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说的“拐点”问题为:当学生正在从现实问题中发现隐含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形成一定的数学观察、归纳、思维、表述等能力时,教师却将其中止或引向淡化,使教材的教学或教育价值降低或丧失.  相似文献   

2.
认知逻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表现出来的认知顺序与规律,反映着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基于数学教材但超越数学教材,让数学知识的生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本文以初中数学中的“勾股定理”为例,阐述基于学生认知逻辑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3.
以数学教育理论、现代课程论及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教材、教室、教师这三个维度探讨了数学文化走进课堂的实践过程:对数学文本采取以数学应用为链、以教学语言为渠等方式,通过教师的"传",扩大学生的文化感知面;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等方面,通过学生"做"数学,创设一个具有文化特色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动态的"场";总结并反思了文化视野下教师应具有的数学教学观.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中学数学应用教学中存在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不强,教师对教材中的应用内容重视不够,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情况不够了解等问题,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重视教材中的应用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农村学校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是: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整体水平较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概念不清楚,表述能力差;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看法良好;学生的思维品质不利于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学生没有良好的问题提出环境;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差.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教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欠佳.为此,我们必须做到:转变教师的观念;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指导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和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提出环境;加强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培养数学的元认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认知就是对思维与学习的认识和控制,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认知产品或各种与认知有关的事物的理解.元认知对数学问题解决的作用体现在元认知能修正数学问题解决的目标,能激活和改组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能强化解题者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主体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提高学生对元认知的认识水平,有效实现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8.
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对数学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曹才翰指出:"只有当学生获得了结构化的知识时,才能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真正的理解。"数学教学要立足于数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具体地说,教师要用整  相似文献   

9.
研读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研读教材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视角。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视角去解读数学教材;从学生的知识经验视角去研读数学教材;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视角去读懂数学教材。教师从学生视角研读数学教材的过程就是为学生开辟登山盘山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元认知就是对思维与学习的认识和控制 ,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认知产品或各种与认知有关的事物的理解。元认知对数学问题解决的作用体现在 :元认知能修正数学问题解决的目标 ,能激活和改组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能强化解题者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主体意识。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应提高学生对元认知的认识水平 ,有效实现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味",应该是数学教师的追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规划数理认知、实施科学引导、进行多元训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认知体系,全面塑造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2.
在普通高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教学中的"人课合一","人课合一"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人与人、人与课之间形成的自然和谐的关系,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源于自然、回归自然.它以课程观、教学观、学习现、数学观为理论基础,在实现途径上需要做到:教师与学生自然融洽的关系,教师与教材合一,学生与教材合一,教师、学生与课堂的合一.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怎样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素材,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学习提供乐于长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1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情景引入,注重实际操作,挖掘生活素材,使学生学会身边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教学走进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下面是自己在教学中几点不成熟的做法,提出来与同行们一起商榷.  相似文献   

15.
<正>一、理论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学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联系实际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教材中的生成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活动,把数学教材结构或经过教师加工处理后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变为他们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在这个学习活动中,不仅需要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现有思维发展水平和数学能力等方面因素的直接参与,对输入的数学材料进行加工,而且还需要学习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因素的启动、加强、维持和调节。在初中阶  相似文献   

17.
高荣山 《考试周刊》2013,(76):77-78
数学习题是以数学学科知识为具体内容,运用相关知识或数学思想才能解决的一系列习题,它包括例题、练习题、试题、研究题、探索题等多种形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教材,精选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材料.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编制切实可行的作业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协作交流,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新课程的实施以来,高中数学新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亲和力".用"问题与矛盾"来引导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数学探究式教学改变了学生以往较被动的学习状态,逐渐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探究教学?首先,要以教材中的素材为载体、辅以信息技术,在课内或课外开展教学;其次,教师要能正确地认识探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门结构化的学科.数学教材作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最主要的依托,编写者在编写时既要遵循数学知识结构发展脉络,又要考虑相应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可能将所有相关知识安排到同一章节或同一册课本.一般地,教师在课堂上是按照课本知识顺序,围绕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展开教学的.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学习方式环环相扣,符合人的逻辑思维规律,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利于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难以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学生必须通过整体学习,从全方位、多角度去认识知识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新课标》提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还指出:"动手实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数学试验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之大.这种学习方式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上或教师讲授的现成结论,而是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去获得新的数学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让学生在观察、分析等活动过程中把新的数学知识内化到认知结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