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应用性是贯穿地方高校各项工作的理念,对各项具体工作起着领航作用。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地方高校管理者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通过高等教育的应用性、专业性、开放性以及文化性贯彻到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去,通过制度化建设夯实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基础,并构建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后发展型地方高校如何以"后来者"的发展优势,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分析后发展型地方高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构建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地方高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守旧,其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此,文章提出以"厚基础、好品德、强能力、会应用"为中心构建"应用型课程模组"人才培养模式,供地方高校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部门对数学应用与信息处理复合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切入点,系统简述了"M+"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总体框架体系,探讨构建适应"M+"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实训方法的运行管理机制,构建了一整套"M+"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设计、教学管理与运行的机制和规范,为地方高校开展"M+"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西部高师院校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工程"项目推行之时,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各所高校在面对"质量工程"与金融危机双重环境下,如何既贯彻落实好"质量工程",又探索出有效防范金融危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绵阳师范学院作为西部地方新升本科院校,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之路上找到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与特色,形成了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的自我可持续发展,是以高校人才培养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基本前提的,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实现区域化发展的有利引导,但是,在关于人才培养的区域化战略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现实性问题,阻碍着地方高校区域化的有效发展和职能实现。所以,"协同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对地方高校的区域化战略实现,有重要现实意义。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着力于教学质量和科研协同化发展,以及教学力量和教学体系的相关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模式,概括地讲就是蕴含人才培养理念及其相应行为方式的组织运行机制,具体体现于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以及检测评价四个基本方面。人才培养模式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要科学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才自身成长规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立足"大众化"、"地方性"、"应用型"特点与要求以及自身发展实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组织与方法以及检测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刻转变。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地方高校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使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但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实践模式和德育工作等方面存在阻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因此,地方高校应该从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新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德育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网络系统工程”实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性、应用型、复合型"三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基于此,以"网络系统工程"实训教学为例,提出了一种实训教学的优化模式,并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及其具体设计.旨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技能,为高校实践实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地方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肩负着推动区域发展的使命与诉求,然而其在人才培养的区域战略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阻碍了地方高校区域服务职能的实现。"协同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地方高校实现区域化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着力于人才培养理念与质量标准、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以及协同式课程、教材、教学与师资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商科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具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重较大、必修课的构成趋同、选修课的构成和修读方式趋向多样化的特点,存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自主设置权过窄、特色发挥不足,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过小,与商科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吻合度不够、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商科人才的素质、学校的特色和传统,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等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专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必须定位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跨界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内涵进行简单分析,清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构建递进化、综合性的教育体系。地方应用型大学跨界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学科特征、产业发展现状等,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这是应用型大学教育改革的科学方向,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未来产业发展及竞争力的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地方应用型大学教育的内容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提出创新教育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及丰富培养路径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精神,本文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与评价制度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技能考核,注重发挥教师在考核与评价中的主导作用,考核内容要突出应用技能,考核标准要突出多元化,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构建灵活、高效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地方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职能。近十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方院校也实现了办学层次、规模上的快速发展,但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着的难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模式、目标以及如何实施是地方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面对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内各大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不断的探索。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受到政府、高校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教育模式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应用型高校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科学的、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尤为重要。本文对当前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探讨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旨在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地方高校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的内涵作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结合丽水学院艺术学院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期办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新特色,树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计算机师范生教育过程中淡化师范生职业特色的现象较为普遍,高等院校计算机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改革计算机师范专业学生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进而提升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定位,建立"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推进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产业化学院建设,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打造专业(群),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工科教师队伍,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强化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许长城 《南平师专学报》2010,29(6):88-90,106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是要人才培养面向地方,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实施"质量工程",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采取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加强学术性与"双师型"兼备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