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分析"自下而上的"西方教育史学发展的国际史学背景,并从比较教育史视角述评战后西方主要国家自下而上的教育史学.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提出,历史教学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采访历史见证人”等。历史研究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古已有之,但将之用于历史教学尚不多见。历史教学中社会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家庭吏、社区史、学校史,访问亲历或知情人以及历史考察等。中学生搞历史调查,主要是了解历史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体会史学家的治学态度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年文学接受史研究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接受史模式作了大量的探索:革新"集注"、"集说"传统,实现传统学术方法的现代转型;以新颖的视野开辟学术生长点;接受史与创作史互补,建构文学史体系的现代格局;丰富学术思维,接受史意识成为学者的自觉意识。接受史研究是为了沟通古今审美经验,让古典走向现代。接受史作为与创作史前后衔接的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新维度,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而更紧邻文学史料学的学术研究史,在主体范围、对象性质、功能任务和研究态度等方面,均有实质区别。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性别史与妇女史都受到了社会性别理论的启示,两种范式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妇女史发展经历了“受害史”、“英雄史”、“分离领域”、“多元与差异”四个阶段,演变成社会性别史。但是双方在概念理解、理论方法、政治目的以及研究范围上迥异。研究社会性别史,不仅可以开阔理论视野、拓宽史学领域、发掘新的史料、提出新的观点;而且其开放性的特色,必将对传统史学全面渗透和改造,即与传统的政治史、思想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外交史进行平等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